十一字杀人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看到真相确实感到一丝丝沉重,人性的复杂无法用单一的善或恶来评判。
作者以一个推理小说家而不是侦探或者警察的视角向我们揭露了复仇者冬子的杀戮和被杀,和完美杀人案件(比如无人生还)有所不同,觉得记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我们现实中可能很少会遇见这样的事件或者情节,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灵魂拷问)值得深思。
1. 人性淡漠
是否我们也会像小说中的人物,在面临生命威胁的时候对别人的求救置之不理;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面临生命威胁而被要求去救人的机会,如果是只是耽误你一些时间或是金钱或是其它,你会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吗?社会的人情冷暖很常见,希望处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能够多多关注周围,还是要相信这个世界的真善美,虽然我们也经常会被假恶丑所伤。
2. 掩盖犯罪,包庇亲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知道自己错了还要继续犯错,为了圆一个谎而撒更多的谎。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即使是亲人朋友犯错也不能因此失去自己的原则,或许他们会不理解,会埋怨,也要走自己的路,否则就会陷入泥淖中无法自拔,越陷越深。
3. 矛盾随处不在,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
Follow Your Heart
受害人为了性欲而冒生命危险去救人,这本身充满了矛盾;围观群众既不想救人又极力谴责受害人的矛盾;冬子隐瞒主人公杀人复仇却又深感内疚的矛盾;金井感谢救命之恩却又恼火其趁人之危索要报酬的矛盾
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充满着矛盾的心理;当一件事情出现冲突或者矛盾的时候,怎样抉择很重要,我们在做出选择时要充分考虑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的,尽量选择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即使孤注一掷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十一字杀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虽然他对志津子的肉体竟然如此渴望,以至于可以赌上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的这种渴望绝非出于爱情,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你只要陪我一个晚上,我就绝对不会再出现在你的面前!”在竹本幸裕的身上同时体现出勇敢、执著、卑鄙、对爱情不忠等充满矛盾的特质,令读者对这个人物爱恨两难。
竹本幸裕的女友荻尾冬子是书中另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在得知男友真实的死因后,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复仇。虽然男友曾经以救人为条件希望获得另一个女性的肉体,但是,冬子却认为“他要求的只不过是你的肉体,并不是你的心。那些自己什么都不做,却还要指责他卑鄙的人才是最无耻的。”在一般女性看来无法原谅的行为,冬子却能坦然接受,并为自己男友的行为寻找出合理的解释。所谓爱情的排他性,在她的身上似乎并没有得到体现。她对竹本充满了由衷的爱慕,不惜以身试法,展开了一系列谋杀活动。冬子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好友,也就是主人公“我”的男友川津,之后假借帮助“我”一起探究真相为名,借机接近其他参加了游艇之行的成员,并将他们残忍地一一杀害。从这些死者的死状来看,冬子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冷血杀手。一方面,为了为自己心爱的男友复仇,她夺走了好友爱人的生命、对她隐瞒了真相、并在好友的饮料中下安眠药,让她为自己充当时间证人。另一方面,面对好友对于自己的信任、面对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她又充满了自责与内疚。所以,在得知自己只不过是冬子复仇计划中的一枚棋子之后,“我”才会依然坚信川津死后陪伴自己一起伤心难过的冬子,“她脸上悲伤的表情绝对不是假的,她真挚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失去恋人的好友的同情”。
小说中每一个出场人物的身上,似乎都有可恨之处,同时又有值得原谅、同情的地方。然而,我在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人性最本质的恶和那种毫无力气的挣扎。现实中,那场海上发生的灾难将平常秩序下衣冠楚楚的人们彻底解剖,让我们看见自己文明化的躯壳里善恶纠结的本性。所以,当读完整部作品、了解了所有的真相后,我并没有产生阅读其他推理小说、找出真正凶手后的那种快感,我的感受与书中的主人公如出一辙,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空虚与沉重感,“不管明天发生什么事——现在,我只想好好睡上一觉。”
十一字杀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社长山森卓也组织十一人游艇Y岛之行,出了事故,竹本幸裕死亡。乘客中包括山森社长的妻子、女儿由美、外甥女、弟弟,工作人员金井,志津子,演员、作家川津及其助手新里。
返回东京后,参加那次旅行的成员开始接二连三的死于谋杀,而作为第一个被害人川津的女友推理小说作家的“我”开始着手调查这一系列谋杀案,并揭开游艇之行真相……
溺水的是金井,志津子向岛上其余人求救,只有竹本答应救金井,以金津子的身体为条件,得救的金井知道条件后“误杀”竹本,社长山森建议把竹本尸体抛入大海导致竹本真正死亡。
冬子,竹本的女友接近川津知道事实真相借助“我”开始复仇。杀了川津,新里,演员。山森约了我,冬子以及游艇之旅剩余人员再次出游,借故杀了冬子。我在整理冬子遗物以及女儿由美陈诉中一步步知道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