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赏析> 正文

骆驼祥子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0 11:20:24 读书赏析
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本书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0世纪40年代《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骆驼祥子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宁做太平犬,勿为乱世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老舍对于祥子这般从要强堕落为完全的利己主义者,与鲁迅的看法是类似的。通篇下来,大多数人物都带着店丑恶的色彩,没有谁是完全干净的。老舍批判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所有人”。他批判堕落后的祥子,她嘲讽伪革命者阮明,他痛恨军阀的残忍,他所欣赏的仅仅是从前那个要强的祥子。对于二强子,小福子,虎妞,小马这些不幸的人们,他同情而又愤怒,他深知他们悲催的命运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其就已经决定了。这不是他们某个人点错,而是错在生再了这个乱世。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既得利益者弹冠相庆,穷人只能被剥削艰难度日,个人的努力根本不足以改变整个阶级的命运。

祥子一开始很“要强”,与周围的洋车夫格格不入,然而几起几落之下,他明白了“要强”并没有出路,再苦再累,穷人始终是穷人,于是他妥协了,泯然众人矣。和那些麻木的底层人民一起堕落,混一天算一天。当时的社会的确是一个看不到底的黑暗泥潭,老舍从冬天写到夏天,原来世界也与穷人为敌,冬天穷人会冻死,夏天穷人会中暑而死,整个世界仿佛一个无间地狱,轮回的只是痛苦与哀嚎。因此,得过且过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恶人之所以为恶人,并非其本身为恶,而是环境使然。老舍所痛心的是,如此时代,不仅使得恶人为恶,连好人也堕落为恶,善无立足之地。社会需要要强的祥子,尽管这样的人只会导致更绝望的覆灭,但没有这样的人,那么黑暗将永存。

生于这个黑暗的时代是一种悲哀,而任其堕落于黑暗则是更大的悲哀。

骆驼祥子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生活,远不止堕落

记得是在一九三六年春天吧,“山大”的一位朋友跟我闲谈,随便地谈到他在北平时曾用过一个车夫。这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听了这几句简单的叙述,我当时就说:“这颇可以写一篇小说。”紧跟着,朋友又说: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哪知道,转祸为福,他乘着军队移动之际,偷偷地牵回三匹骆驼回来。

这两个车夫都姓什么?哪里的人?我都没问过。我只记住了车夫与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的故事的核心。

高三后才渐渐开始读书,读这本纯粹是支教需要讲的课本的必读本。

老舍不仅是语言的大师,更是生活的大师。

祥子的生平就像是农民阶级进城务工的一部堕落史。

他善良却有大男子主义,看不起大多人认为不好的东西,比如虎妞,但在她死后他又有着莫名的思念。

唯一的不足就像作者说的结尾刹车太快了,还没反应过来就没了。但也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却又可以猜想到他更堕落的生活。

还是要充满希望的,尽管没经历过他那个带有辛酸的时代。

骆驼祥子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2019年读完的第2本书# 《骆驼祥子》:①一个勤劳、淳朴、善良、有理想的车夫-省吃俭用三年-拥有自己的车-被逃兵抓走-失去车;②从逃兵处逃走之际牵回三匹骆驼-卖骆驼-回城继续赁车拉车-继续做自己保持理想,仍希望拥有自己的车-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③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又拉上自己的车-生活似乎又有了希望-虎妞死于难产-卖车料理丧事-心爱的小福子自杀-丧失对生活的任何希望-自暴自弃成为金钱的奴隶,混吃等死。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此刻在想,如果你已看到未来自己的模样,你还会选择这样过一生吗?还是把命运交给命运随波逐流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