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2年~200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临床医学博士后,在世界着名临床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认知治疗创始人Dr. Aaron Beck教授指导的认知治疗研究所学习。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广东省、市级科研基金及教学课题等多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余篇,包括SCI收录10余篇。
临床工作擅长:
1.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评估、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失眠焦虑恐惧、创伤应激障碍等。
2. 儿童青少年多动及学习困难、情绪障碍、适应障碍以及注意记忆障碍的评估与诊疗。
3.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基本介绍
- 医生姓名:贾艳滨
-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 教学职称:教授
- 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
贾艳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200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临床医学博士后,在世界着名临床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认知治疗创始人Dr. Aaron Beck教授指导的认知治疗研究所学习。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广东省、市级科研基金及教学课题等多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余篇,包括SCI收录10余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着《强迫症心理认知评估与治疗》和译着《自我催眠术-激活你的大脑》。
临床工作擅长:
1.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评估、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失眠焦虑恐惧、创伤应激障碍等。
2.儿童青少年多动及学习困难、情绪障碍、适应障碍以及注意记忆障碍的评估与诊疗。
3.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学习经历
1994~1997 中山大学,医学心理学硕士
2002~2005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临床医学博士后
2002~2005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临床医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200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临床医学博士后,在世界着名临床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认知治疗创始人Dr.AaronBeck教授指导的认知治疗研究所学习。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双相障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广州市第十一届精神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秘书长;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谘询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认知治疗协会会员;
主研方向
1.情绪与记忆的机制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脑功能成像及认知心理特徵研究;
2.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记忆评估与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老年痴呆记忆障碍等疾病研究。
3.团体与个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积极採用心理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痊癒。
获奖情况
《强迫症心理认知评估与治疗》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
论文《自我催眠术的理论与实践》获心理谘询师会议学术论文一等奖;
第四届暨南大学教学竞赛优秀奖。
学术论着
在《Affectivedisorder》《Journalofpsychopharmacology》《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誌》《中华精神科杂誌》等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参编着作5部。
1. Frontalwhitematterbiochemicalabnormalitiesinfirst-episode,treatment-naive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vedisorder:A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study.AffectDisord,2012,136(3):620-626.(IF:3.76)
2. HippocampalN-acetylaspartateandcortisollevelsindrug-naive,first-episode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vedisorder:effectsoftreatment.JournalofPsychopharmacology2012,26(11):1463-70.(IF:3.65)
3. 双相抑郁患者前额叶及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誌,2012,38(6):358-362.
4. 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型患者功能性磁共振MRS和DTI的偏侧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3):374-378.
5. 盐酸度洛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与内分泌的影响,中国新药与临床杂誌,2011,30(12)928-932.
6. 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额叶和海马磁共振质子波普成像研究,中华精神科杂誌2011,44(3):135-139.
7. 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本简式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套用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誌,2010,36(12):732-735.
8. 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誌,2009,35(4)242-248.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首次就诊智力结构与就诊现状分析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0,31(6),588-591.
10.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徵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誌,2009,18(1)40-42.
11.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β-微管蛋白和APP变化研究,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8,29(2)180-183.
12. WAIS-RC简式在神经症性障碍病人中的套用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誌,2002,28(4),258-260
13. 首发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和脑损伤部位的关係,中国心理卫生杂誌,2002,16(2),83-85
14. 血管性痴呆皮肤基底细胞微管的体视学定量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誌,2003,19(3)408-410(课题文章)
15. 医学研究生和本科生16项个性对照分析,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1,22(2),84-88
16.Cognitivedisorderafterthefirstepisodeofstrok:associationbetweendepressionandlocationofstroke,HongKongJournalofPsychiatry,2000,supplement,10(3),17
17. 阿尔茨海默病人皮肤基底细胞α-微管蛋白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誌,2001,27(2)124-125
18. 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的会诊精神病学,临床精神医学杂誌,2001,11(2),99-100
19.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基底细胞微管蛋白变化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誌,2001,17(7):632-634
20. 内科住院病人精神科会诊213例分析,上海精神医学,2001,13(4),201-203
21.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的SPECT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誌,2005,31(3)206-209(课题文章)
22. 原发性不育症夫妻婚姻质量初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誌,2006,14(1)79-80
23. 医学生考试焦虑及其与人格特徵关係的初步研究,健康心理学杂誌,2002,10(3)192-193
24. 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誌,2002,16(9)590-594
25.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皮肤基底细胞微管的初步观察,上海精神医学,2004,16(5),274-276
专着《强迫症心理认知评估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1
译着《自我催眠术-激活你的大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
译着《自我催眠术-激活你的大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
副主编《应急与危机心理干预》,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承担课题
1.2011年度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120万),主持分课题项目30万:专项名称:治疗老年性痴呆药物-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列改构体的研究开发【课题编号:2011A080502014】
2.2007年度广州市卫生局科技攻关计画(20万),主持子课题项目4万,项目名称: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徵与治疗方案最佳化研究【项目编号:2007Z3-E0611】。
3.2011年度主持共青团广州市委课题: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课题名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与内分泌功能对照研究。
4.主持2012年暨南大学创新培育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0万,课题名称: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成像与心理认知表征研究。【编号:21612432】
5.主持2008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面上项目):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的前瞻研究。
6.主持2011年度第七批暨南大学教育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精神病学双语教学》网路课程。
7.国家教育部面上项目基金,主要参与课题题目:工作记忆和情绪的共同作用对药物成瘾行为的调节机制。【编号:2011062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