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人名言(精选51句)
1、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2、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3、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4、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5、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6、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7、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8、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9、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程国彭
10、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11、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12、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13、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14、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15、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16、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17、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18、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19、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20、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21、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
22、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23、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24、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5、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旨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与医乎?——朱震亨《局方发挥》
26、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27、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www.haoshuoba.com)
28、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29、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30、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李中梓《医宗必读用药须知内经之方法论》
31、人知君相不易为,不知医士不易为。盖君相之生杀人也,其道显而共闻;医士之生杀人也,其道微而难辨。——李中梓《诊家正眼尤序》
32、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3、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34、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35、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36、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37、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38、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39、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40、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吴瑭《医医病书》
41、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42、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43、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44、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45、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46、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47、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48、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49、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50、术日以精,怀日以虚;名日以高,行日以谨。——吴尚先《理渝骈文》
51、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