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轻鬆阅读国学丛书:老子大智慧

2018-10-02 03:24:45 百科
轻鬆阅读国学丛书:老子大智慧

轻鬆阅读国学丛书:老子大智慧

《轻鬆阅读国学丛书:老子大智慧》内容简介: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又称老聃(dan),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轻鬆阅读国学丛书:老子大智慧》从做人準则、处世準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闢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採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老子大智慧
  • 书名:轻鬆阅读国学丛书:老子大智慧
  •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 页数:198页
  • 开本:16
  • 定价:24.80
  • 作者:任宪宝
  •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2503526, 7802503523
  • 品牌:博尔国际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轻鬆阅读国学丛书:老子大智慧》:阅读改变人生,经典点亮智慧。让简单的故事变得深远,让厚重的国学变得生动。
用最短的时间将最丰富的国学了然于胸。

作者简介

任宪宝,山东鲁人,现居北京。系现代文学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文化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北京大美时代图书公社创建人。主编、编着作品:《教育百科全书》、《现代汉语辞海》、《新方与圆——白领兵法》、《世界名人传记丛书》(青少版)等多部图书。

图书目录

做人準则 第一章
俗话说:“车走车路,马走马途。”任何事物只有走在自己特定的轨迹上,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特点。人也不例外,每个人只有走在特定的人生法则上才能成功,才能够前进。而这个人生法则,几千年前老子就已给了我们。
1.胜己者天下莫能敌
2.突破平常思维
3.行动——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4.积少成多,重视积累
5.变冗为简
6.于无形处发掘“有形物
7.至柔治刚
8.诚实守信,务实无虚
9.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
10.不必烦恼,办法总比困难多
11.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重要
12.一切都会好的
13.天下事须做精、做细
14.“无为”,实则无不为

外世準则 第二章
无论是老子说的“大成若缺”、“大盈若沖”,还是“曲则全,枉则直”,无不体现出一种“守弱”的主张。老子认为,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也是人们能够立身乾世的最佳姿态。
1.不显山不露水,真君子也
2.为人者更是为己
3.摆正心中的天平,平等待人
4.留足空间利发展
5.包容者兴万事
6.付出时不要想着回报
7.能屈者即能伸者
8.听人劝,吃饱饭
9.处事不惊,谨慎思维
10.未雨绸缪,提高预测能力
11.虚实并进,胜人一筹
12.“功成”不可等“名就”
13.迎击风雨,志存高远

做事之道 第三章
佛语云:“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的无非是让我们勤于自省,多加改正自身的不足,才能有长足的进步。老子曾说过的“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与此观点不谋而合,发人深省。
1.视不足为缺憾,方能进取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好高骛远终是梦
4.要“慎”也要“重”
5.做人要“厚道”
6.得失常挂心,宠辱皆心惊
7.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
8.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9.放低姿态,虚心进取
10.不居功,功自言
11.傲气常戒助成功
12.就事论事,挣脱思想枷锁
13.善始善终必有成

修身养性 第四章
道家的养生观点可谓是修身养生的佳酿。而作为道家始祖的老子所提出的“道法自然”、“少私寡慾”、“自谦之德”等养生原则及由此推导出来的具体养生方法,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都是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对人们身心的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简单的快乐,用心地做“我”
2.内敛方能成名士
3.少私寡慾,心无忧
4.贪慾是隐形“杀手”
5.当于静处品人生
6.以仁爱换人爱
7.刻意求私,必不得果
8.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9.藏身暗处以观“明”
10.得意时莫忘形
11.“不争”是种好心态

序言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又称老聃(dan),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老子是一位不喜言论的思想家,然而他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字字珠玑——短短81章的《道德经》蕴含了老子智慧的精华。
老子的智慧可谓是“非常道”的智慧,他的智慧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哲学:他主张抛弃心机智巧,但谋略家却尊他为宗师;他主张清静无为,但历代帝王却将他的学说作为治国方针;他反对建功立业,但兵家却视他的言论为圭臬。这或许就是老子的智慧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受人追捧的原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