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赏析> 正文

文化苦旅(新版)读书赏析(3)篇

2019-04-06 16:26:54 读书赏析
文化苦旅(新版)
作者:余秋雨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新版《文化苦旅》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文化苦旅(新版)读书赏析 第(1)篇

忘了是什么时候起对这本书有很强烈的映像,好像是在哪本书读到又好像是一个小爱豆推荐。一直怕苦所以抱着很惨烈的心情点开,是有意思的。一开篇把自己发表了许久的著作比作浪子就吸引了我全部目光。从自己家乡的带着奇幻色彩的故事写起,来自一个乡下有两个地方夜晚有灯火一个是学堂一个是寺庙。后来出去了就写中华文化旅程,我一直对于旅途是期待的,像是和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一起旅行追忆先哲,哪里又有半点苦味。写清朝的贬谪,写苏东坡写白居易修西湖,文人故事历史工程都是趣意。我读得都忘了打游戏。后来写到中东的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原本文明起源变得战火纷飞;写欧洲特权家族反而对助长了文艺复兴;写自己家族身边人的遭遇。我慢慢品出苦味有点不想读,我从来都是很怕苦的人,我不喜欢看到文明遭难,有学识的人遭妒,善恶有报才是我欢喜的结局这里好像也没有。但不可否认他对我影响很深,比如我下一次去南京就不会满脑子想着和凯瑟琳广场的布朗熊合影而是怎么样也去总统府逛逛去纪念馆感受。对一本书最大的喜爱就是舍不得读完,我确实拖了一天才终于把才打开最后一章,在空调房里听着变奏曲总算结束这段旅程,还会再会的我相信。

文化苦旅(新版)读书赏析 第(2)篇

在我看来,能够以笔为一生不可丢弃的信仰的文人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领悟。这个被称为中国历来受诽谤最多的独立知识分子,同时也被称为当今世界最勇敢的文人教授,总是用他那语言风格构造心中的文化模型。

从女子的牌坊故事开始,到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到四川都江堰背后的文化意义,还有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千里的沙漠隐泉,文明交汇中心的喀什,杭州的文化名人,宁古塔背后的文人命运,山西的富裕与衰落,亚洲第一藏书楼天一阁以及带给他温暖的家人,朋友,甚至说那些树立他坚强、“促进”他文学成就的诽谤者们,他用温情讲述中间的故事,用文化温暖人心。

以笔为信仰,以文化为核心,就是这样一个饱经风霜的文人,依旧用自己的态度面对带给他和亲人的伤痛,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尊敬么?

我也觉得,那些“棍子”,键盘侠该好好反思一下了,以攻击别人为出名的方式,是否符合内心的良知,当被攻击的人是你,你又能以何种态度来面对……

文化苦旅(新版)读书赏析 第(3)篇

#读余秋雨#  终于看完了,看了好多天,中间还因为对徽商的看法和别的书友起了争执 不过后来言和了~

看完后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文人的气节,那些古代文人就算被流放宁古塔也不自弃,现代则有谢晋对电影的坚持,巴金对文学的坚持…………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打击,这些大师还有巨匠们都坚持下来了。

我们呢?到底为什么坚持?

很多人在奔着明确的目标心无杂念前行,还有很多人只是爱上了自己坚持的姿势。我可能是后者吧。不过这又何妨呢,人这一辈子,总是需要去坚持一次的。被自己感动也好,让别人为你骄傲也罢,都不枉了。

西西弗斯纵使耗尽此生都没有将巨石固锁在山顶,但我想,他推石的姿态也会成为穿越时间沧桑的永恒。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