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冀中小曲

2018-04-29 06:41:42 百科

冀中小曲

“冀中小曲”是流传在晋州市及冀中平原一带,是一种民间音乐表现形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歌,有的类似曲艺的说唱音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冀中小曲
  • 地理标誌:冀中

简介

冀中小曲”是流传在河北省晋州市及冀中平原一带的一种民间音乐表现形式。晋州市在河北省中南部,西距省会石家庄5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约300公里。
“冀中小曲”有的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歌,有的类似曲艺的说唱音乐。自明清以来,由于地域语言的影响,繁衍出多种形式,如:莲花落、十不闲等,有的发展成地方戏曲,如:丝弦、老调、乱弹、咳嗨腔等。
1949年以前,演唱冀中小曲的多为职业、半职业艺人。这些艺人背着乐器走街串巷,随时随地撂摊演唱。休息时卖些洋针、肥皂以补贴家用。有时也唱堂会。在城市青楼、坤书馆也有艺人以唱小曲儿或落子为生。

演唱方式

“冀中小曲”的演唱方式为自拉(弹)自唱或几个人演唱,晋州市龙头村苑振发和妻子张素花是当地有名的“冀中小曲”艺人,女儿苑小刁幼年即随父学艺。每有庙会常全家出动与同行打对台,很有声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央和地方的专家们曾多次为苑振发先生录音,留下了宝贵的音响资料。1963年着名“冀中小曲”艺人苑振发和女儿苑小刁曾到人民大会堂演唱“冀中小曲”。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人民民众的欢迎,
“冀中小曲”的演唱风格朴实真切、内容丰富,形象的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人间百态。
“冀中小曲”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冀中平原民众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的生动再现。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2006年着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美国纽约的独唱音乐会上,演唱了新改编的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赵孟群同志从1994年开始以“冀中小曲”为素材创作了二胡曲《孟姜女的故事》、京胡曲《人.民.国》、歌曲《长路短歌》、舞蹈音乐《春潮》等作品,并在省市获群星奖等奖项。“冀中小曲”2005年被《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北卷1814-1867页》、《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记载;1985年“当时称晋县民歌的《孟姜女哭长城》”被选入河北师大音乐系的民间音乐教材。
目前,唱曲儿这一行业已经绝迹。徒弟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已经辞世。年轻人学唱“冀中小曲”的越来越少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