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读书笔记(3)篇

这半年来,我的朋友圈完全沦为了一个营销阵地:卖课程的,做微商的,群发让点赞的,好一派清明上河图的盛景!而现实生活里真实的朋友,却很少再更新动态了。他们难得发一次朋友圈,我却不能及时看到,因为那微弱的动态已经淹没在浩瀚的营销洪流里了。
这几天看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终于狠了狠心,决定对自己的朋友圈进行一次大清理。
1
断舍离,什么鬼?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不明觉厉。
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断舍离原来是一个合成词,包含断、舍、离三层意思。
断,断绝,从源头断绝那些不需要的东西,不让它们进入你的世界。
舍,舍弃,把已经存在于你的世界里,但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扔掉。
离,脱离,是“断”和“舍”达成的结果,断了舍了,从而达到一种自在状态,最终脱离了对物品的执念。
断舍离,是在做减法。
2
“一句话概括断舍离的理念,即通过整理物品,获得如同香鱼在清水中畅游般的自在生活。而整理的对象,并不仅限于物品,还包括眼睛看不见的思想和情感。”
这是山下英子在另一本书《自在力》的序章里说的。《断舍离》和《自在力》,可以结合着来读。
在《自在力》一书中,山下英子进一步指出,断舍离的终极阶段就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亲手开拓人生的“自在力”。
自在力是一种自如的生活状态。我记得我大学的心理学老师也描述过同样的状态,他说自己40岁之后才真正过上了“如鱼得水的生活”。
这应该是每个人都想达到的一种人生状态。就像书中所说的:幸福的表现因人而异,但有一点却适用于任何人,即幸福是处在愉悦的状态之中,以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立、自由和自在。
作为一本不是鸡汤的书,作者肯定是要提供方法论的。作者说想要达到这样的人生状态,需要做到三点:
第一,丢弃不需要、不合适、让你不舒服的事物,也即是实践《断舍离》中的方法论。
第二,肯定自己,内心真正悦纳自己。怎么衡量呢?看你是不是有发自内心的笑容。
第三,从宏观上认识人生,相信人生虽偶有艰难,但依然充满乐趣。我们要以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思考问题,不要陷入短暂的迷茫里。
3
看完一本实用性的书,应该有所行动。
看完《断舍离》,环顾自己的屋子,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扔掉。每天花了很多时间盯着的微信,更需要来一次“清洗”——它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而时间和注意力是这个时代最稀缺和宝贵的资源。
于是,我给自己列了一个“朋友圈删人指南”,包括“断”和“舍”两步。
断:不在网上乱加人了。加好友要有共同兴趣爱好,线下见过面最好,微商、代购、营销绝对不加。
舍:直接删除那些没有什么交流,只是一味营销我的“朋友”。
因为热爱旅行,我长期维护着一个有很多人的旅行社群,不断有人加入。这期间也混进了很多微商和营销的人,浪费掉我很多时间,不过也长了经验,至少现在能很快辨别什么是营销号微商号了。
需要删掉哪些人呢?
具体来说有这些:
1)做微商的。卖货、代购赚钱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天发10多条朋友圈,对我来说就是信息轰炸了,不甚其扰,删!
2)搞营销的。这是个分享经济的时代,很多信息靠分享得以传播,我的好朋友偶尔也做,而且我信任他们的“测试”,这个没有问题。我说的是那种专门做营销的号,一天到晚发二维码,与我没有任何信任基础,只知道套路别人的人,删!
3)名字“A”打头的。A打头的名字可以让朋友圈排名靠前,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这样的号通常都是营销号卖货号,删!
4)名字带电话号码的。这类号大都是做生意的营销号,选择性——删!
5)群发让点赞的。拜托,我喜欢的东西自然会点赞,还会主动分享,让我被动点赞我不干,而且很无聊,超过两次,删!
6)发的朋友圈很少,且注册时间在半年内的。相信我,这些基本都是来套路你的营销小号。
按照这六条删人,我希望有一个干净的朋友圈。
4
成长就是不断地做加法,成熟则是不断地做减法。
断舍离就是做减法的方法论,通过断跟舍,达到人生轻松自如的状态,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也就是成长上去。这又回到做加法上来了,但并不矛盾。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加与减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不断趋于完满的。
断舍离读书笔记 第(2)篇1.n从小就有囤货的习惯。我的书桌有个抽屉是百宝箱,放满了我搜罗来的“好东西”,明信片、一条项链上的珠子、笔记本、长着怪模样的橡皮。。。。。。。一大堆东西,当然早已无踪影,在我的记忆中也成空白。当年,这些可都是我的命根子。东西没了,喜搜集的嗜好保留下来了,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n很久以来,我为家里的“脏乱差”头疼!n东西太多没地方放,可又不舍得扔!n女儿的习字本、女儿的作文本、女儿的美术本,这些都是女儿成长的见证,有她的一笔一画的努力,我怎么舍得丢弃?n女儿的小包被、女儿百天的小裙子、女儿第一双跳舞鞋,这些都包裹着女儿曾经稚嫩的小身体,有她的乳香,有我美好的回忆,我怎么舍得丢弃?n大衣、鞋子、包包,和新的一样,可是过季了不想穿!让我扔,简直要我的命,那可是花了好多心疼肉疼的银子买来的!我怎么舍得丢弃?n物品越来越多,家越来越乱,心情越来越差!n与物品的爱恨情仇,消耗着我大量的精力和体能!n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特有的故事!n2.n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关于整理物品有一本书叫《断舍离》。日本家庭主妇的收纳整理术是世界闻名,普通的物品收纳只是把物品分类整理,按照次序摆放,物品位置变动,数量不变。可是山下英子发现,物品会影响人的情绪,尤其是“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会让人内心苦苦挣扎、烦恼不已。她把瑜伽修行哲学中的“断行,舍行,离行”的概念引用到物品管理中,提出“断”、“舍”、“离”。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断舍离和普通收纳术的不同就在于“舍弃”——通过不买、丢弃,彻底和物品说再见!n3.n不买东西,把东西丢掉,这句话说出来简单,行动却是极其艰难。作者在书中也说自己:n“即便舍得扔东西了,可扔了之后还会再买,买了之后再扔,如此循环往复。这个时候的我,要是与执着收纳术那个时期的我相比的话,其实已经好多了,但却仍然收拾不好东西。这种情况,我大概持续了10年。”
现在社会处于物质丰富的时代,商家通过各种打折赠送的手段,把物品推销出去,比如超市中最常见的“买一赠一”,买一盒牛奶赠送一瓶快过期的牛奶,最后的结果是,两瓶牛奶都没喝完,就过期了!n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人们喜欢贪图便宜,而忘记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家中放满了包装盒、食品袋、赠品、奖品等,总想着有一天会用得上,结果,那一天永远来不了!n我们的家就像个蓄水池,每天物品源源不断流入,而出口却堵塞、生锈,我们在物品的蓄水池中沉溺、挣扎。山下英子不留情面的指出:“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n堆满垃圾和破烂的房间,24小时都在散发废气,影响我们的身体。保持房间的干净和整洁,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4.n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断舍离”呢?其实就是正确考虑自己和物品的关系。以前是把物品放在主要位置,觉得这个物品有纪念意义,或者很贵重,所以要保留!n现在是把自己放在主要位置,看这个物品对自己有没有用,而且一定是“现在”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丢弃,没有用就不要买!n这个过程要反复修行,观察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达到摆脱自己对物品的执念!n山下英子在书籍最后说:“所有的物品归根到底都是我们从神祗、从地球手里借来的。比方说,买土地,买房子,这其实是买到了维护、管理权而已。”
买,就是人类的一厢情愿的错觉。庄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类似的话,他说:n“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东西藏在哪里都有可能丢失,最好的方法就是托付给天下,永远都不会丢失。庄子也好,断舍离也罢,都是在讲述那个最简单、最质朴的道理:n钱财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物品能被你永远占用!n因为人生本来如寄!
最开始听到断舍离还是很多年前,彼时尚年青,嗯…青春的青,十几二十出头的时候,刚开始接触并可自由获取更多的事物,贪念一发不可收拾,比如不断买入的衣服鞋子包包和各种装饰品。这时候你跟我说断舍离,简直是开国际玩笑。日复一日,各种需求品,偶然品,错买品源源不断的进入房间,柜子越来越多,盒子越来越多,房间越来越满,于是热衷于收纳,后来习得一手藏物的收纳法,如断舍离书中所说,只收纳不排泄,是不可能健康的,还让我的生活和习惯越来越多执着的粘合,过去的人事物都不舍得放开,舍弃,哪怕后来搬家换工作也未能让我把对物品的执念放下,把很多东西寄存在了友人及家人处。再接着由于去学习新事物的时候,需要住校几个月军事化管理,东西只能带最简便必须的,那一段时间很忙碌,但是快乐了很多,并没有意识到是空间的问题。今天看完这本《断舍离》的时候我在住院,一点点层层渗入作者山下英子的文字和行动中,我发觉真的舒服很多。作品中关于“物质轴”“空间轴”“自我轴”的解析很妙很实用,通俗易懂而深刻,也正如文中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有“放手、保留、取舍选择”的自由,别人的东西姑且不谈,至少自己的东西要自己做主。很平凡的一句话,你也都懂,可是深思之下别有一番滋味,有些书有某种魔力让你真正的悟道,可能你的生活到了这个阶段,遇见这本书,那就是缘分和转折到了。断舍离讲的也是生活中的新陈代谢,除了我们身边的物品,还有看不见的事物和情感,甚至是整个人生。“终活”是什么呢,就是“现在·这里·自我”,旋螺式的上升,一层带动另一层,层层叠进,最终的目标就是活的愉快。所以我对文中的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进行取舍,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这种说法很是赞同,我想我会去实践,砍掉自己身边那些满满的杂物和过去的执念。不同的时间遇见不同的书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此时转角偶遇《断舍离》我就很美滋滋,里面介绍的方法很实用,就是举个栗子的栗子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但是瑕不掩瑜喔,我认为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希望你也在此书遇见你的“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