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亮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本科学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世亮
- 国籍:中国
- 职业:研究员
-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个人经历
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年10月-12月,日本国家高等工业科学和技术研究所强关联电子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3年4月-2009年4月,美国田纳西大学,博士后。2009年4月―迄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实验室,百人计画。研究领域主要为利用中子散射研究高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中的自旋涨落。
荣获200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名单
2009年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百人计画入选者
研究方向
利用中子散射研究非常规超导体以及其他强关联电子材料中的自旋涨落。 中子散射对于凝聚态物理及新型材料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凝聚态物质结构以及磁性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中子的波长和能量可以比较容易地调整到同时与材料中晶格大小与各种元激发能量尺度相接近。中子有1/2的自旋并带有磁矩,可以和材料中的未成对电子直接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直接给出材料中自旋涨落的性质。 就凝聚态物理而言,当代凝聚态物理的发展总是与新的材料的发现以及这些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奇异物性密切相关的,如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铁基超导体、超大磁电阻材料、自旋阻挫材料、多铁性材料等。而在这些材料中,有诸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这些材料之所以表现出其多样性和奇异性,磁相互作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解与调控这些材料的物性需要有这些材料中的磁结构以及磁相互作用等诸方面的信息。因此中子散射在这些研究领域方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获得成果
本人过去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开展了高温超导体自旋涨落的中子散射研究,主要包括:对电子型铜基超导体低能、高能自旋激发谱的研究;率先发现了该类材料的中子自旋共振峰;对铁基超导体自旋结构的研究,率先确定了两类母体的反铁磁结构;对铁基超导体一些体系的自旋激发的研究。另一部分工作是2009年回国后,在北京房山建造了中国首台专用于非弹性中子散射的“翠竹”热中子三轴谱仪,目前已经进入调试、测试阶段,将极大发展了我国的非弹性中子散射技术。共发表SCI文章71篇,总引用次数2400余次,h-index为24。
论文专利
=14.0ptS. Li et al., Phys
S. Li et al., Phys. Rev
S. Li et al., Phys. Rev
S. Li et al., Phys. Rev.
S. D. Wilson et al.
S. D. Wilson et al., Phys. Rev. Lett
研究课题
=10.5pt电子即有电荷,也有自旋。传统的超导体中,人们可以不考虑自旋的作用,然而在高温超导体中,自旋则很可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中子散射是目前研究自旋涨落最主要的工具,因此我们期望,能够利用它解答材料中自旋—自旋之间是如何关联的,自旋—电子之间是如何关联的,从而推进对高温超导电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