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工作实务手册》是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图书。该书适于工程施工测量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及监理工程师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的参考用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测量员工作实务手册
-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 丛书名:建筑工程十大员工作实务系列手册
- 平装:29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16
- ISBN: 7811134977, 9787811134971
- 条形码: 9787811134971
- 尺寸: 25.7 x 18 x 1 cm
- 重量:431 g
内容简介
《测量员工作实务手册》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和测量误差、水準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套用、地籍测量、建筑施工测量、房产测量、线路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建筑施工测量数据管理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一、建筑工程测量发展史与现状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作用和任务
第二节 测量工作概述
一、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式
二、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测量员岗位职责
第三节 地麵点位确定
一、确定地麵点位的原理
二、确定地麵点位的方法
三、确定地麵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
四、确定地麵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四节 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
一、平面代替曲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
二、平面代替曲面所产生的高程误差
第二章 测量误差
第一节 测量误差基础知识
一、测量误差的来源
二、测量误差的分类
三、偶然误差的特性
第二节 衡量精度的指标
一、中误差
二、相对误差
三、容许误差
四、平均误差
第三节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一、算术平均值
二、观测值的中误差
三、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第四节 误差传播定律
一、线性函式
二、非线性函式
第五节 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一、权
二、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第三章 水準测量
第一节 水準测量原理
一、高差法测量原理
二、仪高法测量原理
三、複合水準测量原理
第二节 水準测量仪器和工具
一、水準测量仪器与工具的基本要求
二、DS3型微倾水準仪
三、精密水準仪
四、电子水準仪
五、水準尺和尺垫
第三节 水準仪的使用
一、水準仪的基本操作
二、精密水準仪的使用
三、电子水準仪的使用
四、水準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水準测量方法
一、水準点
二、水準测量的方法
三、水準测量成果计算
四、水準测量注意事项
第五节 水準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水準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二、水準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节 水準测量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一、水準测量误差的来源
二、水準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角度测量
第一节 角度测量原理
一、水平角测量原理
二、竖直角测量原理
第二节 角度测量的仪器设备
一、光学经纬仪
二、电子经纬仪
第三节 经纬仪的使用
一、对中
二、整平
三、目标照準
四、读数
第四节 水平角观测
一、测回法
二、方向观测法
三、左、右角观测法
四、角度观测注意事项
五、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
第五节 竖直角观测
一、竖直度盘的构造
二、竖直角的观测
三、竖盘指标差
四、竖直角的计算
五、竖直角的套用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一、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二、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五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一节 距离测量
一、钢尺量距
二、视距测量
三、电磁波测距
第二节 直线定向
一、标準方向线
二、方位角
三、正、反坐标方位角
四、象限角
五、直线定向方法
第三节 坐标正、反算
一、坐标正算
二、坐标反算
第四节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一、电子速测仪的分类
二、全站仪的主要特点
三、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四、全站仪的构造
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一、平面控制测量
二、高程控制测量
三、小区域平面控制网测量
第二节 导线测量
一、导线布设形式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三节 交会法测量
一、前方交会
二、后方交会
第四节 高程控制测量
一、图根水準测量
二、三角高程测量
第五节 三、四等水準测量
一、主要技术要求
二、观测程式
三、测站计算与校核
四、成果计算与校核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套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测绘
一、地形图的概念
二、地形图和比例尺
三、地物、地貌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
四、测图前的準备工作
五、经纬仪测绘法
……
第八章 地籍测量
第九章 建筑施工测量
第十章 房产测量
第十一章 线路测量
第十二章 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第十三章 建筑施工测量数据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