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 读书笔记(3)篇

《我是猫》这部小说角度选取新颖又合理。“小说通过猫的视觉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还大量引用了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处处闪烁着机智和文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作品语言则典俚合炉,雅俗共赏,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拄惊叹。”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小说处在近代日本社会金钱统治一切的背景,所以小说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
这只智慧的猫说了不少充满智慧和趣味的话,摘录出来以供欣赏:
1、 说起来,人类总以为自己身强力壮,人人都那么妄自尊大。如果不出现个比人类更强大的生物来整治他们一下,他们还不知会无法无天到什么地步呢。
2、 这世上就是有一种自作多情的人,遇见个眼睛斜视的人,就以为是看上他了。
3、 人类这种东西,为了消磨时间而强迫自己做口舌运动,除了会胡诌些并不可笑的事,然后莫名其妙地傻笑一通外,一无所能。
4、 看来,世上万事争先的人享有被他人效仿的权利。
5、 他深知尽力避免不必要的反抗是最时尚的,无益的争辩,是封建时代的残余。人生的奋斗目标不在于善辩,而在于行动。只要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顺利进展,人生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6、 对于主人来说,书本不是供人阅读之物,而是催眠的工具,是铅印的催眠剂。
7、 这种时候,最能使自己安心的捷径,便是认定那样的事不会发生。人总是把无能为力的事情当作不会发生。
8、 现在的诗,毕竟不是躺在床上或是蹲在车站就可以读懂的。就连作者自己,如果被人问起是何寓意,也往往穷于应对。因为诗篇全凭灵感写出,因此,诗人不负任何责任。注释和训诂都是学者们的事,和我们诗人毫无关系。
9、 据说人世上通行的爱的法则的头一条是:“于己有利时,则须爱人。”
10、溯根溯源,人类绝不是盲目乱来,偶然为之,或漫不经心造成的事实,无一不是出于争强好胜的勃勃雄心凝结出来的种类繁多的新花样,为了表明“我和你不一样!”而穿在身上的。
11、租住人家房子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无论怎样打算,也无法付诸行动。
12、不管自己怎么了不起,世上之事毕竟不可能万事如意。既不能使落日回升,又不能使加茂川倒流。能够做到的,唯有约束自己的心灵。只要将自己修得心平气和,无论落云馆的学生怎样捣乱,也会处之泰然的吧!
13、不明所以之处潜伏着不容小觑的力量,神秘莫测之境方可激发崇高之感。正因为如此,尽管凡夫俗子们把不明白之事说得像搞明白了似的,而学者却把明明白白的事情讲得叫人不明白。大学讲坛上也不例外,那些云山雾罩地大讲不明白内容的教师受到好评,而那些讲解浅显明白内容的教师却不受欢迎,很说明问题。
14、对于不明白的东西装得明白了,而加以尊敬,乃是自古以来的快事。
15、有些人认为只要顽固到底就是胜利,然而他这么想的时候,其人格却大大地贬值。奇怪的是,顽固者至死都认为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却做梦也想不到,从那以后被人们看轻,无人愿意与其交往了。
16、当明知道会失望仍然对其抱着希望时,最明智之举乃是只在心里想象那希望,按兵不动。可是要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我非要试探一下内心的想象是否与实际相符不可,甚至要以身试法,尝试那注定会失望的事,不体验到这种失望不死心。
17、人往往越是缺什么,就越想什么。
18、在人生紧要关头,才见滑稽与崇高的巨大反差。
以后有机会还会再读夏目漱石的作品,挺有意思的。
我是猫 读书笔记 第(2)篇#2018读书计划# 2018年第一本书打卡
终于啃下这本于我而言晦涩难懂的大师之作了 中途几次想放弃但还是觉得弃之可惜
断断续续坚持了下来 11个多小时的愿意阅读后 发现对于此书内容没有什么具体印象 故事内容模糊 读起来也不像推荐的那般轻松有趣 但是对的几段描写很有印象 那些字句间的针砭时弊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记录了几段书摘
世人的评价,像我的眼珠一样因时间地点不同而变化多端。但我的眼珠不过是忽然变大或变小,而说到人的品质,却是颠三倒四。颠三倒四也没关系,事物本来有两面或两头,敲打两头,让同一事物发生颠倒黑白的变化,乃是人类善于审时度势的处事之术。———夏目漱石《我是猫》
所谓人类,是一种自讨苦吃的动物
一如大自然嫉恨真空,人类也厌弃平等
有些人认为只要顽固到底就是胜利。然而他这么想的时候,其人格却大大地贬值。奇怪的是,顽固的人至死都认为保全自己的面子,却做梦也想不到。从那以后被人们看轻,无人愿意与其交往了。
我是猫 读书笔记 第(3)篇夏目漱石先生不愧为日本国宝级的文豪。此前读过他的《哥儿》与《心》,情感含蓄深刻,人物塑造鲜明。这本书却有所不同,初读起来有些冗长无味,人物的言行又怪异荒唐,读的断断续续,一度怀疑此书的评价过高。但到了十一章,仿佛由小溪进入桃花源一般,豁然开朗,书中的主要角色都鲜活起来,固执的苦沙弥,飘然的独仙,插科打诨的迷亭,认真的东风,木讷又严肃的寒月。这样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嘻笑闲谈之间,对社会,人文进行了探讨,发表了深刻的言论,颇有魏晋文士的风采。由此可见这些人也是有真学问的。全书以猫的视角,直率而又睿智,最后猫醉酒落入水缸,知自己无望逃生,但不凄凄然,而是悟出一番人生饭,也是作者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吧。此书的最后一章值得细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