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教程》是2007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路振平。
基本介绍
- 书名:王羲之行书教程
- 作者:路振平
- ISBN: 9787534023569
- 页数: 60页
-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年6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 16
- 丛书名:中国书法教程
内容简介
《王羲之行书教程》主要内容:这是一套为初学行书的书法爱好者编写的书法教程。在篆、隶、楷、行、草诸种书体中,楷书易拘谨,草书多放纵,而篆、隶较难辨认,行书则近正而不拘,似草而不放;比隶书书写更便捷,较篆书认识更容易,集楷书的平易性与草书的流美性于一身,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书坛的宠儿,备受书家和人民大众的垂青与厚爱。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的行书真可谓流派纷呈,各有千秋,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可是究竟从哪一家人手呢?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初学行书,还是要首先学习王羲之、颜真卿、米芾和王铎。他们不为流俗所囿,不为古法所限,或遒逸隽永,或豪放雄浑,或洒脱飘逸,或气度恢宏,是我国行书史上一座座很难逾越的里程碑。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中国行书教程》。
在行书教程中,除了对书家的家世及书体进行剖析外,着重从技法方面阐述规律性的东西。在我国悠久的书法史上,曾有唐朝的欧阳询、清朝的黄自元等总结出楷书的结构与用笔规律,我们则在此基础上,发掘了行书在用笔、结体、章法方面诸如“尽态”、“错落”、“迎让”、“欹侧”、“呼应”
等规律,并选取这些行书大家有代表性的碑帖中精美完整的字依法排列,附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说,以便使初学者在领略行书大家的艺术精髓之外,在行书技法方面也能有所收穫。此外,本教程还特别设了“欣赏”一章。一般人往往认为行书欣赏可有可无,实际上这是十分错误的。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说:“昔人言‘善鑒者不书,善书者不鑒’,一未到,一不屑耳。谓不能鑒者,无是理也。果不能鑒,必不能书。”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连欣赏的能力都没有,怎幺会写得好呢?现实生活中眼高手低的人屡见不鲜,但眼低手高的人却并不多见,所以古人“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观千赋,而后能赋”,是颇有见地的。
虽然笔者沉浸行书艺术已历数十个春秋,但书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能得到海内外同道的批评指正,则不胜感激之至。
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王羲之的生平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第二章 欣赏一、《兰亭序》二、《姨母帖》三、《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四、《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五、《快雪时晴帖》第三章 用笔一、基本笔画二、用笔特点第四章 结体一、部首法二、变化法三、尽态法四、错落法五、呼应法六、洗鍊法七、迎让法八、欹侧法九、假借法第五章 章法一、贯气二、变化三、虚实第六章 创作一、创作概论二、王体行书集字附 王羲之原色《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