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程保护技术》是2014年8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炼、冯洪臣。
基本介绍
- 书名:管道工程保护技术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234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张炼、冯洪臣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22202860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系列之一,是丛书中实用性比较强的图书。管道的防护必须从设计、选材、製造、施工、监理、验收、维护和运行管理各个环节把关,做到防腐层和阴极保护同时达标、同时投产,长期检查维护,使管道的防护工作达到安全、可靠、经济、耐久。本书从管道防腐蚀技术人员的需要出发,分上下两篇,分别就管道防腐蚀涂层和阴极保护技术进行介绍。
1 管道腐蚀行业老工程师毕生的经验总结,无论是管道防护选材、设计和施工,都能从书中得到相应的指导。
2 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的系列图书之一,图书质量要求严格。
2 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的系列图书之一,图书质量要求严格。
作者简介
张炼,廊坊市东化防腐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毕生从事防腐专业工作,长期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早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曾担任石油部管道科学研究院环氧煤沥青管道防腐涂料产品的研製项目负责人,已获14项国家专利.
图书目录
上篇管道防腐层
第1章管道及防腐层发展史
参考文献/005
第2章管道材质分类
2.1钢质管道/006
2.2铸铁管道/006
2.3混凝土管道/007
2.4合成材料管道/007
2.5保温管道/008
2.6其他类型管道/008
第3章钢质管道外壁腐蚀及防腐层
3.1埋地管道/010
3.1.1外腐蚀环境/010
3.1.2外腐蚀等级/013
3.1.3外防腐层要求/013
3.1.4外防腐层种类/019
3.1.5外防腐层的选择与设计/020
3.2架空管道/022
3.2.1架空管道腐蚀环境/022
3.2.2架空管道外腐蚀等级/022
3.2.3架空管道外防腐层要求/023
3.2.4架空管道外防腐层结构/024
3.3地沟敷设管道/025
3.3.1地沟敷设外腐蚀环境/025
3.3.2地沟敷设外腐蚀等级及结构/025
3.4水下管道/026
3.4.1水下腐蚀环境/026
3.4.2水下腐蚀等级/026
3.4.3水下防腐层要求/027
3.4.4水下防腐层种类与标準/027
参考文献/027
第4章钢质管道内壁腐蚀与防腐层
4.1常温普通水管道内防腐层/028
4.1.1内腐蚀环境/028
4.1.2内腐蚀等级/028
4.1.3内防腐层要求/029
4.1.4内防腐层的种类与标準/029
4.2含油热水管道内防腐层/034
参考文献/035
第5章铸铁管道内外腐蚀与防腐层
5.1铸铁管道外腐蚀环境/036
5.2铸铁管道外腐蚀等级/036
5.3铸铁管道外防腐层要求/037
5.4铸铁管道外防腐层种类及标準/037
5.5铸铁管道外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37
5.6铸铁管道内壁腐蚀与防腐层/038
第6章混凝土管道内外腐蚀与防腐层
6.1内外腐蚀环境/039
6.2钢筋混凝土管内外腐蚀等级/041
6.3内外防腐层要求/042
6.4内外防腐层种类与标準/042
6.4.1内外防腐层种类/042
6.4.2内外防腐层等级和结构/044
第7章管道防腐层施工技术与标準
7.1表面处理/047
7.2石油沥青防腐层/048
7.2.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49
7.2.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49
7.2.3防腐层原材料/050
7.2.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52
7.2.5质量检查/054
7.2.6防腐层补伤、补口/055
7.2.7防腐层评价/056
7.2.8小结/057
7.3煤沥青防腐层/058
7.3.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58
7.3.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59
7.3.3防腐层原材料/060
7.3.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62
7.3.5质量检查/064
7.3.6防腐层补伤、补口/065
7.3.7防腐层评价/065
7.4挤压聚乙烯防腐层/066
7.4.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66
7.4.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67
7.4.3防腐层原材料/067
7.4.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70
7.4.5质量检查/071
7.4.6防腐层性能/072
7.4.7防腐层补伤、补口/072
7.4.8防腐层评价/076
7.5环氧煤沥青防腐层/076
7.5.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77
7.5.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78
7.5.3防腐层原材料/079
7.5.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81
7.5.5质量检查/082
7.5.6防腐层补伤、补口/083
7.5.7防腐层评价/083
7.6环氧煤沥青冷缠带防腐层/086
7.6.1防腐层原材料/087
7.6.2防腐层施工工艺/088
7.6.3防腐层施工控制要点/089
7.6.4防腐层补伤、补口/089
7.6.5防腐层评价/089
7.7聚氨酯涂料防腐层/090
7.7.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91
7.7.2防腐层厚度/091
7.7.3涂料和防腐层性能/092
7.7.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92
7.7.5防腐层质量检查/092
7.7.6防腐层补伤、补口/094
7.7.7防腐层评价/094
7.8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095
7.8.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95
7.8.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96
7.8.3防腐层原材料/096
7.8.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100
7.8.5质量检查/101
7.8.6防腐层补伤、补口/101
7.8.7防腐层评价/101
7.9聚乙烯胶黏带防腐层/102
7.9.1施工工艺流程及说明/102
7.9.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103
7.9.3防腐层原材料/103
7.9.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105
7.9.5质量检查/105
7.9.6防腐层补伤、补口/106
7.9.7防腐层评价/106
7.10液体环氧涂料防腐层/107
7.10.1防腐层的涂料体系/109
7.10.2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116
7.10.3防腐层等级与标準/118
7.10.4防腐层施工控制要点/118
7.10.5质量检查/118
7.10.6防腐层补伤、补口/119
7.10.7小结/119
7.11管道内补口施工技术/119
7.11.1半机械化补口/120
7.11.2自动补口机补口/120
参考文献/122
附录上篇所引用的相关标準目录/123
下篇管道阴极保护
第8章阴极保护原理
8.1阴极保护髮展历史/126
8.2电化学腐蚀电池/127
8.2.1金属的电极电位/127
8.2.2电化学腐蚀电池的组成/128
8.2.3活性极化和浓度极化/128
8.2.4电流的流动方向/129
8.3阳极电化学反应/130
8.3.1阳极电化学反应/130
8.3.2阴极电化学反应/131
8.4法拉第定律/131
8.5影响阴极保护效果的因素/132
参考文献/134
第9章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9.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原理/135
9.2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套用/135
9.2.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套用场合/135
9.2.2使用牺牲阳极注意事项/136
9.3镁牺牲阳极/137
9.3.1镁阳极的套用/137
9.3.2镁阳极消耗量计算/139
9.4锌牺牲阳极/139
9.4.1锌阳极的套用/139
9.4.2锌阳极消耗量计算/141
9.5铝牺牲阳极/141
9.5.1铝阳极的套用/141
9.5.2铝阳极用量计算/143
9.5.3铝阳极电容量与表面电流密度的关係/143
9.5.4牺牲阳极与电解液的电阻/144
9.6带状阳极/144
9.7回填料/146
第10章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10.1外加电流阴极保护/147
10.2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特点/147
10.2.1优点/147
10.2.2缺点/148
10.3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电源/148
10.3.1电源类型/148
10.3.2恆电位仪一般规定/149
10.3.3恆电位仪基本要求/149
10.4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阳极/150
10.4.1对阳极材料的要求/150
10.4.2废钢阳极/150
10.4.3石墨阳极/150
10.4.4高硅铸铁阳极/151
10.4.5铂阳极/152
10.4.6聚合物线型阳极/152
10.4.7混合金属氧化物线型阳极/153
10.4.8混合金属氧化物阳极/153
10.4.9网状阳极/154
10.5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回填料/155
10.5.1阳极地床焦炭填料的作用/155
10.5.2对填料的要求/155
10.5.3焦炭回填料的来源/156
参考文献/156
第11章杂散电流腐蚀干扰及排除
11.1杂散电流腐蚀干扰的分类/157
11.2静态直流腐蚀干扰/158
11.2.1阴极保护电流流动的途径/158
11.2.2阳极电压场/158
11.2.3阴极电压场/160
11.2.4管道经过阳极、阴极电压场/160
11.2.5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性质/160
11.2.6电流排放区的化学反应/161
11.2.7直流杂散电流的检测/161
11.2.8直流杂散电流的排除/163
11.2.9排流效果的评定/166
11.3动态直流腐蚀干扰/166
11.3.1动态直流杂散电流的检测/167
11.3.2在动态杂散电流干扰下如何判断阴极保护的有效性/168
11.3.3动态直流杂散电流的排除/168
11.3.4排流效果的评定/171
11.4直流输电系统腐蚀干扰/171
11.4.1直流输电线路干扰的特点/171
11.4.2直流输电线路干扰的排除/172
11.4.3直流输电线路引起的阴极保护设备损毁/172
11.5交流腐蚀干扰/172
11.5.1电容型干扰/173
11.5.2传导型干扰/173
11.5.3电感型交流干扰/175
参考文献/179
第12章阴极保护设施及安装程式
12.1块状牺牲阳极系统的安装/180
12.1.1牺牲阳极安装位置/180
12.1.2牺牲阳极安装程式/181
12.2带状阳极安装/181
12.2.1锌阳极带安装位置/181
12.2.2锌阳极带安装程式/181
12.3阴极保护电源设备安装/182
12.3.1恆电位仪的安装位置/182
12.3.2电缆性质的判断/182
12.4浅埋阳极地床安装/183
12.4.1阳极地床的安装位置/183
12.4.2阳极地床的安装程式/183
12.5连线电缆的敷设/183
12.6长效硫酸铜参比电极/184
12.7纯锌参比电极/184
12.8整体式绝缘接头/185
12.8.1绝缘接头的构造/185
12.8.2绝缘接头技术指标/185
12.8.3绝缘接头非保护侧的腐蚀及预防/186
12.9电位测量极化探头及参比管/188
12.9.1极化探头的套用/188
12.9.2极化探头的构造/188
12.9.3极化探头的安装/188
12.10聚碳酸酯测试桩/189
12.11防爆火花间隙/189
12.12铝热焊接操作步骤/190
12.12.1铝热焊焊接程式/190
12.12.2注意事项/191
12.13直流去耦合器/191
12.13.1直流去耦合器的用途/191
12.13.2直流去耦合器的工作原理/191
参考文献/192
第13章阴极保护指标
13.1参比电极电位/193
13.1.1对参比电极的要求/193
13.1.2其他电极相对于氢电极的电位/193
13.2管地电位中的IR降/194
13.2.1IR降的产生/194
13.2.2IR降的消除/194
13.3埋地管道阴极保护判断準则/195
13.3.1NACESP0169—2007的规定/196
13.3.2GB/T21448—200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的规定/196
13.3.3通电电位判断指标/197
13.3.4管地电位正负交变时的判断指标/197
参考文献/198
第14章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技术
14.1测量仪器/199
14.2电位极性/199
14.3自然电位的测量/200
14.4通电电位的测量/200
14.5断电电位的测量/201
14.6近间距电位测量/201
14.6.1适用範围/201
14.6.2测量步骤/202
14.7牺牲阳极开路电位测量/202
14.8极化探头电位测量/203
14.9牺牲阳极输出电流测量/205
14.9.1标準电阻法/205
14.9.2直测法/205
14.10绝缘接头性能测量/206
14.10.1兆欧表法/206
14.10.2电位法/207
14.11结构接地电阻测量/207
14.11.1长接地体接地电阻/207
14.11.2短接地体接地电阻/208
14.12土壤电阻率测量/209
14.12.1等距法/209
14.12.2不等距法/210
14.13直流地电位梯度法/211
14.14音频检漏法/211
14.15防腐层PCM测量/212
14.15.1检测原理/212
14.15.2检测内容/212
14.16牺牲阳极及防腐层漏点的区分/212
14.17防腐层电阻率的测量/213
14.17.1测量原理/213
14.17.2防腐层电阻率测量举例/213
14.18结构对地电阻的计算/214
14.18.1对地电阻的计算/214
14.18.2计算举例/215
参考文献/215
第15章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及维护
15.1阴极保护站的日常维护管理/216
15.1.1阴极保护设施的日常维护/216
15.1.2恆电位仪的维护/216
15.1.3保护率/217
15.1.4运行率/217
15.1.5恆电位仪故障排除/217
15.2管道沿线阴极保护设施的维护/217
15.2.1测试桩的维护/217
15.2.2套管穿越的维护/218
15.2.3管道与接地网短路/218
15.3阴极保护系统日常测量/219
15.3.1日常设施检查内容/219
15.3.2测量结果分析/219
15.4防腐层完整性检测/220
15.4.1防腐层外检测内容/220
15.4.2防腐层检测方法/220
15.4.3防腐层绝缘等级划分/221
15.4.4防腐层缺陷点修补排序原则/222
15.5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222
15.5.1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内容/222
15.5.2测量结果的分析/223
15.6杂散电流干扰检测/223
15.6.1杂散电流干扰检测内容/223
15.6.2受杂散电流干扰时阴极保护有效性判断指标/224
15.7各国规范对阴极保护系统检测周期的规定/224
15.8阴极保护资料管理/225
15.9阴极保护系统维护中的安全问题/225
参考文献/226
索引/227
第1章管道及防腐层发展史
参考文献/005
第2章管道材质分类
2.1钢质管道/006
2.2铸铁管道/006
2.3混凝土管道/007
2.4合成材料管道/007
2.5保温管道/008
2.6其他类型管道/008
第3章钢质管道外壁腐蚀及防腐层
3.1埋地管道/010
3.1.1外腐蚀环境/010
3.1.2外腐蚀等级/013
3.1.3外防腐层要求/013
3.1.4外防腐层种类/019
3.1.5外防腐层的选择与设计/020
3.2架空管道/022
3.2.1架空管道腐蚀环境/022
3.2.2架空管道外腐蚀等级/022
3.2.3架空管道外防腐层要求/023
3.2.4架空管道外防腐层结构/024
3.3地沟敷设管道/025
3.3.1地沟敷设外腐蚀环境/025
3.3.2地沟敷设外腐蚀等级及结构/025
3.4水下管道/026
3.4.1水下腐蚀环境/026
3.4.2水下腐蚀等级/026
3.4.3水下防腐层要求/027
3.4.4水下防腐层种类与标準/027
参考文献/027
第4章钢质管道内壁腐蚀与防腐层
4.1常温普通水管道内防腐层/028
4.1.1内腐蚀环境/028
4.1.2内腐蚀等级/028
4.1.3内防腐层要求/029
4.1.4内防腐层的种类与标準/029
4.2含油热水管道内防腐层/034
参考文献/035
第5章铸铁管道内外腐蚀与防腐层
5.1铸铁管道外腐蚀环境/036
5.2铸铁管道外腐蚀等级/036
5.3铸铁管道外防腐层要求/037
5.4铸铁管道外防腐层种类及标準/037
5.5铸铁管道外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37
5.6铸铁管道内壁腐蚀与防腐层/038
第6章混凝土管道内外腐蚀与防腐层
6.1内外腐蚀环境/039
6.2钢筋混凝土管内外腐蚀等级/041
6.3内外防腐层要求/042
6.4内外防腐层种类与标準/042
6.4.1内外防腐层种类/042
6.4.2内外防腐层等级和结构/044
第7章管道防腐层施工技术与标準
7.1表面处理/047
7.2石油沥青防腐层/048
7.2.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49
7.2.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49
7.2.3防腐层原材料/050
7.2.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52
7.2.5质量检查/054
7.2.6防腐层补伤、补口/055
7.2.7防腐层评价/056
7.2.8小结/057
7.3煤沥青防腐层/058
7.3.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58
7.3.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59
7.3.3防腐层原材料/060
7.3.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62
7.3.5质量检查/064
7.3.6防腐层补伤、补口/065
7.3.7防腐层评价/065
7.4挤压聚乙烯防腐层/066
7.4.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66
7.4.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67
7.4.3防腐层原材料/067
7.4.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70
7.4.5质量检查/071
7.4.6防腐层性能/072
7.4.7防腐层补伤、补口/072
7.4.8防腐层评价/076
7.5环氧煤沥青防腐层/076
7.5.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77
7.5.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78
7.5.3防腐层原材料/079
7.5.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81
7.5.5质量检查/082
7.5.6防腐层补伤、补口/083
7.5.7防腐层评价/083
7.6环氧煤沥青冷缠带防腐层/086
7.6.1防腐层原材料/087
7.6.2防腐层施工工艺/088
7.6.3防腐层施工控制要点/089
7.6.4防腐层补伤、补口/089
7.6.5防腐层评价/089
7.7聚氨酯涂料防腐层/090
7.7.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91
7.7.2防腐层厚度/091
7.7.3涂料和防腐层性能/092
7.7.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092
7.7.5防腐层质量检查/092
7.7.6防腐层补伤、补口/094
7.7.7防腐层评价/094
7.8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095
7.8.1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095
7.8.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096
7.8.3防腐层原材料/096
7.8.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100
7.8.5质量检查/101
7.8.6防腐层补伤、补口/101
7.8.7防腐层评价/101
7.9聚乙烯胶黏带防腐层/102
7.9.1施工工艺流程及说明/102
7.9.2防腐层等级及结构/103
7.9.3防腐层原材料/103
7.9.4防腐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105
7.9.5质量检查/105
7.9.6防腐层补伤、补口/106
7.9.7防腐层评价/106
7.10液体环氧涂料防腐层/107
7.10.1防腐层的涂料体系/109
7.10.2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116
7.10.3防腐层等级与标準/118
7.10.4防腐层施工控制要点/118
7.10.5质量检查/118
7.10.6防腐层补伤、补口/119
7.10.7小结/119
7.11管道内补口施工技术/119
7.11.1半机械化补口/120
7.11.2自动补口机补口/120
参考文献/122
附录上篇所引用的相关标準目录/123
下篇管道阴极保护
第8章阴极保护原理
8.1阴极保护髮展历史/126
8.2电化学腐蚀电池/127
8.2.1金属的电极电位/127
8.2.2电化学腐蚀电池的组成/128
8.2.3活性极化和浓度极化/128
8.2.4电流的流动方向/129
8.3阳极电化学反应/130
8.3.1阳极电化学反应/130
8.3.2阴极电化学反应/131
8.4法拉第定律/131
8.5影响阴极保护效果的因素/132
参考文献/134
第9章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9.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原理/135
9.2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套用/135
9.2.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套用场合/135
9.2.2使用牺牲阳极注意事项/136
9.3镁牺牲阳极/137
9.3.1镁阳极的套用/137
9.3.2镁阳极消耗量计算/139
9.4锌牺牲阳极/139
9.4.1锌阳极的套用/139
9.4.2锌阳极消耗量计算/141
9.5铝牺牲阳极/141
9.5.1铝阳极的套用/141
9.5.2铝阳极用量计算/143
9.5.3铝阳极电容量与表面电流密度的关係/143
9.5.4牺牲阳极与电解液的电阻/144
9.6带状阳极/144
9.7回填料/146
第10章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10.1外加电流阴极保护/147
10.2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特点/147
10.2.1优点/147
10.2.2缺点/148
10.3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电源/148
10.3.1电源类型/148
10.3.2恆电位仪一般规定/149
10.3.3恆电位仪基本要求/149
10.4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阳极/150
10.4.1对阳极材料的要求/150
10.4.2废钢阳极/150
10.4.3石墨阳极/150
10.4.4高硅铸铁阳极/151
10.4.5铂阳极/152
10.4.6聚合物线型阳极/152
10.4.7混合金属氧化物线型阳极/153
10.4.8混合金属氧化物阳极/153
10.4.9网状阳极/154
10.5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回填料/155
10.5.1阳极地床焦炭填料的作用/155
10.5.2对填料的要求/155
10.5.3焦炭回填料的来源/156
参考文献/156
第11章杂散电流腐蚀干扰及排除
11.1杂散电流腐蚀干扰的分类/157
11.2静态直流腐蚀干扰/158
11.2.1阴极保护电流流动的途径/158
11.2.2阳极电压场/158
11.2.3阴极电压场/160
11.2.4管道经过阳极、阴极电压场/160
11.2.5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性质/160
11.2.6电流排放区的化学反应/161
11.2.7直流杂散电流的检测/161
11.2.8直流杂散电流的排除/163
11.2.9排流效果的评定/166
11.3动态直流腐蚀干扰/166
11.3.1动态直流杂散电流的检测/167
11.3.2在动态杂散电流干扰下如何判断阴极保护的有效性/168
11.3.3动态直流杂散电流的排除/168
11.3.4排流效果的评定/171
11.4直流输电系统腐蚀干扰/171
11.4.1直流输电线路干扰的特点/171
11.4.2直流输电线路干扰的排除/172
11.4.3直流输电线路引起的阴极保护设备损毁/172
11.5交流腐蚀干扰/172
11.5.1电容型干扰/173
11.5.2传导型干扰/173
11.5.3电感型交流干扰/175
参考文献/179
第12章阴极保护设施及安装程式
12.1块状牺牲阳极系统的安装/180
12.1.1牺牲阳极安装位置/180
12.1.2牺牲阳极安装程式/181
12.2带状阳极安装/181
12.2.1锌阳极带安装位置/181
12.2.2锌阳极带安装程式/181
12.3阴极保护电源设备安装/182
12.3.1恆电位仪的安装位置/182
12.3.2电缆性质的判断/182
12.4浅埋阳极地床安装/183
12.4.1阳极地床的安装位置/183
12.4.2阳极地床的安装程式/183
12.5连线电缆的敷设/183
12.6长效硫酸铜参比电极/184
12.7纯锌参比电极/184
12.8整体式绝缘接头/185
12.8.1绝缘接头的构造/185
12.8.2绝缘接头技术指标/185
12.8.3绝缘接头非保护侧的腐蚀及预防/186
12.9电位测量极化探头及参比管/188
12.9.1极化探头的套用/188
12.9.2极化探头的构造/188
12.9.3极化探头的安装/188
12.10聚碳酸酯测试桩/189
12.11防爆火花间隙/189
12.12铝热焊接操作步骤/190
12.12.1铝热焊焊接程式/190
12.12.2注意事项/191
12.13直流去耦合器/191
12.13.1直流去耦合器的用途/191
12.13.2直流去耦合器的工作原理/191
参考文献/192
第13章阴极保护指标
13.1参比电极电位/193
13.1.1对参比电极的要求/193
13.1.2其他电极相对于氢电极的电位/193
13.2管地电位中的IR降/194
13.2.1IR降的产生/194
13.2.2IR降的消除/194
13.3埋地管道阴极保护判断準则/195
13.3.1NACESP0169—2007的规定/196
13.3.2GB/T21448—200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的规定/196
13.3.3通电电位判断指标/197
13.3.4管地电位正负交变时的判断指标/197
参考文献/198
第14章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技术
14.1测量仪器/199
14.2电位极性/199
14.3自然电位的测量/200
14.4通电电位的测量/200
14.5断电电位的测量/201
14.6近间距电位测量/201
14.6.1适用範围/201
14.6.2测量步骤/202
14.7牺牲阳极开路电位测量/202
14.8极化探头电位测量/203
14.9牺牲阳极输出电流测量/205
14.9.1标準电阻法/205
14.9.2直测法/205
14.10绝缘接头性能测量/206
14.10.1兆欧表法/206
14.10.2电位法/207
14.11结构接地电阻测量/207
14.11.1长接地体接地电阻/207
14.11.2短接地体接地电阻/208
14.12土壤电阻率测量/209
14.12.1等距法/209
14.12.2不等距法/210
14.13直流地电位梯度法/211
14.14音频检漏法/211
14.15防腐层PCM测量/212
14.15.1检测原理/212
14.15.2检测内容/212
14.16牺牲阳极及防腐层漏点的区分/212
14.17防腐层电阻率的测量/213
14.17.1测量原理/213
14.17.2防腐层电阻率测量举例/213
14.18结构对地电阻的计算/214
14.18.1对地电阻的计算/214
14.18.2计算举例/215
参考文献/215
第15章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及维护
15.1阴极保护站的日常维护管理/216
15.1.1阴极保护设施的日常维护/216
15.1.2恆电位仪的维护/216
15.1.3保护率/217
15.1.4运行率/217
15.1.5恆电位仪故障排除/217
15.2管道沿线阴极保护设施的维护/217
15.2.1测试桩的维护/217
15.2.2套管穿越的维护/218
15.2.3管道与接地网短路/218
15.3阴极保护系统日常测量/219
15.3.1日常设施检查内容/219
15.3.2测量结果分析/219
15.4防腐层完整性检测/220
15.4.1防腐层外检测内容/220
15.4.2防腐层检测方法/220
15.4.3防腐层绝缘等级划分/221
15.4.4防腐层缺陷点修补排序原则/222
15.5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222
15.5.1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内容/222
15.5.2测量结果的分析/223
15.6杂散电流干扰检测/223
15.6.1杂散电流干扰检测内容/223
15.6.2受杂散电流干扰时阴极保护有效性判断指标/224
15.7各国规范对阴极保护系统检测周期的规定/224
15.8阴极保护资料管理/225
15.9阴极保护系统维护中的安全问题/225
参考文献/226
索引/227
序言
在远古人类处于採猎时代,依赖自然,听天由命;公元前一万年开始,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五千多年前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多年前进入铁器时代,出现了农业文明,他们砍伐森林、种植稻麦、驯养猪狗,改造自然,进入农牧经济时代。18世纪,发明蒸汽机车、轮船、汽车、飞机,先进的人类追求奢侈的生活、贪婪地挖掘地球、疯狂地掠夺资源、严重地污染环境,美其名曰人类征服自然,而实际是破坏自然,从地区性的伤害发展到全球性的灾难,人类发现在无休止、不理智、不文明地追求享受的同时在给自己挖掘坟墓。
人类终于惊醒了,1987年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确定人类应该保护环境、善待自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表达了人类应该清醒地、理智地、文明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係的大问题,指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係,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这实际上是涉及到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如何既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又不被破坏、不被毁灭这样的大问题;涉及到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的不断恶化;涉及矿产资源的不断耗竭、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不断耗费、水力资源的污染、土地资源的破坏、空气品质的不断恶化等重大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材料是关键,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誌和里程碑,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先导、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如果不断发现新矿藏,不断研究出新材料,不断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不断实施材料的再製造、再循环、再利用,那幺这根支柱是牢靠的、坚强的、是能够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
在我国,已经积累了许许多多预防和控制材料提前失效(其因素主要是腐蚀、摩擦磨损磨蚀、疲劳与腐蚀疲劳)的理论、原则、技术和措施,需要汇总和提供套用,《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以多个专题力求解决这一课题项目。有一部分专题阐述了材料失效原理和过程,另一部分涉及工程领域,结合我国已积累的材料失效的案例和经验,更深入系统地阐述预防和控制材料提前失效的理论、原则、技术和措施。丛书总编辑委员会前后花费五年的时间,将分散在全国各个研究院所、工厂、院校的研究成果经过精心分析研究、汇聚成一套系列丛书,这是一项研究成果、是一套高级科普丛书、是一套继续教育实用教材。希望对我国各个工业部门的设计、製造、使用、维护、维修和管理人员会有所启示、有所参考、有所贡献;希望对提高全民素质有所裨益、对国家各级公务员有所参考。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製造业由大变强,材料的合理选择和使用,以达到装备的高精度、长寿命、低成本的目的,这一趋势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师昌绪
人类终于惊醒了,1987年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确定人类应该保护环境、善待自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表达了人类应该清醒地、理智地、文明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係的大问题,指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係,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这实际上是涉及到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如何既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又不被破坏、不被毁灭这样的大问题;涉及到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的不断恶化;涉及矿产资源的不断耗竭、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不断耗费、水力资源的污染、土地资源的破坏、空气品质的不断恶化等重大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材料是关键,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誌和里程碑,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先导、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如果不断发现新矿藏,不断研究出新材料,不断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不断实施材料的再製造、再循环、再利用,那幺这根支柱是牢靠的、坚强的、是能够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
在我国,已经积累了许许多多预防和控制材料提前失效(其因素主要是腐蚀、摩擦磨损磨蚀、疲劳与腐蚀疲劳)的理论、原则、技术和措施,需要汇总和提供套用,《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以多个专题力求解决这一课题项目。有一部分专题阐述了材料失效原理和过程,另一部分涉及工程领域,结合我国已积累的材料失效的案例和经验,更深入系统地阐述预防和控制材料提前失效的理论、原则、技术和措施。丛书总编辑委员会前后花费五年的时间,将分散在全国各个研究院所、工厂、院校的研究成果经过精心分析研究、汇聚成一套系列丛书,这是一项研究成果、是一套高级科普丛书、是一套继续教育实用教材。希望对我国各个工业部门的设计、製造、使用、维护、维修和管理人员会有所启示、有所参考、有所贡献;希望对提高全民素质有所裨益、对国家各级公务员有所参考。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製造业由大变强,材料的合理选择和使用,以达到装备的高精度、长寿命、低成本的目的,这一趋势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师昌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