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準,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古典文学观止系列: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 类型:文学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20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50208377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页数:241页
- 开本:16
- 定价:32.8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编辑推荐:本套丛书特定针对现代读者的阅读趣味、阅读习惯与审美标準,对古典文学作品做精选中的精选,仅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为标準,既避开古代以“言志”为正统的泛政治化选诗标準,也避开当代选本注重人民性与“批判现实”意义的选诗标準。
本套丛书适合现代的快速阅读风尚,避免冗长的赏析;诗人小传以讲故事的口吻写出,抓住读者最感兴趣的重点,看小传即是看诗人故事。
选诗只选最具审美价值的一百余首,这个篇幅最适合现代读者。现代读者就连“三百首”的篇幅也觉得过于繁重而无力卒读,而百首左右则是最容易被大多数读者接受的篇幅。
本套丛书适合现代的快速阅读风尚,避免冗长的赏析;诗人小传以讲故事的口吻写出,抓住读者最感兴趣的重点,看小传即是看诗人故事。
选诗只选最具审美价值的一百余首,这个篇幅最适合现代读者。现代读者就连“三百首”的篇幅也觉得过于繁重而无力卒读,而百首左右则是最容易被大多数读者接受的篇幅。
作者简介
顾非熊,男,北京人,古典文学博士,现于某高校执教,致力于古典文学的普及工作。
图书目录
1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刘希夷/相和歌辞·白头吟
15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7张若虚/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
20张九龄/望月怀远
22/赋得自君之出矣
23王之涣/登鹳雀楼
25/凉州词
2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0李颀/送魏万之京
32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之一)
34王维/山居秋暝
36/夷门歌
38/终南别业
40/汉江临泛
41/使至塞上
43/积雨辋川庄作
44/辛夷坞
45/相思
4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7/送元二使安西
82高适/别董大(二首之一)
8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5/听弹琴
86/长沙过贾谊宅
88杜甫/望岳
90/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3/春日忆李白
94/春望
95/佳人
97/蜀相
98/江亭
99/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101/不见
103/登楼
105/旅夜书怀
106/咏怀古蹟五首之二
107/咏怀古蹟五首之三
109/阁夜
111/登高
112岑参/春梦
114张继/枫桥夜泊
115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118韩翃/寒食
121韦应物/滁州西涧
122李益/写情
12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6张籍/节妇吟
128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30薛涛/牡丹
132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4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36/竹枝词(二首之一)
137/乌衣巷
138白居易/长恨歌
145/琵琶行
149/问刘十九
150柳宗元/江雪
152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154崔郊/赠去婢
156裴潾/白牡丹
158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160/遣悲怀(三首之三)
161/离思(五首之四)
162/菊花
163贾岛/题李凝幽居
165/忆江上吴处士
166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
168李贺/苏小小墓
171/天上谣
173/金铜仙人辞汉歌谣
176/官街鼓
177徐凝/忆扬州
179许浑/鹹阳城东楼
18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83/齐安郡中偶题(二首之一)
185/齐安郡后池绝句
186/题齐安城楼
187/泊秦淮
188/寄扬州韩绰判官
189/题乌江亭
190/赠别(二首之二)
191/遣怀
192/秋夕
193温庭筠/商山早行
196李商隐/锦瑟
200/重过圣女祠
204/夜雨寄北
205/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07/无题(二首之一)
208/无题(四首之一)
209/无题(四首之二)
211/无题
212/碧城(三首之一)
214/碧城(三首之二)
216/碧城(三首之三
218/代赠(二首之一)
219/春雨
221/晚晴
223/安定城楼
225/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226/无题(二首之一)
227崔珏/和友人鸳鸯之什(三首之一)
229赵嘏/长安晚秋
232杜荀鹤/小松
234崔涂/孤雁(二首之二)
236/春夕
238秦韬玉/贫女
240张泌/寄人(二首之一)
12刘希夷/相和歌辞·白头吟
15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7张若虚/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
20张九龄/望月怀远
22/赋得自君之出矣
23王之涣/登鹳雀楼
25/凉州词
2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0李颀/送魏万之京
32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之一)
34王维/山居秋暝
36/夷门歌
38/终南别业
40/汉江临泛
41/使至塞上
43/积雨辋川庄作
44/辛夷坞
45/相思
4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7/送元二使安西
82高适/别董大(二首之一)
8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5/听弹琴
86/长沙过贾谊宅
88杜甫/望岳
90/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3/春日忆李白
94/春望
95/佳人
97/蜀相
98/江亭
99/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101/不见
103/登楼
105/旅夜书怀
106/咏怀古蹟五首之二
107/咏怀古蹟五首之三
109/阁夜
111/登高
112岑参/春梦
114张继/枫桥夜泊
115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118韩翃/寒食
121韦应物/滁州西涧
122李益/写情
12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6张籍/节妇吟
128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30薛涛/牡丹
132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4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36/竹枝词(二首之一)
137/乌衣巷
138白居易/长恨歌
145/琵琶行
149/问刘十九
150柳宗元/江雪
152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154崔郊/赠去婢
156裴潾/白牡丹
158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160/遣悲怀(三首之三)
161/离思(五首之四)
162/菊花
163贾岛/题李凝幽居
165/忆江上吴处士
166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
168李贺/苏小小墓
171/天上谣
173/金铜仙人辞汉歌谣
176/官街鼓
177徐凝/忆扬州
179许浑/鹹阳城东楼
18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83/齐安郡中偶题(二首之一)
185/齐安郡后池绝句
186/题齐安城楼
187/泊秦淮
188/寄扬州韩绰判官
189/题乌江亭
190/赠别(二首之二)
191/遣怀
192/秋夕
193温庭筠/商山早行
196李商隐/锦瑟
200/重过圣女祠
204/夜雨寄北
205/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07/无题(二首之一)
208/无题(四首之一)
209/无题(四首之二)
211/无题
212/碧城(三首之一)
214/碧城(三首之二)
216/碧城(三首之三
218/代赠(二首之一)
219/春雨
221/晚晴
223/安定城楼
225/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226/无题(二首之一)
227崔珏/和友人鸳鸯之什(三首之一)
229赵嘏/长安晚秋
232杜荀鹤/小松
234崔涂/孤雁(二首之二)
236/春夕
238秦韬玉/贫女
240张泌/寄人(二首之一)
序言
《古典文学观止》丛书编撰说明
(1)本套丛书特定针对现代读者的阅读趣味、阅读习惯与审美标準,对古典文学作品做精选中的精选,仅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为标準,既避开古代选本以“言志”为正统的泛政治化选诗标準,也避开当代选本注重人民性与“批判现实”意义的选诗标準。
例如《唐诗三百首》是以童蒙课本的标準选编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日后能够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早早奠定第一块基石,在这个目标之下,那些特色鲜明、艺术价值极高却完全不适合科举套路的诗歌作品自然就在落选之列。李贺这样的大名家竟然在《唐诗三百首》里缺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代选本往往又偏向另一个极端,对白居易必选《卖炭翁》,对柳永必选《煮海歌》,对那些反映民生疾苦、勇于批判现实的作品总是给予特别的重视,但无论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还是“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毕竟都缺乏诗歌应有的美感。
以上两种选编标準都是本套丛书竭力避免的。我们希望做到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具有更新换代意义的古典文学选本,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去发掘古典文学作品当中的美,别无其他。
(2)本套丛书在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準,对入选作品仅做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不做冗长而往往离题万里的所谓赏析。
为了使读者易读、易背,本套丛书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了正确读音,纠正了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地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例如诗人的人名,岑参(cān)不该读作岑参(shēn),刘长(zhǎng)卿不该读作刘长(cháng)卿,诗句中“谁喷(fèn)霜竹”不该读作“谁喷(pēn)霜竹”等。此外,还对一些诗词平仄中特殊的古音读法做了注释,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这一联,如果依照现代汉语来读会非常拗口,只有知道“听”读作tìng,“过”读作gu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律之美。读者随着本套丛书渐渐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音律要点之后,很快就会对古典诗词形成良好的语感。
(3)本套丛书的每一个主题都会把编选篇目严格限制在100~150篇之内,我们认为这才是最适合现代读者的篇目数量。毕竟我们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不可能再如古人那样在孩童时代就要熟读《千家诗》中的一千多首诗歌,而如今就连“三百首”这个容量也已经令读者望而生畏了。所以我们决定将每一个主题、每一本书的选编篇目都在100~150篇之内,只做精选中的精选,以适合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而我们精选的这些作品,既是初阶读者阅读的起点,是必读、必背的篇章,也是高阶读者阅读的终点,是遍读古典文学之后所衷心推许的到此而观止的篇章。
希望这套读本能够对传播古典文学作出我们所期待的贡献。
(1)本套丛书特定针对现代读者的阅读趣味、阅读习惯与审美标準,对古典文学作品做精选中的精选,仅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为标準,既避开古代选本以“言志”为正统的泛政治化选诗标準,也避开当代选本注重人民性与“批判现实”意义的选诗标準。
例如《唐诗三百首》是以童蒙课本的标準选编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日后能够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早早奠定第一块基石,在这个目标之下,那些特色鲜明、艺术价值极高却完全不适合科举套路的诗歌作品自然就在落选之列。李贺这样的大名家竟然在《唐诗三百首》里缺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代选本往往又偏向另一个极端,对白居易必选《卖炭翁》,对柳永必选《煮海歌》,对那些反映民生疾苦、勇于批判现实的作品总是给予特别的重视,但无论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还是“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毕竟都缺乏诗歌应有的美感。
以上两种选编标準都是本套丛书竭力避免的。我们希望做到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具有更新换代意义的古典文学选本,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去发掘古典文学作品当中的美,别无其他。
(2)本套丛书在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準,对入选作品仅做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不做冗长而往往离题万里的所谓赏析。
为了使读者易读、易背,本套丛书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了正确读音,纠正了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地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例如诗人的人名,岑参(cān)不该读作岑参(shēn),刘长(zhǎng)卿不该读作刘长(cháng)卿,诗句中“谁喷(fèn)霜竹”不该读作“谁喷(pēn)霜竹”等。此外,还对一些诗词平仄中特殊的古音读法做了注释,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这一联,如果依照现代汉语来读会非常拗口,只有知道“听”读作tìng,“过”读作gu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律之美。读者随着本套丛书渐渐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音律要点之后,很快就会对古典诗词形成良好的语感。
(3)本套丛书的每一个主题都会把编选篇目严格限制在100~150篇之内,我们认为这才是最适合现代读者的篇目数量。毕竟我们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不可能再如古人那样在孩童时代就要熟读《千家诗》中的一千多首诗歌,而如今就连“三百首”这个容量也已经令读者望而生畏了。所以我们决定将每一个主题、每一本书的选编篇目都在100~150篇之内,只做精选中的精选,以适合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而我们精选的这些作品,既是初阶读者阅读的起点,是必读、必背的篇章,也是高阶读者阅读的终点,是遍读古典文学之后所衷心推许的到此而观止的篇章。
希望这套读本能够对传播古典文学作出我们所期待的贡献。
名人推荐
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幺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
——林语堂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