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2011年嘉兴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7-05-07 06:32:35 百科

2011年嘉兴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1年,嘉兴市继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开、公平、便民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式,扩大公开範围,强化公开监督,使该项工作在规范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11年嘉兴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时间:2011年
  • 性质:年度报告
  • 锁住单位:嘉兴市政府

概述

2011年,嘉兴市继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开、公平、便民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式,扩大公开範围,强化公开监督,使该项工作在规范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在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积极推进、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政府信息公开主体调整了由分管领导、责任处室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员构成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继续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管委会、嘉兴港区管委会和市级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公开流程。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前审查、责任追究和新闻发布等相关制度,适时调整和完善涉及工作职能调整、机构名称改变的部门(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基本形成了目录规范、编码统一、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面广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嘉信息公开办〔2011〕1号),提出了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重点规范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与格式文本,逐步形成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常态化机制。
(三)提昇平台功能,提高公开效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政府公开平台从建立安全日誌管理系统、互动交流平台、信息传递平台、信息抓取系统、升级编辑器功能、美化后台页面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功能提升,使平台运行更加最佳化,操作更加便捷。通过平台功能的提升,既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四)强化监督考核,提高行政效能。建立日常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并以《督查通报》形式对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进行季度通报,督促市级各部门及时主动公开、更新政府信息,认真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走访指导、信息抽查反馈、信息公开平台实时监督等形式,加强对全市信息公开责任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
(五)加强交流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交流制度,2011年11月3日,由市政府信息公开办组织,在海宁召开了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交流会,交流工作、总结经验、剖析问题、提出下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业务培训方面,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嘉善县利用政府信息公开QQ群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海宁市就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升级后的操作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桐乡市举办了贯彻实施《条例》实务和相关司法解释专题讲座,结合建设、国土、经贸、发改等部门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工作能力。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数量
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503073条,本年度全市共新增157869条,其中市级新增数比上年增长了23.2%。
(二)主动公开的主要内容
2011年,全市各信息公开主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重点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1、管理规范和发展计画
及时公开市、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政府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档案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档案。公开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画,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开了土地徵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档案、补偿标準、安置方案等方面的信息。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公开了社会救助标準、福利事业发展情况、养老福利服务机构收费标準、各类优抚对象抚恤标準;公开了停车、道路修缮、户外广告整治等相关规定;公开了普通中国小建设标準、学生入学条件、教学技术装备标準、中国小课程标準、教育收费标準、招生考试改革工作情况等;公开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认定标準、职业培训(教育)机构资质认定标準、基本养老金申领标準和条件、一次性补充养老金申领条件、工伤认定方法、专业人员招聘岗位、开业指导等方面的信息。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公开了政府财政预算和执行情况以及审计信息;公开了水务、公共运输、重大工程等项目的招标信息、招投标流程、中标结果;公开了2011年重大工程项目计画表以及工程建设管理、建筑建材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公开了市本级及各县(市)政府预算执行审计情况、民生资金审计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集中採购项目目录、政府採购限额标準、採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等方向的信息。
4、政府机构和人事
公开或更新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信息。公开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招录简章等方面的信息。
5、重大决策情况
公开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决策、规定、规划、计画、方案等方向的信息。
(三)公开形式
1.网际网路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中国嘉兴”政府入口网站中的“嘉兴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查阅嘉兴市政府及74个市级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同时,可通过各县(市、区)政府入口网站查阅相关县(市、区)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探索实践,网路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查阅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已基本实现全文检索功能。此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通过各信息公开主体的自有网站查询各类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2.公共查阅(询)点
市及各县(市、区)的图书馆、档案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设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询)点。据统计,全市各公共查阅(询)点,全年通过口头、电话、网路等方式解答谘询次数达到50余万人数。
3.新闻发布会
市及各县(市)全部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2011年,市及各县(市)共举行政府新闻发布会近40场,发布重要信息70余项。
4.其他渠道
在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主渠道公开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政报以及通告栏等形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情况。2011年,我市各公共企事业单位,根据《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通过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平台、政府入口网站部门子网站以及其他各类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开了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製作和产生的各类信息。比如教育系统以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招生管理为主线推行校务公开,向社会公布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準、招生政策、招生计画、招生程式、谘询服务、录取结果、投诉渠道、查处结果等情况。卫生部门下属各大医院均制定了《院务公开实施办法》与《院务公开监督考核管理办法》,严格院务公开的程式,建立院务公开信息的审核、更新、维护制度,通过设立电子触控萤幕、公开栏或其他形式,面向社会主动公开了医疗服务信息、医疗服务价格信息,面向患者主动公开了医疗费用和医疗收费公示清单、门诊每方清单、住院病人每日清单等相关信息。电力部门通过中国电力信息公开网和浙江省电力用户受电工程信息与监管系统、公告公示栏、“95598”热线等,向社会及时公开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情况、停限电等有关信息。供水、供气、公交(含计程车)、通信、园林、银行等单位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重点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办事纪律、投诉渠道等信息内容。2011年,全市各公共企事业单位共公开涉及人民民众利益的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信息72680多条。
(五)乡镇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按照《条例》要求,各县(市、区)所属乡镇(街道)均将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起长效的工作机制。同时,各镇(街道)将乡镇政府信息公开与建设基层服务政府、诚信政府相结合,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确保了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加有序、深入推进。在具体工作中,各镇(街道)按照《条例》规定,重点公开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情况、镇级财政收支和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乡(镇)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计画生育政策情况等方面的各类政府信息。2011年,全市各乡镇(街道)累计新增各类政府信息27159条。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1年,全市各信息公开主体共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254件,有效223 件,无效31 件。从申请渠道看,当面申请17 件,占6.7%;网上提交申请215 件,占84.6%;以信函形式申请22件,占8.7%。从申请内容看,主要涉及政府工作、综合治理、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管理、人事管理、土地管理(含征地拆迁)、城市管理执法、农林水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金融工作等方面。
(二)申请处理情况
在工作中,着力抓好受理、答覆和督办三个环节。一是在市级部门中统一了依申请公开答覆形式,要求各单位受理申请人提出的申请时,必须按照依申请公开受理平台中设定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规范标準格式进行答覆,确保了依申请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二是针对部分单位遇到的一些比较複杂的依申请事项,及时进行协调,开展专题会商,把答覆工作做细做周全。同时,收集部分依申请公开事项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针对性指导。三是实行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答覆系统自动警示制度。设定了提醒功能,受理后10和13个工作日分两次,分别用黄色、橙色进行提示,倒数第二天显示红色,进行警告,确保依申请答覆不出现逾时。2011年,全市受理的223件依申请公开事项中,提供信息169件,不予提供信息54件。54件不予提供信息的,均为“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的範围。对于收到的依申请公开事项,均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了认真处理和较好的解决,从而使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