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确保了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09年赤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类型:统计公报
- 所在地:赤水市
- 时间:2009年
- 战略目标: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竹业强市
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9年,据初步测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96063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736万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50858万元,比上年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93469万元,比上年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5%:50.9%:31.6%,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最佳化。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1356元,比上年增长14.2%。
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730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49884万元,比上年下降0.8%;林业产值16946万元,比上年增长17%;牧业产值19639万元,比上年增长21.1%;渔业产值1684万元,比上年增长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77万元,比上年增长2.5%。
(一)粮食生产获得丰收。2009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7102公顷,比上年增长5.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9243公顷,比上年增长5.5%,其中:夏收粮食种植面积10562公顷,比上年增长14.6%,秋收粮食种植面积18681公顷,比上年增长1%;油料种植面积269公顷,比上年增长3.6%;糖料种植面积175公顷,比上年下降0.8%;菸叶种植面积244公顷,比上年增长1%;药材种植面积607公顷,比上年增长17.9%;蔬菜、瓜类种植面积3454公顷,比上年增长1.7%;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3110公顷,比上年增长6.3%。粮食作物总产量147300吨,比上年下降6%;油料作物产量471吨,比上年下降3.1%(主要农作物分品种产量见附属档案一)。
附属档案一:
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09年 | 比上年±% |
粮食 | 吨 | 147300 | -6.0 |
其中:夏粮 | 吨 | 26027 | 11.1 |
秋粮 | 吨 | 121273 | -9.0 |
其中:稻穀 | 吨 | 71034 | -18.5 |
玉米 | 吨 | 18220 | 6.8 |
小麦 | 吨 | 3220 | 0.8 |
红薯 | 吨 | 27937 | 11.9 |
马铃薯 | 吨 | 19966 | 12.1 |
豆类 | 吨 | 5948 | 3.3 |
高梁 | 吨 | 142 | 314.0 |
其他穀物 | 吨 | 833 | 5.9 |
油料 | 吨 | 471 | -3.1 |
其中:花生 | 吨 | 378 | -2.8 |
油菜籽 | 吨 | 93 | -4.3 |
糖料 | 吨 | 972 | -1.1 |
菸叶 | 吨 | 238 | 2.2 |
药材 | 吨 | 1917 | 13.9 |
蔬菜 | 吨 | 108725 | 5.0 |
(二)2009年,我市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237公顷(其中:竹林面积2100公顷);有林地造林面积596公顷;更新造林31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37049公顷;四旁(零星)植树90802百株。2009年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171公顷,比上年下降16.7%;实有茶园面积113公顷,比上年增长57.6%;果园面积2374公顷,比上年增长1.5%。2009年,木材採伐215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4%;竹材採伐208万根,比上年增长20.5%。油洞籽产量6吨,与上年持平;棕片产量187吨,比上年下降13.4%;竹笋片产量1733吨,比上年增长44.9%;核桃产量16.5吨,比上年下降16.2%;板栗产量121吨,比上年下降30.3%;花椒产量6吨,比上年下降27%;茶叶产量179吨,比上年下降9.2%;水果产量7034吨,比上年增长5.3%。
(三)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2009年,我市肉类产量11711吨,比上年增长13.7%;禽蛋产量2422吨,比上年增长7.6%;生猪存栏132832头,比上年增长2.5%;生猪出栏140598头,比上年增长12.9%(主要畜产品和牲畜存出栏见附属档案二)。
附属档案二:
主要畜产品和牧畜存出栏数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09年 | 比上年±%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1711 | 13.7 |
其中:猪 肉 | 吨 | 10626 | 13.8 |
牛 肉 | 吨 | 65 | 12.0 |
羊 肉 | 吨 | 42 | 98.6 |
家禽肉 | 吨 | 762 | 35.6 |
免肉 | 吨 | 212 | 59.2 |
蜂蜜产量 | 吨 | 48 | 182.0 |
禽蛋产量 | 吨 | 2422 | 7.6 |
年末存栏数 | |||
其中:牛 | 头 | 2934 | 8.3 |
其它大牲畜 | 头 | 497 | -26.5 |
猪 | 头 | 132832 | 2.5 |
羊 | 只 | 3299 | 83.1 |
家禽 | 只 | 326611 | 36.7 |
免 | 只 | 75438 | 1.8 |
当年出栏数 | |||
其中:牛 | 头 | 543 | 12.0 |
猪 | 头 | 140598 | 12.9 |
羊 | 只 | 2768 | 98.6 |
家禽 | 只 | 423421 | 35.6 |
免 | 只 | 132294 | 59.2 |
(四)渔业生产稳定发展。2009年,全市内陆水域养殖面积553公顷,比上年增长3.6%,其中:池塘养殖191公顷,比上年增长9.6%;湖泊养殖5公顷;河沟养殖200公顷,比上年下降3.3%;水库养殖131公顷,比上年下降5.5%;其它养殖26公顷,比上年增长80.5%。稻田养殖面积1922公顷,比上年增长10.9%。水产品总产量1270吨,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内陆水域捕捞211吨,比上年增43.5%;内陆水域养殖1059吨,比上年下降0.6%。
(五)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761吨,比上年增长1.15%;农村用电量1780万千瓦小时,与上年持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922公顷,比上年增长6.57%。
(六)农业机械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1万千瓦,机械耕地4.5万亩,机械灌溉3.8万亩。
(七)竹业发展势头强劲。到2009年末,全市竹林面积达123万亩,其中:楠竹林49万亩,杂竹林74万亩,森林覆盖率76.2%。规模以上竹加工工业企业5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1182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2905万元。
(八)乡镇企业稳定发展。2009年,全市共有乡镇企业9622家,比上年下降0.2%;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7634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实现营业收入806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2552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上交税金9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乡镇企业从业人员67425人,比上年增长6%。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443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9056万元,增长9.4%。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30397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6542万元,比上年增长42.0%;房地产投资完成248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他完成17307万元,比上年下降29.4%。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1808平方米。
工业
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3577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1441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市属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158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6214万元,比上年增长5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11764万元,比上年增长43.3%;资产合计1073818万元,比上年增长3.2%;负债合计679292万元,比上年增长2.4%;利润总额亏损17552万元,比上年下降701.5%。以化工、竹加工、食品加工、电力为主的四大工业体系基本形成(规模工业分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见附属档案三,规模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见附属档案四)。
附属档案三:
规模工业分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行业名称 | 计量单位 | 现价工业 总产值 | 现价工业 增加值 | 比上年±% |
合 计 | 万元 | 373577 | 101441 | 29.5 |
煤炭开採和洗选业 | 万元 | 38604 | 12187 | 46.5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万元 | 22647 | 5018.5 | 115.5 |
饮料製造业 | 万元 | 550 | 355 |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业 | 万元 | 87386 | 18186.5 | 41.7 |
造纸及纸製品业 | 万元 | 59034 | 14602 | 99.5 |
化学原料及化学製品製造业 | 万元 | 138749 | 41532 | 16.5 |
塑胶製品业 | 万元 | 3757 | 1064 | 0.2 |
非金属矿物製品业 | 万元 | 4607 | 1387.5 | 7.2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製造业 | 万元 | 1161 | 518 | -6.6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万元 | 15789 | 6173 | -12.6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万元 | 687 | 117 | -11.1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万元 | 606 | 300.5 | -9.8 |
附表四:
规模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09年 | 比上年±% |
合成氨 | 吨 | 326520 | -6.8 |
尿素(折纯) | 吨 | 262208 | -6.1 |
原煤 | 吨 | 85000 | 4.3 |
水力发电量(全社会) | 万千瓦小时 | 31204 | 9.8 |
自来水 | 万吨 | 275.73 | 6.3 |
竹家具 | 件 | 88755 | -39.1 |
竹地板 | 平方米 | 97229 | -71.9 |
浆板 | 吨 | 61528 | 11.5 |
机製纸及纸板 | 吨 | 48008 | 2691.2 |
电石 | 吨 | 112444 | 32.3 |
复混肥 | 吨 | 19364 | 75.1 |
甲醛 | 吨 | 8690 | -22.5 |
塑胶製品 | 吨 | 1957 | -1.8 |
水泥 | 吨 | 72786 | -23.8 |
粉煤灰砖 | 万块 | 4213 | 39.5 |
片式电感器 | 万只 | 2538 | -11.0 |
压缩天然气 | 万立方米 | 302 | 0.2 |
指接板 | 张 | 694136 | 42.6 |
腌腊製品 | 吨 | 869 | 3.0 |
竹笋系列 | 吨 | 2355 | 9.5 |
商业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2361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限额以上完成10813万元,比上年增长24.3%;限额以下完成71548万元,比上年增长12.9%。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58509万元,比上年增长16.7%;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23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2.0%。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25000万元, 比上年增长23%;接待游客1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年末拥有星级宾馆5家,旅行社3家。
交通、邮电通讯业
交通建设进展顺利,运营能力不断增强,交通条件大大改善。2009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里程达172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87公里;拥有营运客车260辆5497座;拥有营运货车478辆956吨。货物运输量317万吨,货物周转量69565万吨公里;旅客传送量1184万人,旅客周转量25765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 10319万元;年末拥有固定电话39000部,其中:住宅电话33900部;拥有行动电话141500部;拥有国际网际网路用户11007户。
财政和金融
2009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406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64%;全市地方财政支出70952万元,比上年增长20.39%。
金融存贷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8084.92万元,较年初增加52658.4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58731.89万元 ,较年初增加35194.6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83894.5万元,较年初增加48125.12万元。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加强。2009年末,全市拥有普通中学18所,教职工数973人,在校学生14468人;国小57所,教学点67个,教职工数1486人,在校学生20583人;幼稚园35所,教职工数217人,在园幼儿人数6260人。2009年,全市普通中学招生5183人,毕业4267人;国小招生3319人,毕业4051人;国小适龄儿童入学率99.21%。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2009年,全市申请专利17件;有科技活动的单位7家,开展科技项目21个。
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民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2009年,全市举办市区演出活动20余场、送文化下乡及指导乡镇文艺演出30余场,举办摄影书画展4次。举办体育活动、竞赛15次,参加人员达2.5万余人次。2009年末,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56.9%和75.5%。
卫生事业持续增长。2009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2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17个,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站1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673张,其中:医院床位476张,卫生院床位197张;卫生机构人员数852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690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21876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6.4%。
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範围逐年扩大,城乡贫困人口得到社会更多救助和关注。2009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9081人,比上年增加1416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8506人,比上年增加2168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730人,比上年增加37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058人,比上年增加1507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320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2009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5所,拥有床位240张。
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新增就业岗位2990人,解决74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30人。
人口、计画生育
人口规模有序发展。2009年年末全市总户数96752户,总人口301780人,比上年增加1417人,其中:农业人口229347人,非农业人口72433人。
2009年半年常住人口26.07万人,半年常住平均人口26.07万人;一年常住人口31.99万人,一年常住平均人口31.91万人。
人口与计画生育主要指标完成较好,做到人口、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计画生育率达96.3%,计生出生率10.8‰,计生死亡率5.42‰,计生自然增长率5.38‰,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
随着全市经济总量的增加,综合实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2009年,城镇化率达39.66%,比上年同期提高0.47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67元,比上年增加622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3997元,比上年增加397元,增长11%;在岗职工劳动报酬总额53375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23874元,比上年增长11%。
注:1、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半年常住平均人口计算。
2、人口数为公安年报数。
3、计生出生率、计生死亡率、计生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常住人口指标系遵义反馈各县(市、区)数据。
4、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据以《赤水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9年》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