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笙歌宛转》是北宋词人晏几道所作的一首词。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清平乐·笙歌宛转
- 创作年代:北宋
- 作品体裁:词
- 作者:晏几道
- 作品出处:《小山词》
作品原文
清平乐·笙歌宛转
笙歌宛转①。台上吴王宴②。宫女如花倚春殿③。舞绽缕金衣线④。
酒阑画烛低迷⑤。彩鸳惊起双栖⑥。月底三千绣户⑦,云间十二琼梯⑧。
作品注释
①笙歌:本指合笙之歌。后泛称歌乐。
②“台上”句:台指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吴王:指夫差。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此句化用其意。
③“宫女”句:李白《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晏词移用,改“满”为“倚”。
④“舞绽”句:李白《乌栖曲》:“吴歌楚舞欢未毕。”晏词化用其意。缕金衣:即金缕衣。指用金缕为饰的舞衣。
⑤低迷:模糊不清。
⑥“彩鸳”句:乐府《相逢狭路间》:“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玉台新咏笺注》引谢氏《诗源》:“霍光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三十六对,望之烂若披锦。”
⑦绣户:华丽居室,多指妇女所居。
⑧十二琼梯:意同十二玉梯、十二玉楼。
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着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由于晏殊爱好文学,平日又多喜宴宾客,文士们常在他家来往唱酬,充满了诗的气氛,故晏几道从小深受濡染,很早就从事诗歌创作,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词风受《花间》、南唐影响,工于言情,凄婉清新,秀丽精工,哀怨自然处颇近李煜。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