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元朝大运河

2018-11-02 05:13:04 百科
元朝大运河

元朝大运河

自隋唐至宋,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一条南北运输线,经元朝修会通河和通惠河以后就成为以大都为中心的新型运河了,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全长900多千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元朝大运河
  • 地址:大都
  • 路线:北京到杭州
  • 长度:900多千米
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元朝的大运河中,最北的一段是元代新开凿的通惠河,由元朝着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凿。
粮食逐步以海运为主。
意义
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粮食从南方直达北京,而且沟通了中国部分主要水系,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对元朝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也起到一定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