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书赏析(3)篇

书名:《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n作者:秋叶大叔n书读了很多,但最后却感觉收获不大,脑袋空空如焉?尤其时间一久,很多书连内容都记不清了?n这就是读书方法不正确带来的问题,就如秋叶大叔在这本《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中提到的“容器”和“搅拌器” 的区别。盲目读书就好比把自己变成容量有限的容器,要想进来新东西,只能扔掉旧东西腾出空间。而高效读书就好比搅拌器,重新组织不同的内容,搅拌成更容易吸收的饮料,化成身体需要的营养。这就是读书过程中的“消化-内化-输出”:n动笔书写记录,是主动消化,内化读书内容的开始;n而输出是检验内化的程度,其方式可以是写书评,可以是读书分享,做思维导图等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关于高效的读书方法,大叔提到10个:通读法、树读法、图读法、框读法、炼读法、逆读法、抄读法、仿读法、诵读法、闲读法。在我看来,以上大多数方法比较适合专业领域和实用类书籍,以主题阅读为主,来提升个人见识和技能。总结如下:n主题阅读,即先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搜集这个领域内可以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进行阅读。首先利用通读法,选几本入门经典书,反复阅读,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即你日后的阅读大纲。(你想要在这个领域学到什么)n以上大纲就是树读法中提到的树枝,按照这些大纲,依次读搜集到的每一本专业书,为你的“树枝”填充更多的“枝丫”,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剪掉那些你认为无用的。针对不同类型的书,阅读方法也不相同:n1,框读法、图读法——读“硬书”(口碑好,内容多或思想含金量高)或对自己有一定难度的书n框读法即先梳理本书框架,比如秋叶大叔列举到的方法:n作者的创作和时代背景、n本书主要解决什么问题、n造成问题的原因、n解决问题的方法n这些解决方法你是否赞同n遇到这些问题,你如何解决n等等……n列框架的目的和树读法类似,就是让你带着问题去读书,在书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之后,可以用炼读法——把作者的逻辑提炼成自己可以清楚讲述的观点;n或者图读法——用思维导图等将作者的思维画出来,用输出来促进内化。2,抄读法——“大牛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总会碰到水平高出我们太多的作者,此刻可以直接将书中精华内容抄下来,找机会反刍吸收。3,逆读法——“传道书”(作者貌似牛或观点很有名但其实有偏颇的书)n在对这个领域有一定了解后,遇到书中一些你不同意的观点,或者在某些条件下不成立的观点,可以故意反着读,即与作者表达的观点相反。但此读书方法使用的前提,仅限于在这个领域有一定了解之后,这样才能看出书中的问题。4,仿读法——工具书n对工具书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按照书中讲述的方法,自己用手实操一遍。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诵读法-朗诵文字优美的文艺书;闲读法-权当轻松换脑地阅读快餐书。当然这些读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活学活用,能融会贯通最重要。最后,列出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三本书,可以一起读一下:n1,《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n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经典书籍,书中提到了阅读的不同层次,以及各种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教大家系统学习如何阅读。2,《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 理查德·帕克n本书是美国最畅销的大学教材,可以帮我们学习批判性思维,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和逻辑分析能力。3,《奇特的一生》——[俄]格拉宁n本书写的是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他曾坚持每天记录和统计时间56年。书中内容以其生平传记为主,虽然文字翻译过来有些生涩冗乱,但相信读完后,关于时间和生命的意义,我们会有所感悟。
2h00m 一星给作者本人写的书花的时间,一星给作者在书中提及的其它书的案例或方法nn总体来说秋叶这人挺会把自己产出的内容整合发放到多个平台。从《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是整合他的答疑内容,到这本是整合他写的拆书文章,目标之一是为了营销他的团队所做的事情。说是原创也是原创,不过绝大多数都是从之前写的文章中整理出来的,也算是他碎片化利用时间的一种吧。话说之前有幸加入他关于独立思考的群,忍住了加他QQ好友的冲动,一是他好友人数众多,我不过是其中一个陌生人,没啥意思;二是我并不具备助力于他达成目标的能力,加也只算是骚扰。可惜后来群被解散了,可能是群活跃度未达到其所望吧。希望以后有机会有能力了,是秋叶来加我好友,而不是我加他,哈哈哈。还是很感谢大学遇到秋叶这个网红大叔,《奇特的一生》也是他安利的,虽然我看完觉得不咋滴,不过秋叶这本书最后也有解读,角度不一样思考方向也不一样呐。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书赏析 第(3)篇现代人越来越忙,也的确没有太多耐心看书,作者说有很多人读过500本书还是没有找到工作,我觉得我好像就是那500人那类,我属于比较木讷,我读过的书,只能说看过,再让我归纳,总结讲的什么,往往讲不明白,经常有人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知乎上有人说过,读书的意义,是在不知不觉中,读过的已经融入你的身体,变成你的血液,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行为.思维方式等已经默默改变,升华。读书花的时间,与和你的收获相比,是特别划算的,我有时特别纠结,作者读书,拆书,做笔记,做归纳,PPT,这些种种,一年还可以轻松拿下120到180本书,还去掉正常的出差,学习,写书评的时间,还感觉毫不费力,真是高效率,我特别惭愧,我怎么差的这么远呢,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真是不愿承认,但是,我竟然是个学渣,唉,路漫漫其修远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