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赏析(3)篇

主要是一个母亲回忆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细节。看完之后,有两种感觉:一做母亲不易,做一个好母亲更不易;二小孩子的世界真的奇特。
有几个地方让我印象比较深~
龙女士和丈夫在生气有点抱怨:
“为什么一个男人忙于事业,就没有人想到要问他,你怎么照顾家庭?什么一个女人忙于事业,人们就认为她背弃了家庭?这是什么白痴的双重准?为什么你公务繁忙是成功的表现,我公务繁忙就是野心太大、抛弃母职?”
之后她与儿子的对白,让我知道一个生命有时你都不用教他,他已懂得什么是才是一家人:“妈妈快乐,爸爸快乐,安安快乐!”
她儿子上学时,学校布置作业,写得好的得三只老鼠印章,不怎么样的得一只老鼠印章。那天他写出格子了,她让他再重新写一行,他抗拒:
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睛,他咆哮着说:“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
对呀,为什么大人总要求我们要做到最好呢?从小到大我们似乎只能通过做个乖孩子,拿到好的成绩才能得到父母的疼爱。后来知道,父母这样做本身就是爱我们的表现,他们想让我们变得更优秀得到更多选择权,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他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回头说“有时候我可以拿三只老鼠。”他走了出去,有时候…
嗯,这个孩子有点小个性~我喜欢,哈哈哈,不过人家现在已经30多岁了
不仅如此,长得也好看尤其眼睛和头发,看过的另一本《亲爱的安德烈》也感觉混血外国人长得好好看。都有点小冲动想嫁歪果仁了,不过我妈肯定会追着要打断我的腿,然后对我说:“你也不看看自己长什么样。”然后我会很骄傲的顶她:“我知道我是亲生的不用你重复!”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赏析 第(2)篇1、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体现了一个母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孩子的品性自然带有妈妈的影子。2、中国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的美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因过于规范而抹灭孩子的童真、好奇心与思考,而西方开放式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3、安安两岁时身处四种语言的环境能自我辨别,通过听不同的语种的人说话学习不同语言与不同人交流,面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求知欲,自己的主动性和自我思考能力等等行为体现了孩子的思维和接收能力的不可预知,孩子是神奇的,也是有灵性的,更加有自己的认知,龙应台以中西两种方式结合引导教育孩子,使孩子对世界有自己的认知与判断,是一种理性与温暖的人性教育方式。4、我想之所以叫《孩子你慢慢来》,一是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年龄阶段该做的事,孩子,你不要着急长大,不要害怕尝试,不要害怕失败,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二是时光不要过得太快,孩子你不要长得太快,妈妈留恋陪伴你的时光,还想亲亲你的小嘴,摸摸你的头发,牵牵你的小手……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赏析 第(3)篇看这本书,是在间隙的时间里,比如坐马桶的时候,七睡觉后,午休躺在我的简易床上的时候。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穿进来,轻了一些冷冽,空调风机的忽忽声有催眠的效果,肚子里的宝宝偶尔翻身,时不时地扑通一下,在这样的时空中,我读完了《孩子,你慢慢来》。
文字之间,徜徉的是亲子关系,又或者是一个母亲的记录。字里行间,多是熟悉的心境。这样的记叙,看起来温暖又轻松,偶尔带着一点共鸣。
突然,那个小孩蹦出来好多想不到的词语;突然,那个小孩拎着你的拖鞋跑到刚下班的你的身边;突然,那个小孩紧紧地抱着你的脖子说我爱你。
“突然”多了的时候,时间就快了起来。你想让它慢下来,而那个小孩在催着你快点放手。
周末我带着七出去转悠,小孩自顾自地走着,步履快得让我忽然惊诧。我看着她的小小背影,内心不舍而又骄傲。
来路明晰,去途尚堪。愿你有快有慢,去得了罗马,看得透风景,偶尔可以驻扎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