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读书笔记(3)篇

前半部分节奏比较慢,一度以为又是机场成功学…耐着性子读下来就发现其实只是作者例子举太多并且有点啰嗦(有可能是为了多一些字数就能多赚稿费)…整体还算值得一看。概念很有趣,并不是越忙越高产出,当然也不是越懒越高产出,而是适当留出余闲能够减缓压力提高效率(印象深刻福特汽车的例子,原来现在我们每周工作五天共计40小时也是有理论依据的啊,忽然想到某些996甚至007的媛/猿们…希望这些行业的PM适当留意也许这样反而更低效更低产出呢)。充分理解概念之后还可以利用人本来的弱点来制定计划,比如1️⃣针对人容易拖延和偷懒的弱点,可以入职时候自动默认3%的401K养老金必须要手动去更改或者取消,也可以设置direct deposit和给每张信用卡设置auto payment;再比如2️⃣针对冲动的弱点,instead of 努力克制冲动消费可以设计冲动储蓄,或者心血来潮想起来健身的时候直接办好年卡、拜托朋友严厉监督吐槽自己、请好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私教………这样等时间和意志力稀缺的时候就有之前理智的冲动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帮助自己能够继续作出正确的选择了。虽然并不是很新的观点,比如意志力也像肌肉,可锻炼会疲劳之类的。再比如人并不是随时都记得追求最优选项和并不是随时都是完全理性的动物。这些观点在一些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书里面已经在多多少少的被探讨过了。不过换个作者换个体系再讲述一遍也有助于加深印象。形象点描述这本书讲的就是,高效高产出就是不要一直忙于能耍十个球就一直耍十个球,总有个意外的时候,万一某个球掉了就会导致疲于奔命。应该能耍十个球但是只耍六七个…并且还时不时惦记着再努力减少一两个,这样万一谁临时扔给你一个球,你也还可以好整以暇的接住继续。翻译的很不错,管窥,余闲,杂耍,都非常形象而且也符合中文背景。最后部分的译者注也是概括总结了全书核心内容,灰常靠谱。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读书笔记 第(2)篇想到几点。稀缺会让我们很少关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DDL则可以让我们很专注,适当地设置DDL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这个量要适当,否则就走到稀缺的另一端了。事实上,我就是常常在这两者之间摇摆,现在采用的措施是每天定量花时间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周末也不要因为时间充裕而增加学习时间。有空余时间就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毕竟做这种事无需太多意志。多给自己留空余时间,不要总通过DDL来制造焦虑。带宽的宽裕可以有更多心思关注未来,把时间管理贯彻得更好。而一旦掉入稀缺陷阱,就难以脱身了,对于生活要有策略,并常常保持警觉。多给自己留出高宽带时间。例如晚上10点下班后手机关机,直到第二天八点半都是自己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弥足可贵。这就是繁忙生活的间隙,所谓忙中偷静。没必要太抱怨,抱怨同样消耗带宽。但用好这段时间同样具有挑战性。暂时想到就这些。中间全跳过了,哪有有兴趣了再看看理论。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读书笔记 第(3)篇在富裕时克制、存储,给稀缺一个缓冲段,在带宽不足时给自己一些提醒而避免稀缺时的冲动。
暂定:每周五结束到每周六中午十二点为我的休息安息时间,除了休息,我什么都不能做。
腿又疼了,膏药已经贴上了,咪咪掉了,碗大个疤,怕毛。
好好活在当下,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