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孤雁出群格

2018-12-06 09:32:14 百科

孤雁出群格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孤雁出群格
  • 作品别名:孤雁带群格
  • 创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处:四溟诗话
  • 文学体裁:格律诗
  • 作者:谢榛

基本信息

格律诗的首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出群格”(或称孤雁带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带着一群黑雁振翅高飞)。格律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或称孤雁混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混入一群黑雁一起振翅高飞)。
最早称首句借用邻韵为“孤雁出群”的人是明代的谢榛。他在所着《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沿用这种说法的今人诗家,如张皓先生在其主编的《古典诗词通论》中说:“唐宋人常不拘首句韵脚之规,而借用邻韵,后世称为孤雁出群格。”星汉先生在《今韵说略》一文也指出:“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借用邻韵的韵字,作为首句的韵脚,唐宋几成风气,视为定例,叫‘借韵’,起名号‘孤雁出群’……如冬韵诗起句入东韵,支韵诗起句入微韵,豪韵诗起句入萧餚是也。”

示例

示例一
以林逋《山园小梅》诗为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撙。”此诗首句韵脚用的是先韵,而园、昏、魂、樽的韵脚则是元韵字,首句借用邻韵,便属于“孤雁出群格”。
示例二
《访戴天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东韵)
桃花带露浓。(冬韵)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冬韵)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冬韵)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冬韵)
示例三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冬韵)
远近高低各不同。(东韵)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东韵)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