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正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1000字(3)篇

2019-04-06 06:25:19 读书笔记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作者:龙应台
作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作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面对初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华飞、华安),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二读《孩子你慢慢走》,5.7万字,阅读时长4小时。

      看完这本书了吗?

      看完了,或者快看完了。

       恭喜你,你已经读完了当代最优秀华人女学者、作家、社会学家之一——龙应台经典名作“人生三书”之中的一本。其他两本是《目送》、《亲爱的安德烈》,从书名就能看出,一个可能是讲与父母有关的,另一本是写与孩子之间的。人生三书,都是一个当代知性女性,对生活印记的捕捉,这些捕捉,让多少忘却了过去细节美的人,又恢复了记忆。龙应台也有其他类型的作品,比如《大江大海1949》也值得读。

       一、幸亏有了龙应台细腻的捕捉啊,才有可能给将要陪伴孩子成长的人以提前的铺垫,给正在陪伴孩子成长的人以对比和改变,给已经过了陪伴阶段的人以总结和回味。她把大多数为人父母都经历过,但可能又忘却了,或者没能捕捉到的场景,都一一再现了。

       二、多少时候,我们更多地站在大人焦躁的立场,忽视了孩子的视角,以及孩子的感情。而这些,知性的龙应台都帮我们捕捉、记录到了:

       比如, “坐在父亲怀的华安,颊上还小心地悬着一颗眼泪。”

       “安安哪里?刚刚还在城堡底下钻来钻去。

        三岁的弟弟(念做“底笛”)已经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两条腿晃着晃着哥哥(念做“葛格”)吃饭啰!”

        ——多么动人的写真。

        再比如:““为什么?”安安忍不住了,生气地注视着母亲,从椅子上滑下来,大声嚷着,“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是要我写得好、写得漂亮,我只是一个小孩,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

       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睛,他咆哮着说:“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

       三、人生有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那么唯一,而我们,是不是错过了多少本来可以捕捉到的幸福瞬间,这些瞬间,大都是错过了就不会再有的,过了就是过了。

        四、因着女性和母性的敏感,作为一个男性读者,才从笔尖和这些文字上体味和理解到在生活和其他书本中无法体会的事情:

       “飞飞出世,我开始了解什么叫命运。从同一个子宫出来,出来的一刻就是两个不同个性的人。安安吸吮时穷凶极“饿”,飞飞却慢条斯理。”

       ——只有做母亲的,才能有这样切身的体会。

       五、虽是很国际化的地球人了,从小说中龙应台笔下的记述,更可以比较出这个文化人对子女教育的品位:给五六岁的孩子读《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都是为人父母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头一回在微信读书软件上看到这么坑爹的收费书,几乎每段都有错别字,或丢字,太影响阅读效果,太没敬业精神了@微信读书。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这本书不厚,起初没什么耐心看,因为还没到宝妈的年龄,不过渐渐地被各种唯美画面各种读者的讨论吸引,以至于走路上公交车上都在看,虽然是刷刷的看的,读的评论较多。[呲牙]虽然读者大部分都是为人父母,可我也还是有我这个年龄的体会,理解了长辈为什么对小时候的自己苛刻,这可能让我更懂事更能理解家人甚至以后自己的公公婆婆;学会了应该怎样对待和影响表弟表妹等比自己小的人,这及时更正了我的错误,会更好的去影响祖国的花朵[偷笑];清楚地认识到原来自己以前说过很多不该说的话,自己都低下头了,原来自己还很嫩,(以前固执的以为自己做的已经很不错了)通过德国教育,也对中国教育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思考。原来读书不分年龄,年龄不同对书的理解也不同,有时候看看不同年龄段人他们的思考,自己能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会尽可能避免和弟妹的隔阂,和长辈的矛盾,。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微信读书很方便,能和读者沟通,能评论,看看大家的想法,说说自己的想法,[玫瑰][玫瑰]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本书,其实之前有的内容已经不大记得了。但还好,温馨的感觉仍然在的。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

说伟大好像又太官方化了还是怎么。总之,不得不说我觉得龙应台真的是很会教育,她教孩子们学习水浒传、三国、西游记等等等等,从欧洲经典到美丽的童话再到中国古典文学。她教授了耐心,教授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总有不能触碰的“铁网”,与孩子们父亲自由的教育理念不同,她不仅严格,更给了孩子们一定的自由空间。之前有看过龙应台的人生之书二,这本书里,她想慢慢的让孩子来,慢慢的长大,这或许是所有父母的想法吧。

让我震动的是,即使她要接送孩子,教育孩子,照顾孩子,她仍然没有忘记写作,也依然保持着女人也要有自己的事业的心。

内容总给人一种隽永的感觉,让我真的舍不得读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