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严阵以待

2017-04-17 11:50:58 百科
严阵以待

严阵以待

严阵以待,成语,意思是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来犯的敌人。形容做好完全的準备工作。出自《资治通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严阵以待
  • 外文名:be on the alert and combat-ready
  • 拼音:yán zhèn yǐ dài
  • 近义词: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 反义词: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 体裁:成语
  • :褒义
  • 原出处:《资治通鉴》

解释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待:等待。指做好充分战斗準备,等待着敌人。

出处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词语辨析

近义词: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反义词: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正音:阵,不能读作“zèn”写成"zeng"。
辨形:阵,不能写作“陈”。
辨字:阵,不能写成“正”。
(一)“严阵以待”和“枕戈待旦”都有“警惕性高,等待敌人”的含义。但“严阵以待”偏重在做好了充分準备,以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枕戈待旦”偏重在杀敌心切,等待杀敌。
(二)“严阵以待”和“厉兵秣马”都有“作好战前準备”的意思。但“严阵以待”侧重于“整个军队排好阵势,等待敌人的来临”;“秣马厉兵”侧重于“人员的行动”。

用法

结构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王僚从其计。乃为三阵,自率中军,姬光在左,公子掩余在右,各饱食严阵以待。”
火箭即将发射了,太空人们严阵以待。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讯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来自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郑和远航》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