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正文

我与地坛 读书笔记(3)篇

2019-01-08 07:31:14 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两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我与地坛 读书笔记 第(1)篇

关于史铁生的作品,以前只零零星星的读过一些片段。第一次读完了整本的作品,被文字深深地吸引,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当然其间也伴随着一些思考。《我与地坛》是哭着看完的,每个人的经历或许不同,每个人的挣扎却或相似,不是身无残疾就没有对生命的思考,回到生命的起点,我一次次的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又该怎样活着或者说怎样才算是活着?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许多人的反应肯定是不知所措,甚至绝望,而史铁生终日在地坛冥想思索的日子,换来的是他用残缺的身体和他的笔,说出了最为健全的思想,向我们呈现的是一颗丰盈而饱满的心灵。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加深了我对母亲的想念,也感谢用心呵护我给了我最单纯的爱和无私奉献的母亲,愿您在天堂安好!

‘’一个幸运者的母亲必然是一个幸运的母亲,一个明智的母亲,一个天才的母亲,她自打当了母亲她就得了灵感,她教育你的方法不是来自于教育学,而是来自她对一切生灵乃至天地万物由衷的爱,由衷的颤栗与祈祷,由衷的镇定和激情。在你幼小的时候她只是带着你走,走在家里,走在街上,走到市场,走到郊外,她难得给你什么命令,从不有目的地给你一个方向。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所爱的这个世界。等你长大了,她就放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她深信你会爱这个世界,至于其他她不管,至于其他那是你的自由你自己负责。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你能常常回来,你能有时候回来一下。‘’……

我与地坛 读书笔记 第(2)篇

之前对史铁生了解很微小。《我与地坛》曾听说过,只是听说过而已。一次偶然间看了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介绍了这本书。便迫不及待得看了它。全文关于好多死生的论证和思考。或许你会看的压抑或者迷茫。确实是,没有身临其境的经历,你根本体会不到那种作者的切身体会。我与地坛。我在地坛中,由当初的悲观,愤怒,甚至是求死的无奈与哀嚎。慢慢的,作者开始尝试写作,找到了死之外还可以存活的有价值的东西。母亲的爱,无微不至,可她心里也有苦呀,《秋天的怀念》可能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学过的原因,我对这篇记忆犹新。母亲就是作者心中的种下的那片合欢树。所以,死就成了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先别去死,再活一活试试看。身体的缺陷,有些不完美,万物最好的美德便是柔弱,与生俱来的柔弱,但不脆弱。于是坚强便相伴一生。《记忆与印象2》把文章推向高潮。流畅的文笔,辞藻华丽,一气呵成。岁月和经历随着时间慢慢沉积,作者已看开病痛,转而思考人生,一串串的哲学思考,扣人心弦,一次次的敲打着我们的内心。最后我不再地坛,地坛于我心。不再需要地坛来寻找安静,超脱的自己净化自己的内心。爱情里,风采飞扬,曾经多么渴望的内心。往事随风,一切如烟。

  明清时期,地坛里,走过的无数帝王。

  史铁生,地坛里,他也走过。

  人终于还是人,没什么不同。

我与地坛 读书笔记 第(3)篇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去读的书      史老坐在轮椅上      用笔写下了对世间万物的大彻大悟      失去双腿的时候还年轻     或许有不甘    或许会捶胸顿足     怨恨难消      失去母亲的时候     或许门前的的合欢树还没有那么挺拔     在高中接触史铁生     只依稀记得他在合欢树下    坐着轮椅    失去了母亲     记得对秋天的思念    对地坛的情愫       那时候只会同情书里的他    并不知道史铁生为何人       而今天再读      他已不再有初失双腿时的颓废     经历了文革的他     每一篇文字都能给人一种看尽世间云卷云舒     云淡风轻的的感觉    他把命运对他的伤害    怨恨都化成了清风    揉进了他的生命里      用遒劲的文字书写下来     告诉世人    苦不尽     甘常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