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中国由2003年北大国发院EMBA同学会助学项目拓展而来。目前,项目已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範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範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及河南安阳二中等多个子项目。雁行中国每年接受各校推荐30名左右优秀学生,经遴选加入雁行。
2014年3月,雁行中国挂靠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成为正式合法公益组织。成功挂靠后的雁行对外正式名称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雁行中国项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雁行中国项目
- 由来:雁行北大助学项目
- 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 累计资助:三千余人
雁行中国
雁行中国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MBA2002 级EMBA 学员发起的班级活动——雁行北大助学项目拓展而来。目前,项目已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範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範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及河南安阳二中等多个子项目。雁行中国每年接受各校推荐30名左右优秀学生,经遴选加入雁行,项目运行至今已累计资助三千余人。

2014年3月,雁行中国挂靠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子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雁行中国终于从一个草根精品公益活动成为正式合法公益组织。成功挂靠后的雁行对外正式名称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雁行中国项目”。
2014年,一群台湾头雁受到启发,在北京头雁的积极协助推动下,雁行之爱传递到宝岛台湾。2015年1月18日,“雁行台湾协会”正式成立,“雁行台湾协会”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雁行中国项目”理念相通,但无论是组织、管理或财务均根据两岸法律法规各自独立运行。目前雁行台湾已覆盖台大、政大和东吴等三所大学,并根据情况,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侨生及赴台交换的大陆籍大学生纳入遴选辅导对象。
雁行缘起
自然界的大雁在长途飞行时,会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雁阵,这样有利于彼此借力,比孤雁单飞增加约70%飞行距离。雁行中国借鉴雁阵理论,将雁行中国的赞助人和参与辅导的社会贤达精英称为头雁,如着名企业家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智基创投的陈友忠先生、智基美国的庄人川博士等;接受雁行的励学资助及成长辅导的大学生称为小雁;小雁毕业后,成为大雁,除了加入辅导小雁的阵容外,更是头雁的强大预备军!

除经济资助外,雁行中国更希望为小雁提供成长上的辅导,为他们铺垫和谐美好的人生。因此,雁行中国格外注重为小雁们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读书会、人生体验 讲座、知识或技能培训课程、户外郊游等各类活动,帮助小雁与社会接轨,为成为下一代社会菁英积累才干。在各校学生资助负责单位及领导的倾力支持下,雁行中国更深入发掘小雁的爱心和优势,带领这批优秀的大学生远赴二级城市为当地高中生做公益宣讲活动,在各地引起强烈的反响!雁群的飞行是团队行为。领头 雁以自己的经验、力量和智慧带领道路,抵挡前风,奋力飞行。后续的队伍紧随其后,相互扶持,结伴而行,鹏举万里,翱翔长空!
雁行理念
“接受爱,传递爱,奉献爱”,是雁行中国从创建初期就一直坚守的理念。自2003年始,该理念已陪伴雁行中国走过了13年光阴。在爱的传递过程中,有不少小雁成长为大雁,为雁阵保驾护航,真正实现了“接受爱,传递爱,奉献爱”的真谛。
组织架构
一、 根据雁行中国精神,雁行大家庭成员分为:
头雁:雁行中国计画的赞助人、项目支持者、或所有为雁行贡献过心力的社会贤达菁英

大雁:接受过雁行中国资助或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工作后成为大雁
小雁:由学校推荐、雁行中国遴选确认的大学生
小小雁:由学校推荐、雁行中国遴选确认的高中生
二、 根据项目运作的工作需求,雁行中国设立雁行中国执行委员会由以上人群中以志愿、推荐或遴选方式组成,全部成员均为志愿,不支领任何工作酬劳。工作经费则依雁行中国财务规定,由项目经费中支出。
主席:由雁行中国执委会推荐,全体执委决议后任命,任期一年,连选得连任。负责统筹雁行中国的日常业务,代表雁行中国推动、出席各项活动、合作洽谈、签约等。
财务:由雁行中国执委会推荐,全体执委决议后任命。负责管理雁行中国项目经费及账户,向执委会提交季度财务报表。
秘书处:由雁行中国执委会推荐,全体执委决议后任命。负责协助主席担任与执委会工作相关的文书、联络、档案管理等工作。
头雁代表:由雁行中国执委会推荐,全体执委决议后任命。与全体执委一同为雁行中国设计、发起或执行各类项目,在重大决议中提供意见并有决议投票权。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及社会资源,为雁行中国提供最好的发展基础。
大雁代表:由雁行中国执委会推荐,全体执委决议后任命。与全体执委一同为雁行中国设计、发起或执行各类项目,在重大决议中提供意见并有决议投票权。并担任精神与经验传承的角色,将雁行中国累积的经验向下传递。
小雁代表:由雁行中国执委会推荐,全体执委决议后任命。与全体执委一同为雁行中国设计、发起或执行各类项目,在重大决议中提供意见并有决议投票权。并担任学校与雁行中国的沟通桥樑,在各自学校内推动雁行中国的各类项目。负责组织各校“干活委员会”招募各校小雁协助各项活动具体执行和推动。
各校观察员:由雁行中国执委会各校代表推荐,作为该校预备或实习代表,在前任毕业或因故无法继续为雁行中国工作时,随时接替。
顾问团:各校学生资助负责单位、领导、老师、部分热心头雁及大雁因各种原因有意愿但不便参与日常工作,受雁行中国执委会邀请成为顾问团成员,以各种方式为雁行提供宝贵意见及资源。
主要职能
一、筹募善款。雁行中国通过向基金会或社会各界善心人士劝募的方式,为各校优秀的贫困大学生筹募励学及活动基金。同时,雁行也接受团队中曾得到过帮助成员的爱心回馈。雁行中国执委会设有健全的管理及财务制度,每季度均向所有参与活动的雁行成员及友人做详尽透明的活动及财务汇报。
二、励学资助。雁行中国与高校或中学合作,遴选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积极向上、认同雁行理念、愿融入雁行团队的同学,分批或一次性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资助。对遭遇特别困难的成员,经雁行中国执行委员会,审议通过,可给予定额或特别资助。
三、开展活动。雁行中国不定期开展面向全体成员的讲座、培训、出游、聚会等集体活动,以丰富小雁生活、培养职业技能、鼓励小雁儘早与社会接轨、及传递爱心为主,每次活动,儘量邀请各界成功人士参加,以便为团队中年龄相对较小、正处于成长进步期的成员提供与成功人士亲密交流的机会。除大型活动,雁行也在大团队 内部成立若干以兴趣为基础的小团队,为有共同兴趣的成员搭建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平台。所有活动由小雁以项目小组形式负责策划执行,在参加活动或参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雁行成员会得到切实的锻鍊,并收穫感悟、感动和友谊。
四、凝聚团队。由于团队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直接交流不便,在平时,雁行就利用微信群、部落格、论坛、群邮、电子杂誌等途径促进成员间的相识相知,并动态更新成员信息,为促进团队融合创造必要的条件。
雁行活动
迎新
每一学年之初, 雁行中国各校分别遴选出新一批小雁。为了迎接这股雁阵新鲜活力,让每位新成员感受到雁行之家的温暖,雁行中国在10 月中旬举办四校联合迎新会。缘分让我们因为相似而相聚,迎新让雁子们不惧迷茫,打开心扉,展现自我。新小雁在这里结识能引导他们快乐前进的学长学姐,以及跟他们背景相近的同龄小雁。

2014年10月,雁行北京五校举办了以“TOGETHER——共飞翔”为主题的迎新活动。新小雁们欢聚一堂,破冰、相识、畅谈。原本分散各校的大学生,因为这一个共同的身份,成为了彼此信赖、可以依靠的挚友。
年终聚会
作 为一个正规的励学组织,雁行中国每年会在12 月底举办年终聚会,总结一年经典瞬间、开启来年的无限期盼。例如2009 年“相聚久久”,2010 年的“爱·变”的主题聚会,雁子们用“爱”铭记感恩,以“变”纪念成长。雁行中国年终聚会,是回顾,更是展望;是欢聚,更是庆祝!

大型出游
作为雁行的团建活动,每年春天两天一夜的大型出游,一直是雁家人引颈期盼的年度最大型活动。2009 年5 月,雁行中国200 余只雁子飞到“灵山—爨底下”,活动圆满结束之后,“大型出游”四字成了品牌。

200 多人的雁阵,踏青,漫步,攀爬;体味刺激,惊险,甜美。览美景,乐游戏,赏晚会,5 月之约,少不了结朋交友。老雁、大雁、小雁齐聚,大型出游有着最重要的目的——“打开”。
2016年5月,雁行北京“回归”、雁行南京“雁游溧水·行者无疆”两地春游活动同时开展,两地近500人的大型出游,包罗了爬山、茶话、晚会、素拓等各色活动,既是对雁行组织团队的考验,更是对雁行人互助友爱的凝聚力的证明。
成雁仪式
“雁行有爱,一路同行!”这种爱,相伴一辈子。毕业没有感伤,离别不是散场,成雁仪式,见证雁子的成长!从“小雁”成长为“大雁”,雁行中国成雁仪式是雁子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是他们的“加冠礼”。老雁、大雁和小雁,共同放飞毕业季雁子的梦想。送上头雁们衷心的关怀,送上小雁们深深的祝福,送上彼此之间的无尽牵挂。从此,雁子以“大雁”身份出现雁行之家。

雁阵高飞,振翅飞向更广阔天空;雁阵高飞,铁肩勇敢担当雁阵责任!
雁行中国暑期公益宣讲
雁行中国暑期宣讲团起源于2009 年。每年暑假,雁行中国都会组团到安阳二中和我们资助的小小雁小聚。过程中发现由北京一线大学组成的小雁团队,对正处于高考备战阶段的孩子们是极大的示範和鼓舞力量。

小雁们不仅分享他们克服困难和具体的学习方法,更在过程中建立了面对上千高中生侃侃而谈的自信!于是从2010 年开始,雁行中国正式推出暑期宣讲项目,由执委会寻求当地接待和赞助,小雁们8 人一组,奔赴全国各地,迄今共举行数百场、接触高中生超过十几万人的宣讲会。
小雁们精心策划分享内容,有感性有技术,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眼泪,回来以后,我们惊喜的看到雁子们更自信,更意气风发。各地的高中生持续和雁子们保持联繫,赞助的老雁也藉此回馈家乡或母校,大家都期待雁子们再度莅临。如今,雁行中国暑期宣讲已经成为雁行的品牌活动。

2017年暑假,雁行南京和北京的179名小雁,加上8名台湾小雁,总计187名小雁组成21个团,先后前往全国19个省市开展宣讲活动,宣讲学校83所,大小宣讲146场,受益高中生达63760人。在雁行中国官方微信、微博及论坛所发布的宣传稿总计238篇,累计阅读量近6万人次,宣讲团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
雁行中国导师计画
导师计画(Mentor Program) 是头雁Rachel Tsao(BiMBA PT12)在2014年毕业后,经同学高哲铭游说,向 BiMBA 校友同学们发起的活动。几次招募下来,除了北大 BIMBAer ,也有许多亲朋好友报名担任导师,与雁行中国各大高校的大雁小雁们作为学员,大家一起交流经验,解疑答难,旨在让大雁对于未来有更清楚的方向,让小雁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随着导师计画项目的开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四大主活动贯穿全年、小活动穿插其间的项目模式。主活动包括破冰大会、模拟面试、面试宣讲以及年终 Party,此外,小活动包括企业参访、office软体学习等。

雁行其它精彩活动
除上述常规大型活动之外,雁行中国及雁行各校还不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精彩纷呈,让小雁们迎接不暇。名人讲座、团队培训、企业参访、趣味球赛、校内欢聚等,小雁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各界成功人士、与他们亲切交流,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知识、提前了解职场社会,更重要的是小雁们还可以在此过程中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拓展人际交往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提到的雁行所有活动,小到20人的读书会,大到400多人大型出游,都是由在校的小雁所组成的EC独立完成,每一次的挑战都是一个新纪录。
雁行各校
雁行北大
作为雁行中国的雏形,“雁行北大”是由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MBA2002 级EMBA 学员陈友忠(York)、狄宏伟、李健君三人发起,旨在为北大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自强成长提供资助。
自2003 年开始,12 年已尽,“雁行北大”在北大学生资助中心领导、老师、社会爱心人士及受资助的小雁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燕园中逐渐生根发芽,舒枝散叶;雁子们将爱的火炬心手传递,满怀热情地与雁阵一同成长。作为“雁行”先锋队,“雁行北大”开创了Mentor-Mentee项目,并形成参与公开招募受助小雁、独立发放助学金、雁行辅导员制的励学培养体系。而从“雁行北大”中成长的大雁,也将爱的火种播撒到人大、北师大以及河南安阳二中,“雁行”飞出北大,走向中国。
而今,“雁行北大”团队正蓬勃发展,向“新活动”、“新挑战”、“新未来”进军!
雁行清华
“雁行清华”主要由智融美洲董事长兼总裁庄人川博士提供资助。头雁悉心领航,小雁们无不深受鼓舞,“雁行清华”的团队建设也步入正轨。2009 年4 月,“雁行清华执委会”成立,此后多次承接“两天一夜”大型户外出游,活动中展现出了很高的团队水平,“雁行清华”成为了雁行中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力 量。
在头雁的带领下,清华的小雁定将弘扬雁行理念,“接受爱、传递爱、奉献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爱的誓言。
2016年,雁行清华在资助20名小雁的同时,新增10个励学金名额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放申请,申请通过后即可获得“雁行励学金”,并加入雁行清华。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对志愿、对公益有思考和想法的同学加入雁行,利用雁行优质的资源培养公益领军人才,带领雁行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雁行人大
2006 年9 月,“雁行北大”小雁李军羽翼丰满长成大雁,由北京大学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李军曾经在“雁行北大”接受爱,积极传递爱,在这位雁行使者的多方努力之下,2007 年5 月1 日,继“雁行北大”、“雁行清华”之后,“雁行人大”正式启动。
“雁行人大”以社团模式开展日常运作,由历届优秀小雁志愿组成分工明确的执行团队,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温暖贴心的校内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参与雁行中国校际分工与合作。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雁行人大”执行团队组织策划大小活动20 余次,更在常规活动上不断开拓创新:开雁行中国小雁自主遴选之先河、为新小雁举办“破冰之旅”的见面会、为小雁毕业生量身定做“成雁仪式”、首推小雁轮值 的雁行中国论坛互动等。
十年走来,团队的成长有成绩也有教训,期待“雁行人大”在雁行中国的平台上,不断磨练成为更有战斗力、更有向心力的优秀团队!
雁行北师大
2007 年11 月,“雁行北大I期”小雁张晓磊保研至北师大文学院,在雁行中国的大力支持下,“雁行北师大”励学成长项目正式启动。在头雁们的关心和老师们的全力支持下,张晓磊带领着北师大的小雁们积极参与、组织雁行活动,春游、晚会、讲座、培训及各项体育赛事,都见证了北师大小雁的成长与成熟,其中尤以雁行中国“成雁仪式”作为雁行北师大的看家项目,每每带给即将投入职场的大雁诸多回忆。
雁阵的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北师大的小雁们也以崭新的面貌将这份爱传递!
雁行安阳二中
2008 年,大雁马良鹏有感于母校安阳二中还有许多学弟妹们为读书经费而苦,于是良鹏向雁行中国提议增加“雁行安阳二中”项目,由他本人负责部分安阳所需经费的筹集,并承担与安阳二中的联繫工作。于是,自2008 年至今,所资助的小小雁,从第一期的15 人增加到每期40人。由于安阳二中是唯一的高中并远在外地,雁行中国每年暑假均组团赴安阳和所资助的小小雁们会面,除了安排资助事务,来自北京和南京的小雁们更以自己奋斗的经历,和小小雁分享,鼓励他们在学习的路上勇敢前进!
此外,小雁们还主动开办小小雁夏令营,自行策划组织,担任辅导员,每年带领40名新小小雁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这一项目既丰富了小小雁们的高中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今每年都有小小雁考上各地大学,就近加入雁行大家庭,再成长为大雁!
雁行北航
2010 年10 月31 日,京城四大高校(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的小雁举行大型“雁行中国·爱基会”迎新会,北航的七位“珍珠生”的也参加了这次聚会,由此与雁行结缘。几位珍珠生得知雁行中国尚未走入北航,所以他们主动向雁行中国主席郭伟琼请缨,希望雁行中国儘快在北航成立。自此,“雁行北航”的成立正式被提上议程。
在北航珍珠生负责人马付平的积极组织下,郭老师在北航昌平校区,以“性格与职业”为题,为北航学子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同年,身为北航校友的头雁韩玮先生联繫了北航的张慧渊老师,并提交了“雁行北航计画”。刚成立之初,“雁行北航”执委会成员主要由七位珍珠生构成。发展到现在,“雁行北航”执委会按社团的方式来运行。自成立以来北航小雁们积极参与并承办雁行的各项活动,努力以奋发向上的姿态活跃在雁行的舞台上。
雁行北交大
2016年,在雁行中国主席郭伟琼女士的大力推动下,雁行中国与北京交通大学结缘,当年6月1日,雁行中国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约,雁行北交大正式成立。同时,雁行中国邀请北交大校友、雁行头雁、飞天诚信总经理李伟先生,作为北交大的领头雁,带动雁行北交大发展。
雁行南京
一向热心雁行公益活动的老雁林嘉喜先生(东南大学97 级环境工程系),早于2009 年提 议将雁行中国计画延伸到南京的母校。2010 年10 月,雁行中国在林嘉喜先生的大力推动并集结多位南京校友,组团拜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校方热情的接待,对雁行中国项目给与高度肯定,并承诺将大力支持雁行中国项目在南京高校的开展。雁行中国执委会随即成立南京专项小组,号召多位南京校友加入雁行中国南京计画,为雁行中国南京出钱出力!

2011 年5 月,雁行中国分别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学校签约,雁行中国南京项目宣告正式启动!截至2014年底,这三所高校各有四期小雁,总计约410人。虽然雁行南京起步略迟一拍,但雁子们毫不逊色,以其特有的拼搏和努力,积极的投入到雁行南京的建设与发展中,将雁行的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
2014年9月,在头雁林嘉喜先生和深圳国金纵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鼎力相助下,雁行中国再传喜讯——雁行南京新增河海大学和南京师範大学两所高校,并在10月份开始资助新小雁。2017年5月,由头雁林嘉喜之国金团队成员余锦洲先生牵头,将雁行中国带入余先生的母校,南京工业大学。
至此,雁行中国在南京共有雁行南大、雁行东大、雁行南航、雁行河海、雁行南师和雁行南工等六所学校,形成北京6所、南京6所的雁阵。
雁行台湾
2014年是雁行高飞展翅的一年。在雁行中国创始人陈友忠先生及台湾头雁陈怡芬女士等人的努力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雁行台湾协会”于2015年1月18日正式成立。
雁行台湾与雁行中国理念相通,活动交流,但在资金和组织上完全独立。台湾大学为雁行台湾第一所签约学校,后期雁行台湾将扩展到台湾政治大学和淡江大学等多所学校。我们期待雁行在台湾的发展,也相信雁行能为两岸的年轻人传播更多的正能量!2017年暑假,两岸雁行不约而同组织小雁互访:北京的8位小雁赴台做公益创新参访,台湾也有8位小雁分别加入四个雁行中国暑期宣讲团成为团员,开启两岸雁行互动模式。
头雁代表
雁行中国发起人 陈友忠(York)先生
陈友忠先生为现任智基创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获台湾大学理学士及美国Fordham 大学MBA 学位。2000 年任职于宏碁电脑,创建与管理十余家宏碁子公司及合资企业,曾负责经营宏碁在墨西哥及前苏联的业务,是第一位在克里姆林宫公开演讲的华人。

2000 年,陈友忠先生跨过海峡到上海任职,任智基创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02 年重返校园,在北京大学美丽的朗润园里读EMBA。同年底,同学狄宏伟倡议资助北大贫困学生;寒暑假期间,本班同学的公司给贫困学生提供打工机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就是雁行的缘起,也是York 与雁行结下美好缘份的开始。
同样经历过贫困的滋味,York和几位同学积极担负起推动资助计画的任务,获得很多创投界和产业界朋友们的无私捐助与参与。2009 年底,为了雁行的更加规范与专业运作,承蒙热心的头雁郭伟琼接下了主席的重任,全力的带领雁阵飞得更高、更远。而York 与雁行始终同行,与雁行中老朋友、大朋友、小朋友的交往共处,依然是York 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雁行中国主席 郭伟琼(Estela)女士
郭伟琼(Estela)来自台湾,美国加州大学传播学硕士,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EMBA,她在台湾外企工作10 年后,于1997 年只身到北京,是一位高度热情的创业者,她所创立的企业接连被併购后,Estela投入雁行的建设发展,并在多家企业担任管理顾问,也是一个低调的天使投资人。

Estela 一向对公益活动有着极高的热情,自2008 年开始参与雁行活动,成为固定的赞助者。2009 年底由于York公务加重,无法兼顾雁行诸多事务,在York 的盛情邀请下,接下雁行中国轮值主席的任务。她以公司治理的精神和方法,带领小雁完成许多不可能的任务,使雁行成为一个高效的公益团队。不得不提的是,在以Estela为首的头雁们的努力奔走之下,雁行中国在2014年3月份挂靠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子项目,成为一个正式合法的公益组织。同时,在她的感召下,一批批大雁重归雁家,纷纷承担起顾问、指导的角色,推动了雁行的可持续发展。Estela为雁行中国的合法化、组织化运作付出了极大心血与努力。
Estela 一家人都是雁行中国的忠实支持者,她的先生韩玮是IBM 首席顾问,并为雁行打开母校北航的大门。雁行活动中,他们一家三口的身影,是小雁们最嚮往的幸福影像!
雁行中国的支持者 庄人川博士
智融美洲董事长兼总裁庄人川博士一直是“雁行清华”的主要资助者。受父亲嘱託,庄博士尽力帮助清华的贫困学生,并开创“雁行清华”。

从2005 年开始,庄博士每年捐助20 名小雁,取名为“怀庄助学金”,意在纪念庄博士的父亲。庄博士特别注重与小雁的交流,经常与小雁们相聚、共同出游,向小雁分享自己 的人生经验。头雁悉心领航,小雁们无不深受鼓舞,“雁行清华”的团队建设也步入正轨。
雁行之歌
雁行之歌
词:李亚平 曲:钟 卫
当我们经历了飞的跋涉
穿云破雾披风斩浪
依然执着向前飞翔
不管前路多幺漫长
我们追寻着永恆的阳光
大雁小雁今生有约
天高海阔激情奔放
在狂风和暴雨中
我们凝聚成雁序成行(hang)的力量
大雁小雁今生有约
天高海阔激情奔放
在狂风和暴雨中
我们凝聚成雁序成行(hang)的力量
当我们经历了飞的历练
雁行神州相聚学堂
尽情展露人生锋芒
不管过去多幺辉煌
我们孕育着未来的梦想
大雁小雁羽翼相连
苍茫世界相知相伴
把人字送上云端
我们张扬起民族复兴的翅膀
大雁小雁羽翼相连
苍茫世界相知相伴
把人字送上云端
我们张扬起民族复兴的翅膀
当我们经历了飞的历练
我们张扬起民族复兴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