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心语> 正文

阎学通经典语录(精选42句)

2021-12-06 19:28:45 语录心语

1、世界秩序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强权体系,这是群雄并起的乱世,就是中国所鼓吹的多极世界。中国想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这样一种世界秩序完全是妄想,因为你自己能不能成一极都是问题,更不可能保证别人都成为一极。

2、对于成功的人,人们就会认为他所做的都是对的;对于失败的人,人们就会认为他所做的都是错的。我们需要的不是别人的肯定,而是自己内心的强大。

3、军事同盟是个老概念,人们都不愿意接受,因此我说现在可用“全天候战略伙伴”这个概念。

4、中国需要安全利益一致的盟友。安全利益是检验国家友好关系的普世性标准。在别国安全利益受威胁时不援助,就难以指望他们在我国重大主权利益问题上不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5、台湾对美国说:“让我自己和解放军死磕?这不是扯的吗?我买你的武器,只是给你钱向你买份儿保险,真的要是解放军打过来了,我们出设备,你们出人,跟他们干仗那是你们的活儿!”

6、中国崛起的主要压力源于美国。中国越强大,美国防范中国的力度也会越大。而美国对于中国的忧虑不仅在于中国的崛起,更在于中国的复兴。(www.haoshuoba.com)因为历史上中国曾多次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所以中国讲民族复兴,其结果只会是世界第一而不会是第二;然而美国无法接受世界第二,这就是中美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来源。——此外,日本等一些国家也不会欢迎中国的崛起,这是中国崛起面对的次要压力来源。但是,由于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差距只会拉大不会缩小,日本民众迟早也会接受这个既成事实。

7、界定是否属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关键,不在于是否采用军事手段,而在于是否开火打击。这一句话的另一个核心是“屈人之兵”。

8、中国的文化吸引力不及美国的1/10,是软实力诸要素中与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一项。……即便我们找到中美文化吸引力差距的原因,我们也难以找到能较快缩小差距的办法。因此以提高民族文化吸引力为提高中国软国力的主攻方向,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9、第三种体系就是王权体系,这是美国目前正在试图建立的一种体系,就是单极世界,美国一家说了算,其它国家只有进贡的份儿。目前,还没有什么力量强大到足够阻止美国建立这种体系的步伐。

10、要在我国周边地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式的机构,只能靠给周边小国提供安全保障,建立全天候的战略伙伴关系。如果不给他们提供安全保障,我国就不可能有比美国多和比美国质量高的友好关系。

11、叶利钦鼓动***了苏联,但是他上台后,座上这个位置,第一件事情就是镇压车臣,要是车臣也独立了,弄不好俄罗斯也解体了。俄罗斯有80多个州,一解体,不说一下子多出80多个国家,至少也要一下子冒出几十个国家。

12、韬光养晦的逻辑是,现在弱所以困难大,等以后强大了,困难小了,我就可做些什么事了。而如果是实力越强大困难越大,则不能等以后再做什么,而是现有什么困难就得克服什么困难,因为以后的的困难会更多和更大。如果连现在的小困难都应对不了,以后的大困难就更没有克服的可能了。认为以后困难会更大,显然是要解决面临的困难而不把困难留给后人。而等以后强大再干的,不过是给现在不干找到一个理由。

13、美国对台湾说:“我卖给你武器,是让你自己增强自己的实力,当解放军打过来的时候,你们自己能和他们死磕!”

14、历史给所有国家提供的机遇是相同的,关键不在于谁有机遇期,而在于谁能抓住并利用身边的每个机遇。

15、无论胜败,打台湾都是代价最小得;如果不打,中国可能面临苏联波罗地海三国独立,引发的解体问题。中国有三十多个省,一下子变成30多个国家。苏联和平解体,没有打仗,从1991年到2002年,同期世界各个大国人口都是增加,唯独俄罗斯人口减少了5百万,人均寿命减小5岁,打次全面战争也就死这么多人把,有些出生的婴儿,还没有看到打仗,因为医疗条件太差就死掉了。所以一定要整死陈水扁那帮垃圾。

16、国际体系由行为体、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三个要素构成。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质变视为体系质变,既无法区别体系与要素的不同,也无法确定两者间的关系。故此,至少应以两个体系要素发生质变作为体系质变的标准。

17、中国要用“王”的方式对抗美国的“霸”。

18、中国现在所处位置决定了中国为什么在世界上遇到很大的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其他国家国际地位相对削弱,“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自然甚嚣尘上。但是,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更受我们自己的行为影响。

19、我对叶利钦没有好感。当然他不是我们国家领导人,我也不怕他。老江我有点怕。

20、中国想要崛起,希望民族复兴,想塑造一个有利于我们的环境,就不是过去说的要融入国际社会、适应国际社会,而是要塑造国际社会,让它从不接受你到最终接受你,并且最后欢迎你。

21、目前大国的竞争,其背后的动力有两个: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全球化表现在国家之间的依附性越来越强。而信息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

22、南海问题的零和竞争,是一个客观的必然。如果没有零和竞争,也就不存在怎么良性竞争的问题。而南海问题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问题,还涉及到主权、战略、影响力等等。

23、第二种是霸权体系,就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世界,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体系,因为美苏旗鼓相当,其它小国各自钻到他们的保护伞下面就行了。这种体系已经随着苏联的崩溃而解体。

24、诚如当时的一位江湖观察家所说:“他们[指少林]并不关心在龙门镖局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龙门镖局在哪里……他们只是反复告诉你,张三丰是一个独裁者,武当七侠都是他的刽子手,武当在龙门镖局屠杀了很多人,激起无知者的义愤去抵制武当,而真正的真相被隐蔽了。譬如,有谁能够知道恰恰是少林庇护了屠杀谢逊家满门的凶手成昆呢?有谁知道龙门镖局挂着少林的旗号在临安的横行不法呢?他们过滤了一切信息,只告诉你他们想让你知道的,这就是他们的公道和慈悲!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武当近年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他们的恐惧和敌视而已。”

25、演习,我就说,台湾到大陆的投资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结果当年增加了x%,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是商人,你是把钱投到解放军的枪口前面呢?还是后面呢?

26、前几天,温总理说,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统一,结果昨天民进党蔡xx的提案就没有通过,只有14票支持,其他明进党投了弃权票。这就说明了,台独里面不怕死的还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怕死的。当然,我没有对这两者的关系没做仔细研究,要分离变量,我没有条件做测试。

27、我国需要从韬光养晦向负责任大国转变。

28、结盟牢靠程度与意识形态没有必然的相关性。我们今天和越南意识形态一样,照样结不了盟。

29、由于中国崛起是国际格局变化的主因,因此其崛起面临的体系压力呈上升趋势。为此,中国需要制定与世界第二大国地位相符的对外战略,确立争夺战略友好关系的原则和建立国际新规范政策。

30、以不使用武力手段解决问题的思路去行事。以“韬光养晦”作为外交的核心理念,就无法建立中国的海洋大战略,也无法解决南海问题。

31、客观的国际安全环境是不易改变的,特别是那些根本性的原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国今后10年的安全战略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应以我国安全环境不出现重大危机为目标。

32、我国需要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抑制军事冲突发生;加强安全合作,增强相互信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竞争力与抗危机能力。

33、中国要民族复兴,这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赋予中国政治家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中国要想实现民族崛起,必须要成为超级大国,不成为超级大国不可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必须是综合实力大国,只埋头赚钱是不行的。

34、战争从来是为政治目标服务的。朝鲜战争,美国尚且没有轰炸zg中心城市,也就炸了丹东。这里有个著名的争论。杜鲁门说,你要是不炸丹东,zg人会来参战吗?马克阿瑟说,你这是屁话,你没有看见zg人是从丹东开到朝鲜来的吗?

35、国家越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就越复杂,困难和风险只会越大不会越小,这就是中国的崛起困境。

36、以国力要素平衡发展为原则,以公平正义为政策指针,以增强政府内外动员力为主攻方向,以提高社会诚信和国际战略信誉为工作切入点,中国将能在3-5年内显著缩小与美国的软实力差距。

37、越发展越风险和挑战多。这个判断与体系压力理论相一致,即崛起国越强大,面临的国际体系压力越大,越强大安全问题越多。这个判断与等以后实力强大了再做什么事的逻辑是相反的。

38、在中国提升世界地位和美国为维护全球霸权的竞争中,不是比谁更能砸钱,而是要看谁有更强的政治领导力。

39、我们将软实力定义为“一国国际吸引力、国际动员力和政府国内动员力的总和”。

40、中美两国谁能持续改革,谁就能持续发展。

41、未来十年,历史的惯性有利于中国的崛起,中国能否借助这个惯性加速崛起则取决于我们这代中国人了。

42、大国之间竞争的根本是改革,改革是国家基本动力、是基本原则。谁改革谁领先,谁不改革谁落后。中国因为不打仗,所以军事领域的改革比其他领域的改革都差。而美国不一样,它经常打仗,它的军事改革最先进,但同时在经济上美国改革较少,所以现在美国的经济正显出衰落的态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