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经典版)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不错的一本书~总的来说还是不负盛名的。
全书讲了7个常见的影响力武器:对比原则,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这些武器事实上都非常常见,我们经常在无意中成为了这些武器的受害者,或者利用这些武器使他人“顺从”。
社会认同,权威,稀缺几个武器其实就是钻人们经验的漏洞。比如销量高的肯定很好,价格贵=质量好,砖家说的说的都对,唔?最后5件了?买买买!!!经验的优点在于省时省力,同时往往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而另外一方面,依赖经验则必然导致我们对事物情况本身缺乏思考考量。
对比原则则利用了人的一种错觉。先小后大,则觉得后者更大。先冷后热,则觉得后者更热。所以我们要记得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 .̫ . `) 喜好也是如此,人总是毫无理智的觉得我喜欢的人说的都对,长得好看的人说的都有理(心塞,这个看脸的世界)。所以商家才总要花大价钱请代言人相反,对于给我们带来不好消息的人我们总是忍不住迁怒。。。。(呵呵哒,想起了kfc君呢……)
然后呢,互惠原则告诉我们,欲取之必先与之。承诺与一致则说明了高帽子有多好用。和朋友吃饭,先来一句,“哎呀,最近赚了不少吧”,万一你朋友说“是啊”,嗯,这顿饭很可能就他请了
作者对这些武器完全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一种欺骗和利用,消费者应当抵制这些营销手段。不过我个人觉得很难_(:зゝ∠)_,一方面一些人真的是无意识的在使用,另一方面,也很难说这些武器是否存在道德问题。利益面前,多少道德都灰飞烟灭了,何况这些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最后,对于这些手段的抵制需要消费者有相当丰富的销售知识(起码得看过这本书)去有能力识别这些手段,并且有去抵制这些手段的意识。不过嘛,还是那句话太难了╮( •́ω•̀ )╭
最后说说这本书的缺点。首先例子太多了,干货比重低_(:зゝ∠)_这也算是欧美书籍日常了,不举个几十个例子怎么写书……不过万幸的是作者的举的例子倒都是还可以,都不怎么重复,有兴趣的完全可以看做销售案例集锦,挺有启发性的(´ . .̫ . `)。而如果不想看例子,光看加粗部分的内容就行了_(:зゝ∠)_
另外就是说实在的,感觉书里的一些心理学实验不是特别严谨?有那么一些实验都可以有其他解释。
–––––
觉得这本书得写读书笔记……可素我真的不想动弹……_(:зゝ∠)_
影响力(经典版)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一本授之以渔又授之以鱼的书。
虽然书中的举例比较老旧了,但其中原理经久不衰,至今都对实践都有强的指导意义。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容易让人惊叹原理之妙,同时也让人跃跃欲试,尝试连接原理们的使用场景——
比如“互惠——亏欠”原理(像极了常言道:吃亏是福),同样适用于我们到了新公司,和新同事们促进感情/消除误会的场景。
再比如“承诺与行为一致性”原理适用于公司建立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目的。
但对于“承诺与行为一致性”是否贯彻到底,我们应该辅以经济学的“可变成本与沉没成本”辩证看待。“可变成本”是指我们过去投入的金钱,精力,时间是在将来可以变现回收;“沉没成本”恰恰相反。
本书在描述该原理时,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玩具公司使用促销手段,使得家长在暗示下给孩子们买了更多的玩具。尽管家长们碰头后互相抱怨,但是也没改变继续购买玩具的事实。
家长们之所以继续购买,是因为孩子喜欢。事实上是,家长们认为中止这个行为,孩子们会不高兴,这可能影响到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比如要花更多时间来哄孩子为什么不买这个玩具)。比起“亲情损失”,玩具导致的“金钱损失”是比较轻的。而且继续送给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家长和孩子们的关系会随之更亲近。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先投入的“金钱损失”后来会获得“亲情收益”,这一切是“可变成本”,所以值得去做。
但有时候,一些事情属于“沉没成本”,投入的一切都是不能追回的,及时止损才是更理智的行为。
影响力(经典版)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很早之前,项目组里的SE就推荐过这本书,偶然间在楼下公寓走廊看到这本书,就接续在上下班路上听完了该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列举分析了大部分我们熟悉的影响力法则,不管是互惠原则、一致性原则,还是社会认同,都揭示了一种强大的可以无条件影响他人的力量。听书的这几天里,我刚好陪朋友去看一个楼盘,销售人员先后用了n1. 互惠原则:先带看最差的一套房,再表现诚恳的推荐好房子,编造理由说是别人买了要转手,其实就是售楼部捂盘破政府限价。2. 社会认同原理:谎称自己也买了这个楼盘的房子(见到太多声称自己也买了的销售人员);自己的弟弟(强调和我们年龄相仿)也在看这个楼盘;n3. 稀缺性:看好的房子,第二天过去说卖掉了;谎称卖方的妻子不想卖(令你害怕买不到而失去理智选择加高价的房子);n关键是我们听的快相信他了,幸好回来琢磨了一下,并有意识破他的诡计。短短两天时间,让我领略到了这本书所讲内容的强大。不愧为销售人员必读书籍......n关键在于,他们赚钱的方式威胁到了我们捷径的可靠性,是真正的背叛,这才是我们无法容忍的地方。我们必须依赖可靠而合理的捷径和首选规则来应对现代生活的繁忙节奏。这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不折不扣的必需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它们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碰到有人为谋求私利而误导这些规则,我们应当还以颜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