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餐桌》(第1季)的一个独具匠心之处是拍摄地选择沿京杭大运河为拍摄路线。众所周知大运河是我国一部流动的史书,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跨越四省二市,将南北差异的饮食文化紧密融合,造就了多样而丰富的美食,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通过运河传播开来,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行走的餐桌》(第1季)节目组沿着这样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路线去寻找美食、介绍美食的时候,不仅能表现出中华美食的历史厚重感,还能展现地域饮食文化的异彩纷呈。
基本介绍
- 集数:10集
- 线上播放平台:央视网、搜狐、爱奇艺、酷6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纪录片
- 首播时间:2012-03-20 07:12
- 中文名:行走的餐桌
- 上映时间:2012-03-20 07:12
- 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
基本信息
集数:10集(第1季);10集(第2季)
製作:北京能量影视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
简介
第一季
《行走的餐桌》(第1季)的一个独具匠心之处是拍摄地选择沿京杭大运河为拍摄路线。众所周知大运河是我国一部流动的史书,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跨越四省二市,将南北差异的饮食文化紧密融合,造就了多样而丰富的美食,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通过运河传播开来,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行走的餐桌》(第1季)节目组沿着这样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路线去寻找美食、介绍美食的时候,不仅能表现出中华美食的历史厚重感,还能展现地域饮食文化的异彩纷呈。同时,通过这一道道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美食,展现每个城市独特的精神风貌。拍摄地分别选在北京、天津、沧州、临清、济宁、徐州、苏州、扬州、湖州和杭州十个历史名城。
《行走的餐桌》(第1季)的另一个亮点是,贯穿10集节目中的主持人是由外国人担任的,她一位来自波兰的姑娘名叫翠花。 作为介绍中国最经典的传统美食节目,却选用一位外国人作主持不但是节目视角、风格的创意,更是具有特别寓意的。翠花就读于北京某着名大学播音专业,她不但有个地道的中国名字,还能说得一口地道的中文,她曾在多次外国人讲中文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因此翠花在用流利的中文介绍中国美食时,不但不会令观众有交流隔阂感,反而会令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从一种全新的国际视角重新解读和品位中国美食,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知识和差异。从片中画面和主持人的解说中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尤其是中国饮食文化强大的多元性和感染力。
第二季
《行走的餐桌》(第2季)围绕湘江两岸的美味展开了一次“香辣”的美食之旅。不仅表现中华美食的历史厚重感,还通过在湖南分布众多的少数民族土家、苗、侗、瑶等族展现地域饮食文化的异彩纷呈,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一季
第一集:杭州篇——美哉,杭帮菜
中国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宏伟的两大工程,京杭大运河跨越4个省2个直辖市,沟通中国五大水系,成为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大运河开通后,货物往来日益频繁,南北方的不断融合造就了独特的运河饮食文化,波兰姑娘翠花将从运河的最南端杭州开始,一路北上,品味各地美食,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第二集:人生只食在湖州
波兰姑娘翠花沿运河北上来了湖州,这儿的湖笔湖丝湖竹闻名天下,但来到这里,最不能错过的还是湖州美食,鹅卵石烹製的竹林鸡,柴火烧的大锅羊肉,香气四溢,乾塘时吃的鱼塘饭究竟是什幺?豆腐皮竟然也能包包子,本集翠花将一一揭开湖州美食的神秘面纱。
第三集:苏州篇——精緻苏帮菜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宋代《吴郡志》中用“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来形容苏州杭州的美丽、繁荣与富庶。今天的苏州之美不仅在于旖旎的古典园林,还在于花样繁多的精緻美食。阳澄湖大闸蟹怎幺做成了雪花?猪蹄膀为什幺吸引了法国总统?茨菰为什幺嫌贫爱富?䰾肺汤到底吃的是肝还是肺?在这一集里,翠花将带领大家细细品味苏州的精緻生活和苏帮美食。
第四集:扬州篇——品慢城扬州
波兰姑娘翠花沿运河一路北上,来到古城扬州。扬州是古运河上诞生的第一座城市,这里的美食也与运河息息相关,没有馅的包子还叫包子?嫩豆腐也能切的千丝万缕?吃鱼头为什幺要拆掉骨头?本集翠花将带你一起体验扬州的美食文化。
第五集:徐州篇——新鲜徐州味
波兰姑娘翠花今天来到了运河中段,曾经出了11位帝王的徐州,南来的北往的人们在这里汇合,会创造出什幺特别的美食呢?甜油为什幺会取代酱油?臭死了的盐豆子为什幺却使人流口水?流传了三千年的菜餚又是什幺样子?
第二季
第一集:总论——湘菜与辣椒
第二集:长沙篇——热闹是长沙
第三集:湘潭篇——湘潭山水人
第四集:新化篇——淳朴新化味
第五集:邵阳篇——邵阳的古香古味
第六集:怀化篇——怀化的山水滋味
第七集:湘西篇——湘西味道
第八集:张家界篇——山野寻珍
第九集:常德篇——常德味道
第十集:岳阳篇——三味岳阳
美食列表
第一季
美哉,杭帮菜(第1集)
- 龙井鸡
- 定胜糕:有甜味,色呈淡红,鬆软清香,入口甜糯。具有春季养生调理,术后调理的功效。传说是南宋时百姓为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製的,糕上有“定胜”两字,后就被称“定胜糕”。
- 西湖大田螺
- 叫花鸡:杭州楼外楼名菜。
- 虾爆鳝
- 杭州油冬儿
- 铁观音排骨汤
- 西施团圆饼
- 八宝鱼头:以淳牌千岛湖有机鱼为主料,以河虾等八种原料为配料炖製而成是鱼味馆的金牌菜。
- 西湖莼菜鱼圆汤
- 金牌扣肉:浙江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酥面不烂、油而不腻,造型别致,用薄饼夹食风味更佳。
人生只食在湖州(第2集)
- 竹林鸡
- 酥饼
- 柴火羊肉:精选当地湖羊而制。
- 鱼汤饭:渔家庆丰收所做的宴席菜,包括红烧鱼、白烧鱼、饭圆、土鸡、大蹄髈等。
- 千张包子:汉族小吃,主要原料为麵粉、猪肉、开洋、干贝等。
精緻苏帮菜(第3集)
- 阳澄湖大闸蟹
- 雪花蟹斗:是在芙蓉蟹的基础上创製的一款名菜。
- 桂花鸳鸯糖粥
- 梅花糕:江南地区最着名的特色糕类小吃。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拍手称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流传至今。
- 海棠糕:创製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
- 富贵盐焗蹄髈
- 茨菰烧肉
- 䰾肺汤:江苏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鱼肝肥嫩,鱼肉细腻,汤清味美,是夏秋季节的时菜。
- 朱鸿兴的头汤麵
- 松鹤楼边的荠菜馄饨
- 黄天源的松糕
- 绿杨村的馄饨
- 松鼠桂鱼:江苏苏州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
品慢城扬州(第4集)
- 扬州灌汤包
- 臭大元
- 文思豆腐:悠久历史的江苏淮扬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
- 扬州老鹅:扬州盐水鹅,扬州人俗称其为“老鹅”。
- 拆烩鲢鱼头:江苏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江苏菜系。
- 清炖狮子头:江苏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系。
- 扒烧整猪头:江苏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系。
新鲜徐州味(第5集)
- 芝麻饼
- 甜油
- 盐豆:俗称“老盐豆”“臭盐豆”“臭豆子”“鹹豆”等,是徐州地区的家常小菜。
- 烤梨
- 蛙鱼:类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是徐州地区汉族小吃,原料大多选用山芋澱粉。
- 地锅鸡:江苏的汉族名菜,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
- 羊方藏鱼:苏菜系,在中国汉族古典菜中被称为第一名菜,至今已有4300年历史。
汇通南北 济宁美食(第6集)
- 糁汤:又名“肉粥”,一种传统名吃。
- 甏肉干饭:山东济宁地区汉族传统名小吃。
- 扬帆运河
- 乾隆鱼面
- 乾隆御饼
- 脆皮白鱼
老临清的旧食风(第7集)
- 徐家豆沫
- 布袋海参
- 梨膏糖
- 托板豆腐:临清传统名吃,因卖主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製的长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称“托板豆腐”。
- 清真八大碗:穆斯林传统的民间宴客形式,指的是八种装在大碗里的炖菜。
- 金钱牛肚
- 圈巧阁
- 松花羊肉
- 宛家烤肉
- 什香面:临清名吃,也称“十香面”。金瓶梅宴中的温面和本地民间小吃捞麵综合改进、演变创新而来。
水陆毕陈 沧州美食(第8集)
- 河间羊肠汤:沧州小吃,羊肠汤,俗称羊肠子,沧州方言发音是”样尝――咋”。
- 羊骨头张
- 奇美香肠
- 吴桥宫面
- 炸老虎
- 嘎巴豆娃
- 青蟹:又名“切蟹”。
- 糟梭鱼
这是天津味(第9集)
- 嘎巴菜:又叫“锅巴菜”,是天津独有的风味小吃,由山东煎饼演变而来。
- 狗不理包子:天津地区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天津三绝”,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 十八街麻花:天津的一家百年老字号麻花店,“天津三绝”。
- 耳朵眼炸糕:清真美食,津门特产,“天津三绝”。
- 茶汤
- 熟梨糕:独具天津特色的一种民间小吃。
- 八大餷
- 公馆菜:扒肉条、肉丸子、烩鸭条、清炖牛肉
- 罾蹦鲤鱼:一味传统名餚,以带鳞活鲤鱼炸溜而成。
- 鱼鳞冻:一种菜品,富含胶原蛋白,与其他胶原蛋白比,其蛋白质易分解,容易被消化、吸收。
京城五味(第10集)
- 咯吱盒:又名咯吱合、咯炸盒、饹餷饸。它是一种比老北京城还老的北京特色食品。
- 葱烧海参、芙蓉鸡片、烩乌鱼蛋汤:北京地区盛行的鲁菜。
- 宫廷菜:蛤蟆鲍鱼、十六攒盒、桃花泛、四乾果、四蜜饯。
- 爆肚冯:北京着名小吃,开创于清光绪年间,是百年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