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之绊读书赏析(3)篇

一方面,东野先生在揭露人性的阴暗面是从不吝啬笔墨,因而这类作品更容易直击灵魂,也更受读者追捧,如《白夜行》、《恶意》。另一方面,欧亨利式的反转式结尾,难以捉摸的整体构思俨然已成为东野小说的标配。无论是从哪一方面看,《流星之绊》并非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东野作品。人们往往会束缚于这种认识框架,庆幸的是,《流星之绊》如同《解忧杂货店》一般,让读者最终屈从于人性的温暖。结局的美好超出了我对东野作品的想象力,有点儿TVB肥皂剧大团圆结局的味道。
在阅读过程中,我坚信东野绝对不会把户神政行安排成凶手,但当读到功一发觉柏原警官是凶手时,我居然有些难以置信。原因很简单∶“有明”案发生了一年后,警局内就没人再谈起这个案子了,就连荻村也淡忘了那三兄妹,但是柏原还记得他们。一年总会联系一两次,哪怕没有什么事儿,只是简单地问问近况。换个角度看,如此温情的警察,原来是在为自己赎罪——为儿子凑手术费而谋财害命。那个“不过我保证,直到时效前一秒,我都会跟着这案子”的铮铮誓言仿佛仍在耳畔,那个比任何人都设身处地为三个兄妹着想的柏原警官,最后居然成为真凶而畏罪自杀。
“我预感这一天总会到的。从十四年前的那晚开始。从和你们第一次见面那刻起。我有预感总有一天自己会被你们捉到。”看到这里,我甚至不想让真相那么快的揭露,看到这里,心里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苦涩,就如同荻村所说,一个为了孩子杀人的男人和一个同情受害者孩子的男人同时住在柏原的心里。有时候人之善恶真的不是非黑即白的,当柏原替功一承认了部分伪证时,更是将人心之复杂表露无遗。
个人觉得结尾部分可以有不同的演绎版本,作者却选择了相对温暖人心的那一版∶三个兄妹不再继续诈骗,借钱还清诈骗所得;行成与静奈有情人终成眷属,让人相信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阅读建议∶80%
流星之绊读书赏析 第(2)篇2019-04-24【完】
兄妹三人为了看流星雨偷跑出家,然后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回到家时迎接却是父母的尸体。弟弟无意间看到了凶手的背影。因为没有看到脸所以案子没有进展,拖了14年也没有进展。随着三兄妹的长大,妹妹被骗。兄妹三人也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没想到因为诈骗反而找到了当年杀害父母的凶手。以抛出诱饵的方式想引得警察抓捕凶手,结果凶手另有其人。原来一直都在身边还经常联系的博原警察。
虽然博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杀人,方式不可取。但背负了14年心里也不好受吧!最后把罪名揽下来也是为了赎罪吧。
兄妹三人,妹妹被骗,你们心有不甘,为什么童年经历了这么多还要被骗。所以也想骗人。一次又一次的骗人,一个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来圆。每天都很累吧!最后也意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去自首。不得不说兄妹三人感情真好。时时刻刻保护着妹妹。
看完我再想,如果兄妹三人没有诈骗那么凶手会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随着案子的时期快要结束。难道凶手真的逍遥法外吗?还是要等到博原去世后看到它的自首书才能知道。这或许也是可以吧?!只不过真相来的晚些。
无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经历,都不要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因为这样只会得不偿失。正义虽然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流星之绊读书赏析 第(3)篇笔下的人物让人觉得可怜又有点可爱。为了报仇和生计触犯法律,真相大白的时候又选择主动承担责任,现实生活中的诈骗犯不太会这样。
第一故事环环相扣,伏笔很多,让读者猜不到真正的凶手,结果有点意外又能理解,所谓最不可能的也许就是最可能的。
第二虽然是杀人诈骗案件,也能感受到一点人间的温暖。比如,柏原的自首和对三兄妹的照顾,功一对弟妹的维护,兄妹三人还债。是想说人性本善,即使历经苦楚还是没忘初心吗,可能是的。
第三故事人物有长处也有瑕疵。功一从小冷静谨慎,有为兄为父的气概,在不知道柏原是凶手的时候,为了证据,表现得未免有点急切;泰辅老实本分不善思辨却有有表演天赋;静奈聪明漂亮也有点孤傲;还有政行,行成,是聪明又懂得分寸的人,读后不让人生厌。
第四笔者还是手下留情了的。除了有明夫妇被害死亡,柏原儿子生病去世,柏原自首,没有更多伤亡,结局也不让人觉得悲惨,做错了事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无辜的人也看到了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