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刘强(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8-04-15 08:59:08 百科
刘强(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强(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强,字沅杭,号荷禅居士。1968年生于河南开封, 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任教于美术系国画山水、花鸟专业,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艺术系教授,海南琼台师範学院、广东潮汕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行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隶书委员会主任,海南省书画学会会长,海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书画院研究部主任,民盟海南省委常委,民盟海南美术院执行院长,海南省政协书画委员,政协海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联络委员会委员,海南省艺术系列职称评审,“南海文艺奖”评审,“群星奖”评审。《海南书画》执行主编,《海南美术》副主编,《海南书法》编委。2014年中国书协先进个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刘强
  • 别名:字沅杭,号荷禅居士
  • 出生地:河南开封
  • 出生日期:1968

人物简介

在台湾成功大学、海南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北京颐和园、北京紫竹院等地艺术机构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或联展。作品被香港、台湾、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地区和国家画廊、博物馆的专业艺术机构和私人购藏。2015年4月2日作为海南省政府文化代表会见泰国文化部长威拉·洛朴乍纳叻,海南省政府将刘强先生的大篆书法作品“厚德载物”作为国礼赠送给部长。2015年10月5日,作为艺术界代表随刘赐贵省长率领的的海南省政府代表团参加“中韩人文交流‘海南日’活动”,书法作品作为国礼赠送济州道知事元喜龙、副知事朴正河先生。

艺术成就

书法、国画作品荣获国际、国家大奖数十次。
1988年,国画作品《绝世姿态迎春来》获“首届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展”二等奖(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
1991年,国画作品《山水》获“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家书画邀请展”金奖(国家文化部主办)。
1993年,国画作品《山水》获“黄山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
2001年,书法论文入选“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4年,书法作品《篆书对联》入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书法作品《篆书对联》入展“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6年,书法作品《篆书中堂》入展“首届全国公务员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8年,书法作品《篆书对联》入展“迎奥运千禧、千龙、千福书法大展”(全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2009年,书法、国画作品入展“全国首届书画名家邀请展”(全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
2011年,书法、国画作品入展“首届全国书画院系统名家邀请展”(国家文化部主办)。
2017年11月,参加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评选及参展(国家画院主办)。
2018年9月,参加第十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8年10月,参加“书写新时代—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
2018年11月,参加“讴歌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书法展”(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济南市美术馆展览)。
以及海南省历届书画展览入展获奖等。
书画理论文章、文艺评论文章参加全国学术研讨会,作品和文章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中华文化画报》、《书法赏评》、《水墨前沿》、《水墨中国》、《国画家》等书画专业报刊和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有百余篇、六十余万字。出版(刘强艺术文集《书法综论》、《中国山水画流派钩沉》、《爱莲斋书画评论集》)、《中国山水画十家论》等专着。2010年,广东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拍摄、製作、发行《中国书画教坛——刘强书画讲座》、《中国书画教坛——刘强书法讲座》两套DVD,作为高校教材和世界各国“孔子学院”中文艺术教材,首批发行量突破十万套。

名家评价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代序)——刘强书艺及书学研究评议
吴东民
与刘强君相识近20年,他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学识广博,书画皆佳。他自慈母开蒙,于诗文、书画皆用功极勤。未及弱冠即拜师开封着名书画家于安澜、杨静波、李逸野等艺坛耆宿,这些老先生国学底子深厚,人品、书品有口皆碑,更多权威着述,使其得窥书画艺术堂奥,并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后又接受学院派系统的书画教育,从理论到技法均得到严格正规的训练。他学书自唐楷入手,后又探求二王遗蹟,浸淫宋元明清诸家名作。又钟情文学创作,中学时代即有数篇文章发表于《萌芽》、《奔流》等文学期刊。
1985年高考完毕,暑期西行时,他便开始了对自己书风的探索。他曾卧碑西安月半,得见历代名迹,喜不自胜。继而访器于周原,见三代圣物,倾情膜拜;又朝圣于殷墟,领略龟甲兽骨神韵,更觉脱俗;复拜黄陵朝觐人文始祖图腾,登华岳陶泳天地灵气;东游泰岱,谒见孔圣遗蹟,寻访汉代名碑。识见弘富,思路渐广,遂阅读大量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理论典籍文献,犹于古文、诗词用工最勤。经此一番陶冶,为他奠定了源自于上古时代的甲骨、青铜的朴茂雄强、蕴藉典雅的书风。于是他即戮力问鼎三代吉金文字,先自《墙盘》等规整的法度森严的作品入手,以正笔法;继学《毛公鼎》、《散氏盘》,以求机变,得遒丽雅韵。先后摩挲甲骨、金文不下百种,得古拙敦厚之貌和跌宕起伏的笔势和清秀灵动的鲜活气息。他以此风格书写的隶书、行草作品,俱能得典雅高古的神韵。近年来为寻求新的突破,他又借鉴楚汉简帛的率意,并尝试以国画中的浓淡墨互破法和以草、隶、魏碑笔法入篆,裹锋起笔,绞转行笔,收笔则一反传统的回锋而改用平收;又将捻管和圆转笔法甚至中锋、侧锋、逆锋并用,八面取势;章法自然沉稳而又不乏流畅,亦更见钟灵毓秀。嗣后频频参加国展、获奖的书法作品就是这一类风格。
刘强作为全国青年理论家中的佼佼者,也是我省最早入选全国书学研讨会的作者,他并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就,而是一如既往默默地继续他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使他的研究成果既深深地扎根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也是他的书学思想的生命力所在。他的独特的书学思想和新颖的艺术理论研究方法对我省书法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省书法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导引着正确的方向。由于他首先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着名青年书法家,数年前便以其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享誉书坛,他的理论研究自然不是言之无物的空谈,抑或人云亦云的附庸风雅,更不是空洞
虚诞的放言。那是他从孜孜矻矻的实践中得来的真知灼见,有理有据,可谓经验之谈。所以,无论是对于被人们论得滥觞的一般理论还是炙手可热的时髦话题,他都能不避前贤,不媚时风,迎难而上,于纷繁複杂的艺理中条分缕析,自出机杼,见解独到,多从书法本体进行深入剖析,他又能针砭古今理论界艰深晦涩的故作姿态和故弄玄虚、概念模糊、定义失范的现象,率直的指出其中的诸多弊端,往往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将那些几乎被人们神化了的书法理论和意涉瑰奇的书法语言一变而为简易平实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深入浅出,简单易懂。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书写技法、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教学等,并引入艺术哲学、比较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训诂学、文学、诗词、义理、考据、辞章以及自然科学和其他各类学科,全方位地深化书法理论研究,努力使他的书法理论研究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往往是发前人之未发,论前人之未论,观点正确,立论新颖,论据确凿,既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又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实为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对于当代书法理论界来说,真正是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的。加上他文笔优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行文流畅,逻辑性强,语言简洁明快,琅琅上口,令人不忍卒读,其精当处往往使人击节称绝,真美文也!
刘强已有五十余万字的书画论文及艺术理论文章发表于国家级各类报刊。作为学者型青年书家他不为时风所宥,更不随波逐流,一直默默耕耘于他心中那一方质朴、天然、浑穆苍润的园田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海南以来,他扎根这块热土潜心做学问,近20年来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真正具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殊为难得,更加可贵。
现在,经同道好友的一再催促,他终于下定决心出一本集子,这也是我省第一部个人书法论文集,在此特表示祝贺!它的出版对于书法界来讲,无疑是一大幸事,也必将促进我省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我们期待着刘强更加虔诚地将书法艺术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心田并辛勤地栽培这片园地,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海南省书协主席)
二〇一〇年八月
境由心造法自我出(代序)——刘强和他的书学研究
李胜洪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刘强对于书画艺术的热爱,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是毋庸置疑的兢兢业业与无比真诚。可以说书画艺术创作及书学研究就是他的挚爱,是他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他内修的博学多才,加上自幼治学的严谨和勤奋刻苦,使之谈吐颇为文雅。诗词歌赋、脱口而出,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深刻而不失开张。这种敏捷的才思表现在行文时,往往是略加思索便一挥而就,内容翔实,立论精当,常有神来之笔而引人入胜!此外,其为人、做事低调,疏财重友,体现出一种道德的崇高与人格尊严。这也是我们成为好朋友的主要原因。
他是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海南的。他潜心干事业、做学问,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奉献给了那块热土。我20年前就在海南与刘强相识、相交并相知。他的品德修养,为人处事的真诚与坦蕩,使他拥有众多好友并且得到广泛的称讚;他勤奋的治学精神和丰硕的创作研究成果得到了海南、乃至全国书画艺术界的公认。名利在他那儿是永远听不到的辞彙。我不知道除了对于书画创作研究的孜孜以求之外,他还有什幺别的追求。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书学研究才能有这般的纯粹、精彩与不同凡响。
关于艺术理论的研究,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却颇多几千年来语焉不详的泛泛之词。以前总有人说“古人的陷阱”,那是指一些学术问题、尤其是概念性的严肃问题,被表述得模糊、抽象和虚妄,一直使后人一头雾水、不辨东西;这“谱”、那“经”、还有诸多的“论”,让人难以分辨其优劣。千百年来,卖弄文采、故弄玄虚的主观臆断和凭空推测已经成了制约学术发展的桎梏。刘强每与好友论及此事、都会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即奋笔疾书,澄清书学研究的本来面目。我觉得这种正本清源的使命感,是一种难得的学术自觉和历史担当。
现在,刘强的十二篇文章终于脱稿了。其文采自不必说,他是将科学研究的态度运用到全方位的深化艺术理论研究领域里来的,这使得他的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很多观点是发前人所未发,论前人所未论;观点正确,立论新颖,论据确凿,既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又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实为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我相信这本专着的出版,对于当代书法理论的某些方面来讲,可以真正起到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对于刘强而言,则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他肯定已经确立了更加远大的目标;而对于有志于书学研究的后来者而言,无疑也可以起到一个引领方向的作用。因为刘强已然是全国颇有影响和建树的青年书画理论家,其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曾影响过一大批人。
我衷心地祝愿刘强的艺术之树常青,在艺术理论研究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导师)
二〇一〇年八月

作品赏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