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公布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办公室)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谘询受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申请行政複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六部分组成,内容涵盖市府办公室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阳江市人民政府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年份:2008年
- 地区:阳江市
- 属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概述
2008年,市政府办公室在做好自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切实担负起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通过建章立制、完善载体、调研督查等方式,努力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民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推动《条例》在我市全面、正确、有效地贯彻实施。目前,全市5个县(市、区)人民政府、252个县直单位和83个市直单位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公开面达到100%。全市建立政务公开栏794个,办事大厅143个,办事服务中心62个,电子显示屏56个,电子触控萤幕62个,公告牌654个,开通网站37个。
(一)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规范体系。一是转发了省政府办公厅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参考文本》。翻印了省政府办公厅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参考样本》、《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参考样本》、《政府信息公开参考流程》、《政府信息公开标準文书样本》等四个参考文本,要求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依据参考文本,对公开信息进行认真梳理,统一公开标準,规范发布格式,编制和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积极做好主动公开信息网上公开工作。二是参考相关流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机制。三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根据《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在《条例》规定的基础上,会同市保密局、市监察局等单位研究并明确了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式和责任追究办法,指导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三是强化问责制度建设。转发了《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并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开与告知义务过程中,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应当公开的信息不公开的,不依照规定的形式和期限实施公开的,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準确、不真实,或者对行政相对人隐瞒应当提供的政务信息的,对公开的内容应予说明解释而不予说明解释的,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和其他违反政务公开和行政告知有关规定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政府部门应当公开的决策信息未按规定公开的,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的,应当对行政首长问责。四是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对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的政府信息进行清理,编制了《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并在市政府入口网站公布。五是规范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结合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实际,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府工作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融入业务工作之中。此外,还加具贯彻意见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及时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动了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程式化建设。
(二)提高公开载体建设水平。一是提升市政府入口网站服务功能。在最佳化现有栏目的基础上,新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整合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申请流程等信息,开发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公众查询有关信息。二是依託市政府纠风办、阳江电视台和阳江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平台,实现即时收听民众意见并即时反馈,进一步深化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三是依託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公开市直48个单位262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名称、依据、程式和要求,动态公开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五个审批环节,方便民众实时了解办事进展情况。四是通过整合有关资源,充分利用网际网路、数位电视互动栏目和“114”电话语音服务热线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系统,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注重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一是加大指导、协调力度,密切与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相关工作机构的联繫沟通,努力为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有序进行。二是全面检查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编制的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等有关情况,对不符合规范的单位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其按规定完成任务,更有效地向公众提供各种政府信息。截至2008年12月,全市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已完成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公布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市政府办公室主要通过市政府入口网站、《阳江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每天通过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和该大楼外墙上的两个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以及报刊、广播、电视和电话语音平台等方式主动公开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的政府信息。
(一)通过市政府入口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市政府入口网站发布政府信息381条,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1条;政府规章类信息5条;市政府、市府办公室规范性档案类信息54条;市政府部门规范性档案类信息12条;其它类信息309条。公众可通过市政府入口网站的“档案查询”栏目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查阅并全文检索市府办公室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通过《阳江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大型电子显示屏播放)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务公开栏》全年发布政府信息218条,其中,市政府档案18件、市政府办公室30件,廉政建设信息4条,人事任免信息78条,经济运行信息4条,政府採购信息4条,重点工程招标投标信息51条,经营性土地供应信息29条,全文电子化率100%。
(三)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阳江日报》、阳江电视台等市内主要媒体共播发由市政府办公室提供的政府新闻信息112条,其中市政府常务会议新闻信息7条、市政府领导公务活动新闻信息105条。办理市政府领导接受新闻媒体采(专)访12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谘询受理情况
市政府办公室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宗,主要涉及《广东省残疾人扶助办法》在我市实施情况等有关信息,已依法答覆。市政府办公室接受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谘询68人次,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编制、市县相关工作机构电话号码、获取政府信息渠道、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等内容。
四、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
市政府办公室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支出(邮寄费)全部在行政经费中列支,没有收取申请人任何费用。
五、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没有与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有关的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08年,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公开形式的便民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和不足。为此,市政府办公室将採取以下措施积极改进。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建设。研究制定阳江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社会评议办法、责任追究办法,以及政府信息发布协调製度,明确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评议、问责的具体要求,建立完善发布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水平。
(二)加强公开载体建设。加强以市政府入口网站为中心的政府网站群建设,强化政府与网民互动交流,提高网上办事能力,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充分发挥政务公开栏、新闻发布会、国家档案馆、新闻传媒等公开载体的作用,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三)加强监督检查。会同市监察局等有关单位对全市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贯彻落实《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