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下笔成章

2019-02-02 04:31:23 百科
下笔成章

下笔成章

下笔成章,拼音为xià bǐ chéng zhāng,汉语成语,意思是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出自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下笔成章
  • 拼音:xià bǐ chéng zhāng 
  • 近义词: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 反义词:江郎才尽

成语解释

文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下笔成章下笔成章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自说此人下笔成章,广有学问,乃是个才子。”

成语典故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自幼颖慧,10岁的时候,便诵读好多的诗、文、辞赋,深得曹操的喜爱。
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以后,问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曹植忙跪下说:“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的话,可以当面考我,怎幺能说我是请别人代写的呢?”
当时,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西南)新建了铜雀台,曹操把几个儿子都叫到台上,命他们各做一篇赋。曹植拿起笔来,马上就写成了,而且很有文采,曹操非常惊异。由于曹操非常喜欢曹植,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改立其兄曹丕为王储。
后来有一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临别的时候,曹植当场念了一段颂扬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听了十分讚赏。有人在曹丕耳边小声说:“大王要离开了,你只要表示伤心就是了。”曹丕果然抹着眼泪向曹操告别,曹操果然很受感动,也掉下了泪。这件事后,曹操宠爱曹植的心渐渐改变。曹操觉得,虽然曹丕文才不如曹植,但是心地老实,对他有感情。
曹丕即魏王位以后,有人告发曹植经常喝酒骂人,还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曹丕抓住这个机会,立即派人赶到临淄,把曹植押回邺城审问。
据说,曹丕把曹植召来以后,为了要惩罚他一下,要他在走完七步的时间里做出一首诗。如果做得出,就免他一死。
曹植略略思索一下,就迈开步子,走一步,念一句,随口就念出了一首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觉得自己对弟弟也逼得太狠,心里感到惭愧,就免去曹植的死罪。但曹植下笔成章、七步成诗的故事却开始代代相传。
后来,人们常用“下笔成章”这句成语形容写文章很快。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