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始终坚持把农业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大事来抓
基本介绍
- 外文队名:12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情况
(1)公开情况
我委从方便民众知情、办事和监督出发,通过贵州农业信息网、行文、委政务大厅展示和接待、通过新闻媒体、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及时公开政务信息。
一是把贵州省农业信息网作为我委政务公开及信息整合的主要平台,全委对外公开的政务信息都全部在该网站相关栏目上进行了公开,在其他专业网站上公开的内容也基本与该网站连结或同时在该网站上进行公开,实现了农业政务信息的资源共享。
二是通过各种便于公众、职工及相关职能部门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时公开政务信息2112条。
三是做好政务信息公开查阅工作。
(2)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二是健全制度。为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执行《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政务公开实施办法》。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对照《贵州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信息公开指南》,明确规定各项农业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实行对外、对内公开,依公众申请公开相关事项,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和考核评议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三是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视窗工作人员按工作职能履行岗位职责,在工作中做到规范服务用语、热情、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的民众,对视窗办理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谘询民众设定服务台账,进行逐一登记,主动、及时开展服务,并积极协调省农委有关部门、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办理有关事项。“首问责任”视窗运行以来,切实兑现2010年我委就最佳化行政审批流程,实行一站式集中办、简化行政审批程式、推行“限时办结制”等事项对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坚持能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按时限办结;对不需要到实地或现场查验的审批项目,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缩短5个工作日办结。
四是加强监督指导。为强化政务监督,我委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实行领导监督、专门机构监督、民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凡直接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均在报刊、“贵州农业信息网”、“贵州种业信息网”和部门档案上公示,各相关部门指定人员负责受理民众来信来访;农业部门的基本建设、重大投资和政府採购项目的立项和招投标,驻委纪检组、监察室都派人监督,然后将执行结果向有关领导、部门报告,并抄送驻委纪检组、监察室。积极运用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成果,通过民评代表牵线,与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台等媒体建立舆情反馈快速通道,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监督网路。
五是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在公开的内容上,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由简单逐步向全面、深入发展。目前主要公开了部门职责、政策法规、行政审批及程式、农业规划及计画、课题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动态、人事劳资、奖项评定及审核事项等。在政务信息公开的方式上,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各种简便有效的公开载体。对有关政策法规,通过印发档案、发布公告、召开会议、办培训班、上街宣传以及利用报纸、网路、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公开;对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及其办事程式、办事依据、办事机构示意图,通过贵州农业信息网及上墙的形式进行公开;对社会关注的涉农热点信息,及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对有关工作职责、干部任用、奖励评定等,採取上墙和专栏公示进行公开公示。
六是拓宽公开渠道。为充分发挥网际网路作用,向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渠道,我委在贵州农业信息网上设定了网上办事视窗,公示办公地址、办公电话,并在视窗办公场所和网上公布了服务事项,公开视窗服务工作流程。将“网上办事大厅”“实体政务大厅”结合。同时,发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作用,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录入省行政电子监察系统接受监督,并由政务大厅值守人员负责受理和告之两个环节,实现每项业务一个视窗进出,均可追溯,切实避免“体外循环、两头办理”的不规范行为。
依申请公开情况
认真执行《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政务公开实施办法》中明确的,不属于该实施办法规定公开的政务信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该信息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并要求公开的,实行依申请公开制度。主要包括申请查阅项目建设所涉及的资料、申请查阅我委拟定的相关档案及其他可以依申请公开的事项,并对申请的程式、时限及办理责任部门进行了明确规定。2011年,我委未收到政务信息公开申请,无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