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赵宋王朝:徽钦二帝

2018-06-05 19:01:22 百科
赵宋王朝:徽钦二帝

赵宋王朝:徽钦二帝

本书以宋朝第八代皇帝赵佶和第九代皇帝赵桓为主轴线,展现了北宋后期经济虚假繁荣、政治高度腐败、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的官场和民俗画面。徽宗即位时,正处在前朝奸相章惇残酷打击元祐党人、力倡绍述新法的关键节点。向太后垂帘听政,启用韩忠彦等直臣,贬谪了章惇等大恶之徒,使朝廷正气得以片刻恢复。向太后执政半年,赵佶开始亲政。赵佶天资聪慧,加之年轻好色,任情肆意,对治国理民几乎一无所知,遂使奸臣蔡京乘隙而入,先是清洗元祐党人,又主张进行所谓“变革”,如改变科举制度、进行官制改革、铸大钱、建明堂等等。对百姓残酷盘剥,又大兴土木,崇侈道教。为取悦赵佶,设立花石纲,不惜举东南数路之人力财力修建艮岳,致使南方爆发了规模空前的方腊起义。对外兴兵动武,在西北扩张取得一些胜利后,又欲夺回燕云十六州,结果被崛起的金国乘虚而入,最终导致亡国破家,几乎所有赵姓宗室都成了金人的俘虏。钦宗赵桓即位后,虽果断处置了前朝邪佞蔡京、王黼、童贯等人,可为时已晚。赵桓用人不善,使矢志抗金的李纲、种师道、宗泽等人有志难伸,良谋敝屣。在群小的围攻下,一次次地遭到贬谪,使宋朝贻误了抗击金兵的最佳时机。在北宋的九位帝王中,赵桓是最可悲的一位,在位时始终生活在金人的威胁逼迫和反覆攻打之下。全书在结构上依旧注意巨观和微观的把握,力求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读罢此书,读者会有一种“原来真正的宋朝是这样”的感觉。

基本介绍

  • 书名:赵宋王朝:徽钦二帝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页数:442页
  • 开本:16
  • 品牌: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李之亮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9942834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 宋朝由盛而衰,靖康之耻,二帝被俘,北宋灭亡
★ 最真实的宋朝史,着名宋史专家李之亮潜心十年之作!
★ 明争暗斗的官场纠葛,帝王权臣的命运沉浮
★ 再现中国历史上最人性、最仁义的朝代
★ 金庸小说《射鵰英雄传》的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

李之亮,1950年11月生,河北省黄骅市人,宋代文学、文献、文化史学者,古文献学教授。已出版着作六十余部,一百余册。《张舜民诗集笺注》、《王荆公文集笺注》、《欧阳修文集编年笺注》、《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为作者研究宋代文学的代表作;《宋代郡守通考》、《宋代路分长官通考》、《宋代京朝官通考》为作者研究宋代史学的代表作;《海录碎事》为作者研究宋代文献的代表作;《周邦彦姜夔张炎词选》、《白话宋词三百首》、《柳永词选》、《教科书里没有的宋史》、《一本书读懂宋朝》为宋代文学及历史普及读物的代表作、其中《宋代郡守通考》(十册)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赵宋王朝》是其第一部大型长篇历史小说。

图书目录

第一回向太后带病垂帘韩忠彦入辅大政
第二回刘皇后宫前逢君元祐人曙光初见
第三回刘浆桃意外册封新皇帝终偿爱恋
第四回范纯仁量移内郡苏东坡南海回归
第五回章惇贬谪南岭外苏轼病故常州城
第六回王皇后失言触忿范纯礼强谏离朝
第七回赵佶再罢李清臣蔡京得益邓洵武
第八回延和殿赵佶问计崇恩宫浆桃受封
第九回重回朝蔡京得势陷重围曾布遭殃
第十回吕知府终报旧仇曾丞相阖家落难
第十一回曾布离京赴衡州蔡京清洗元祐党
第十二回蔡侍郎更张庶事赵官家听之任之
第十三回安乡关诸将会师巴金城大获全胜
第十四回赵挺之心生怨愤张商英讲明实情
第十五回春烟书写奸党碑蔡京再治元祐党
第十六回西北四州皆归宋蔡氏兄弟反成仇
第十七回蔡枢密知河南府赵侍郎辞宰相官
第十八回蔡丞相陡然失势邓洵武得意忘形
第十九回书学待诏耍聪明翰林学士告御状
第二十回蔡大人府中接驾赵侍郎书房殒身
第二十一回洗儿宴上献珠玉钱家府里失魂灵
第二十二回刘太后灭人慾情蔡侍郎献八宝策
第二十三回邓左丞被贬出京童安抚智取两郡
第二十四回王皇后久病升遐赵官家一梦悟道
第二十五回大庆殿赵佶受宝宰相府蔡京临危
第二十六回蔡太师化险为夷赵皇帝突发急症
第二十七回赵官家起死回生马光禄意外南下
第二十八回赵佶欲建神仙阁谭稹泄露垂帘心
第二十九回浆桃殒命崇恩殿赵佶求赎宝箓宫
第三十回礼制局中出新制阆风殿里鱼得水
第三十一回立太子赵桓受册备战事童贯拥权
第三十二回王黼献灵丹妙药赵佶赐昭德坊宅
第三十三回右丞夺府第美女太子娶朱氏完婚
第三十四回赵佶封道君皇帝王黼导天子出宫
第三十五回朝堂集议改年号举国上下建神霄
第三十六回出使路九死一生谏微行良言苦口
第三十七回赵佶题写神运石王黼秘献北国女
第三十八回方腊揭竿起东南佛奴骤然升天界
第三十九回阿骨打耀兵辽宋赵良嗣订约上京
第四十回帮源山方腊就擒内东门王黼报喜
第四十一回赵天子悠游艮岳众臣僚应制赋诗
第四十二回龙德旧宫添美女大金皇帝遣使臣
第四十三回辽皇帝逃进夹山宋王师开赴边境
第四十四回童开府固守河间种师道兵败致仕
第四十五回耶律淳因病辞世燕京城得而复失
第四十六回赵良嗣舌战金使王太宰谎报军情
第四十七回赵桓参奏恶太宰童贯率军入燕京
第四十八回张节度接受招降郭将军朝见天子
第四十九回张节度命归泉壤燕京城粘罕借粮
第五十回太宰王黼遭罢免金人劝降郭药师
第五十一回童太师痛斥来使金皇帝大举南侵
第五十二回太学生请诛六贼宋天子临难禅位
第五十三回汴京城群臣议事辅固村王黼暴亡
第五十四回金元帅攻打汴京宋君臣临危失策
第五十五回城下盟金兵北撤度艰辛赵佶还京
第五十六回国贼人头依次落金兵两路逼汴京
第五十七回王云暴毙磁州城赵构领受河北帅
第五十八回金兵攻破汴京城何灌全军血战死
第五十九回康王建立元帅府赵桓竟成阶下囚
第六十回金酋强立张邦昌赵氏万人迁雪域

序言

《赵宋王朝》是一部真实详尽地展现有宋一代三百余年历史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起于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元年(公元955年),止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作者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经过高度的艺术加工和锤鍊,将这一王朝十八代皇帝、数百位臣僚、各阶层百姓的风云叱咤、悲欢离合再现给读者,是迄今为止篇幅最鉅的历史长卷。《徽钦二帝》是全书的第六部。
本书以宋朝第八代皇帝赵估和第九代皇帝赵桓为主轴线,展现了北宋后期经济虚假繁荣、政治高度腐败、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的官场和民俗画面。徽宗即位时,正处在前朝奸相章悖残酷打击元祐党人、力倡绍述新法的关键节点。向太后不失时机垂帘听政,启用了韩忠彦等直臣,贬谪了章悖等大恶之徒,使朝廷正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然而向太后垂帘仅仅半年,赵佶便开始亲政。赵估是个十分聪慧,且具有超人艺术才华的少年,加之年轻好色,任情肆意,对治国理民几乎一无所知,遂使奸臣蔡京乘隙而人,一步步走向了腐化。蔡京是个官场老手,他深深懂得要想保住自己的富贵、得到赵估的信任和依赖,既要投其所好,又要有超越前人的所谓政治作为,于是他蛊惑赵佶,将国家不振的责任全部推到元祐人身上,再次残酷打击元祜党人。这次对元祐人的迫害可谓登峰造极,把上起司马光、下至一般官员七百余人统统列为整肃打击的对象,甚至把本非元祐党而与他有过雠隙的一些官员也归入其中,客观上将具有正义感、使命感的正直大臣一网打尽,而且持续数年之久。从此以后,宋朝的官场成了投机者、冒险者、贪渎者、伪善者、兇残者、邪佞者、狡诈者、阴暗者的快乐大本营,正所谓“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正所谓“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豺虎当道,蛇蝎在朝。鼠窃狗偷之徒布满郡县,见利忘义之辈横行道途”,全然失去了应有的社会正义、公平和为官者的清廉。这期间偶尔也有较为正直的大臣如赵挺之、郑居中等短期执政,但风气已坏,很难有所作为,他们的下场也十分可悲。彻底清洗元桔人之后,蔡京大张旗鼓地进行一系列所谓“变革”,如改变科举制度、进行官制改革、修建辟雍外学、雕刻八宝玉玺、铸大钱、建明堂,不一而足。对百姓残酷盘剥,头会箕敛;又大兴土木,崇侈道教,甚至为了取悦赵估,设立花石纲,不惜举东南数路之人力财力修建艮岳,致使南方爆发了规模空前的方腊起义。对外兴兵动武,在西北扩张取得一些胜利后。又欲建盖世奇功夺回燕云十六州,结果被崛起的金国乘虚而入,最终导致亡国破家,几乎所有赵姓宗室都成了金人的俘虏。
赵估在位的二十多年里,蔡京一直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一直左右着赵估的一举一动,从这一点上看,手段高超的蔡京就像一个邪教主,一个魔鬼。他不仅控制了皇帝的灵魂,更控制了整个朝廷的走向。而他所有的高招只是两个字:腐败。除了此人之外,陆续高居庙堂的王黼、李邦彦、张邦昌等人;主管内廷的童贯、梁师成、谭稹等人,没有一个不是私慾满腹的恶徒。一个正常的王朝里不可能没有魔鬼,一个魔鬼装扮成圣人占居高位已经相当可怕,如果一群魔鬼都强迫百姓称他们为圣人,都占据着高位,所有百姓都必须无条件地任凭他们欺凌和摆布,那就不能称其为王朝,只能称为人间地狱。在这样一群魔鬼的控制和薰染下,整个朝廷里充满了邪恶和腐臭,戾气日盛,正气日颓。这样的王朝,走向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迟一天早一天而已。这也给后来的执政者提供了生动的,甚至是惊心动魄醍醐灌顶的反面案例:必须任用贤人而不是任用小人,必须走正路而不是走邪路,必须弘扬正气而不是任由邪气瀰漫扩散,必须拒绝腐败而不是为腐败推波助澜,必须健全自身,而不是放纵私慾,必须多想百姓甘苦而不是只顾自家享乐,必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不是把天下百姓视如草芥。只有如此,才能得到人心,而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有国者沉与浮的关键所在。
不能不说的是,赵佶在位期间,也有稍微清醒的时日,也曾对蔡京、王黼等人的倒行逆施有过种种怀疑,然而腐化享乐的本性、崇尚道教的迷途、贪恋女色的特质、畏惧外敌的怯懦,加之上行下效的全方位各阶层的腐化堕落,注定了这个王朝必然走向衰败。金人的崛起并灭亡宋朝,只不过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点催化剂,促使这个“内囊已经尽上来了”的王朝灭亡得更快更惨而已。
赵估成为宋朝的皇帝,是个历史性的错误。史书上说,即便是奸臣章悖,也早已觉察到赵估绝不是个当皇帝的材料。如果向太后当初採纳他的意见,不让赵佶走上权力的巅峰,北宋的结局或许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儘管历史不能假设更不能重来,但一千年后的我们,还是忍不住对靖康年间那段惨绝人寰、空前绝后的民族大灾难扼腕叹息。
钦宗赵桓即位为帝,同样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赵佶只喜欢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赵桓,而对郓王赵楷的治国才干、敢作敢为的政治家气度视而不见。赵桓即位后,虽然果断处置了前朝邪佞蔡京、王黼、童贯、朱勔、梁师成、赵良嗣、蔡攸等人,可惜为时已晚。在用人问题上,赵桓几乎等同于一个幼稚的孩子,使矢志抗金的李纲、种师道、宗泽等人有志难伸,良谋敝屣。在群小的围攻下,这些志士一次次地遭到贬谪,使宋朝贻误了抗击金兵的最佳时机。在北宋的九位帝王中,赵桓是最可悲的一位,他即位时已是金兵围城,危如累卵,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始终生活在金人的威胁逼迫和反覆攻打之下,所以《宋史·钦宗纪》说他“享国日浅而受祸至深”。他的人生悲剧,固然和他父亲赵估留给他一个破烂摊子有直接关係,但其性格缺陷,则是更重要的原因。他生性怯懦,害怕打仗,一味寄希望于和谈和解,所以《钦宗纪》里又说:“惴惴然讲和之不暇,卒致父子沦胥,社稷芜茀。帝至于是,盖亦巽懦而不知义者欤?”他后来更加悽惨的囚徒生涯,将在下一部《高宗南渡》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全书在结构上依旧注意巨观和微观的把握,力求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读罢此书,读者会有一种“原来真正的宋朝是这样”的感觉。我之所以有勇气对读者做出这样的表态和承诺,是因为我的确是在用读书人的良心和道德来写“宋朝”,而不是像许多所谓“历史小说”那样,为了“博人眼球”,大量杜撰和编造,甚至作者本人就不懂历史。我研究宋史三十余年,除了大的事件和重要人物之外,对很多细微的现象,也都进行过仔细的揣摩。举例来说,哲宗刘皇后(即第五部和第六部里浓墨重彩的刘浆桃),《宋史.后妃传》里轻描淡写地说:“徽宗立,册为元符皇后。明年,尊为太后,名宫崇恩。帝缘哲宗故,曲加恩礼,后以是颇干预外事,且以不谨闻。帝与辅臣议,将废之,而后已为左右所逼,即帘钩自缢而崩,年三十五。”赵佶是哲宗赵煦的弟弟,他册封刘氏为元符皇后已是多余之举,还有什幺必要再尊她为皇太后?这合于世情常理吗?“以不谨闻”,说得多幺隐晦,究竟怎幺个“不谨”法呢?“为左右所逼,即帘钩自缢而崩”,当时的真相又会是怎样的?帘钩真能吊死人吗?这些细梢末节,学术界尽可以忽略不问,但在我的小说里,就不能不给出合情合理的铺叙和解说。相信读者看过此书后,能体会到我在这个人物身上花费了多少心血。再比如靖康时金兵攻打宣泽门,实际上汴京外城十二城门中并没有这样一个门(南三门为南薰门、安上门、宣化门;东二门为朝阳门、含晖门;西三门为开远门、顺天门、金耀门又名固子门;北四门为通天门、景阳门、永泰门又名封丘门)和安肃门。那是不是史籍记载有误呢?其实不然,因为宋朝的汴京还有六个水门,而宣泽门恰恰是六水门之一的西水门。这些细节,我在书中都有清晰的说明。如果笼统地照搬史书而不加解释,岂不是在糊弄读者?要知道水门和城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第六部只写到靖康二年四月,还有些暂时尚无结局的人物,如徽钦二帝的下场究竟有多悲惨?李纲、宗泽、何栗、张叔夜等主战人士的结局如何?最初正义凛然的秦桧怎样蜕变成国贼和内奸?汪伯彦、黄潜善究竟是志士还是奸邪?上一部《少年天子宋哲宗》里那位孟皇后在高宗一朝还有哪些故事?她在整个大宋朝的延续中起到了怎样关键的作用?赵佶、赵桓的嫔妃、帝姬们经受了怎样惨不忍闻的炼狱折磨?蔡京的三位妓妾慕容姑娘、邢姑娘、武姑娘还有没有后续的故事?命运如何?柔福帝姬的真实命运究竟是怎样的?很多很多惊心动魄、出人意表的动人故事,都会在第七部《高宗南渡》中相继展现。这些故事会在人性与兽性、文明于野蛮、阴暗与光鲜、残暴与善良的交织中滚滚而出。
顺便再为喜爱《赵宋王朝》的朋友们做个交代:我今年已经正式退休,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撰写后面几部书了。目前正在写的是第七部《高宗南渡》,2014年应能面世。预计在2015年年底前,成其完豹的十部书便能悉数奉献给读者了。我总认为自己是为了宋朝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很早就立下了三个宏愿,一是撰写一部宋代职官通考,将宋朝三百多年“厅局级以上”各类官员的任免情况儘可能完整地勾勒出来,列成年表;二是把苏轼的文集作出详尽的注解,因为在我心目中,苏轼不仅是前无古人,也必定是后无来者的中华文化符号,不与这个人进行一番对话,是终生的遗憾;第三就是这部《赵宋王朝》。如今前两个愿望都成为了现实,《宋代职官通考》18册800余万字,已于2002年出版;《苏轼文集编年笺注》12册800余万字,已于2011年出版。这部《赵宋王朝》共16册,也是800万字左右,应该在2016年之前全部出齐。实现了这三个愿望,此生真的无所希求了。不过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须依靠合力,依靠志同道合的友人无私的帮助。就拿这部超级长捲来说,如果没有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负责同志的高度认可和鼎力支持,即使我能坚持写完,也无法以纸媒的佳美形式交付到读者面前。正因为江苏文艺出版社社长黄小初先生、总编辑汪修荣先生、总编办主任王宏波先生等人始终坚持“出好书、做精品”的原则,本书才能在严肃文学日渐萧条的特殊年代里,一部接一部逆势面世。“感恩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对于给过我鼓励和认可的所有正直的、有使命感的领导和编辑,我一直心存感激。我相信这种感激之情的深刻内涵,也一定会通过《赵宋王朝》十部书的陆续出版,如冬Et里的暖流般传递到读者朋友们心里。
李之亮
2013年10月1日于北京昌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