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2018-07-18 03:34:43 百科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教育源于20世纪50年代西南民族学院政文科,伴随学校创建、改革和发展,为国家政权建设、边疆稳定、民族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上万人的各民族多类型管理人才。21世纪以来,管理学院乘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快速发展之东风,按照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要求,着力凝练管理学科方向、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材,现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3个一级硕士学科;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等8个学术型硕士点;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农业技术推广硕士(农村区域发展)、教育硕士(教育管理)5个专业硕士点;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物流管理共8个本科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 英文名: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College of Management
  • 简称:西南民大管院
  • 校训:教学新院、管理心院、科研兴院
  • 创办时间:20世纪50年代
  •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成都
  • 类别:公立大学下属教学单位
  • 学校类型:民族
  • 学校属性:国家部委直属
  • 主要院系:会计学系、财务管理系、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市场行销系、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和物流管理系
  • 主要奖项:GMC团体冠军
    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一等奖
    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
    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 知名校友:冯元蔚、刘永康、张东升、曲木史哈、毕世祥、闫柏、沙玛阿果
  • 现任院长:刘晓红
  • 党委书记:仁孜泽仁
  • 副书记:徐雪红
  • 副院长:刘毅
  • 副院长:姚珣

学院概况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教育源于20世纪50年代西南民族学院政文科,伴随学校创建、改革和发展,为国家政权建设、边疆稳定、民族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上万人的各民族多类型管理人才。21世纪以来,管理学院乘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快速发展之东风,按照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要求,着力凝练管理学科方向、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材,现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3个一级硕士学科;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等8个学术型硕士点;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农业技术推广硕士(农村区域发展)、教育硕士(教育管理)5个专业硕士点;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物流管理共8个本科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机构设定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机构设定
学院有专业专任教师11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43.75%;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在读博士学位教师5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4人。学院还聘请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主席团成员李京文院士等一批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有20余人次到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学校,开展了访学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11人次教师至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访学,邀请国外专家、教授、学者30余人次来学院讲学和指导科研。
近五年来,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0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出版学术着作、教材46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管理学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在校学生2947人,其中研究生397人、本科生2550人。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以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为代表的学生创新品牌,在创新竞赛方面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近200项,多次获得GMC团体冠军,2010年代表中国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大赛获得第六名,2013年有两支队伍又获全国一等奖,2014年学院共有8支队伍进入複赛,取得中国赛区一等奖4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2015年参加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再次彰显管理学院的教学实力和学子的风采。
学院有在校学生3005人,其中本科生2547人,研究生458人。学院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学院)签署了包括会计学本科专业在内的校际合作协定,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在创新竞赛方面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近200项,多次获得国际企业挑战赛(GMC)团体冠军,其中2010年代表中国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大赛获得第六名,2015年获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一等奖,2017年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等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家级奖项3项,获得创新创业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18获得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2项,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电子商务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四川省一等奖2项。
人才培养,是学院兴旺的不竭动力;优秀校友是学院兴旺的名片。管理学院学子,在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涌现出大批优秀校友。学院培养了冯元蔚、刘永康、张东升、曲木史哈、毕世祥、闫柏、沙玛阿果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
学院有四川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团队为四川省社会科学2018年至2020年高水平研究团队。学院有公共政策分析研究所、套用市场行销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民族地区创新创业研究所等8个校级研究机构;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 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36篇,出版学术专着(含教材)22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4项;《创业管理》和《民族文化创意激发与创业实践》课程为四川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範课程。
十三五期间,管理学院将遵循学校的“二为”办学宗旨,以“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管理人才,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工作提供管理智力支持”为使命,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建成西部民族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智库。

历史沿革

▷1951-1974——政治文化专修科
1951年,政治文化专修科肩负着培养干部的任务。
▷1974-1978——政治系
1974年建立政治系 1975年招收政史专业
1977年招收历史学专业 1987年招收政治专业
▷1980-1985——政史系
1980年改为政史系 1985年政史系分为政治系和历史系
▷1985-1995——政治系
▷1995-2000——管理系
1995年原政治系更名为管理系
▷2000-2003——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0年原管理系和财经系合併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3至今——管理学院
2003年原经济与管理学院拆分为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和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学科专业

专业纵览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
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技术经济及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
工商管理(MBA) 、公共管理(MPA) 、会计学(MPAcc)、农业技术推广硕士(农村区域发展)、教育硕士(教育管理)
▷本科专业(8个)
工商管理、市场行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

本科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沟通技能,能在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套用型专门人才,为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特别讲团结、特别重文明、特别能吃苦”的高素质套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市场行销、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项目投资管理等。
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系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系目前有教师11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5名、讲师4名。系主任是郭玉坤,副主任是赵新军。
学生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政府、科研、教学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从事各类管理工作。
承担“管理类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子项目:评价体系改革
项目内容:
1.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改革2.教学团队授课方式改革
3.教学对象评价反馈探索
4.用人单位评价反馈探索

  
市场行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开阔的现代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视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市场行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既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市场行销与管理的实际工作,也能从事教学和研究方面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别讲团结、特别重文明、特别能吃苦”的高素质套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市场行销学、国际市场行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广告学、商务谈判、网路行销、物流管理、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等。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市场行销系现有教师11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5名、讲师4名。系主任冯旭,副主任叶樊妮。
市场行销系市场行销系
学生就业方向:企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行销策划,市场推广,品牌维护,销售与管理及其相关工作。
承担“管理类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子项目:创新创业探索
项目内容:
1.学生赛事:创新与创业竞赛的指导与组织(创新三大赛事——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创业两大项目——挑战杯、大创项目)
2.学生实践:行销专业学生创新与创业的实践(请专家进来、送师生出去)
3.课程平台: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创业模拟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开发实验系统、编写实验教材、实施模拟课程)4.项目成果:全国赛事奖项;开设创新实验班

  
会计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套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会计学系目前有教师10名,其中正高1名、副高5名、讲师4名。系主任是胡文君,副主任周静。
会计学系会计学系
学生就业方向:工商、金融、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
承担“管理类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子项目:职业技能提升
项目内容:
1.提升实践教学力量,突出实训环节2.编写系列专业教材,突出实践内容
3.开展职业提升讲座,突出实践技能
4.加强实验软体建设,突出模拟功能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和非营利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特别讲团结、特别重文明、特别能吃苦”的高素质套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金融市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投资学等。
财务管理系财务管理系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财务管理系目前有教师10名,其中副高5名、讲师5名。系主任袁蕴,副主任周轶英。
学生就业方向:工商、金融、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
承担“管理类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子项目:校外实训拓展
项目内容:
1.完善《实训实施方案》2.推行“三自”实训办法
3.建立实训效果评价体系
4.签订基地稳定实训协定

  
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晓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具备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并具有从事现代行政管理所必备的外语、写作、电脑操作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一定的从事实际行政领导、决策、人事管理和公文处理能力的“特别讲团结、特别重文明、特别能吃苦”的高素质套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宪法与行政法)、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行政管理系行政管理系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行政管理系目前有教师10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1名、讲师7名。系主任是尹波,副主任顾兴树。
学生就业方向: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国家及公共管理部门
承担“管理类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子项目:学生自我管理
项目内容:
  1. 沉静下来:研究学生一般心理和管理特点、民族学生一般心理和管理特点;
  2. 互动起来:院内学生互动、校内互动、社会互动(座谈、讲座、社会实践、实习等);
  3. 实践探索:请进来(基层工作人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政府部门、城市社区、街道办等人员)、送出去(学生兼职、社会实践、实践基地);
  4. 项目成果:论文、调研报告和课题等。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特别讲团结、特别重文明、特别能吃苦”的高素质套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市场行销、公司理财、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企业文化、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学、组织行为学、组织与工作设计、劳动关係与劳动法、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人力资源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人力资源管理系目前有教师11名,其中正高1名、副高4名、讲师6名。系主任是陈训波。
学生就业方向: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
承担“管理类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子项目:教学方法探索
项目内容:
1.核心教法:以亲验式教学法为核心,实践、总结、推广
2.多样教法:探索“课堂+实践活动”、“课堂+论文”、“课堂+设计”、“课堂+基地”、“课堂+X”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3.教材编写:编写《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4.软体编写:编写实践性教学操作软体

  
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套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係学、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套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秘书、社会学、办公自动化与网路基础、行政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公共财政学等。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
公共事业管理系目前有教师10名,其中正高3名、讲师6名、初级1名。系主任是钟大能,副主任是戚兴宇。
学生就业方向:在公共部门(政府部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谘询公机构、企业单位及其他公共部门从事管理谘询工作。
承担“管理类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子项目:实践基地运行
项目内容:
1.探索“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行方式
2.探索“专业课堂+基地”的运行方式3.探索“专业案例+基地”的运行方式
4.探索“教改项目+基地”的运行方式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学校“二为”办学宗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商贸、製造业、物流业等行业,培养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现代物流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拥有物流系统分析和运作能力的高素质複合型人才。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主干课程:物流学、仓储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採购与供应管理、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经济学、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国际物流等。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客座教授

李京文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主席团成员
唐小我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俊辉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长
袁 岳 零点研究谘询集团董事长
贾 培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西区总经理
徐玖平 四川大学教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终身院士
关 峻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郑启沃 成都百货大楼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邹开林 四川华塑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 键 四川锅炉厂厂长
洪清鹏 成都冠城集团常务副总裁
李伯刚 成都地奥製药集团董事长 、总裁
刘明星 成都地奥製药集团副总裁
邓小波 四川地邦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执行总裁
杨 林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潘世伟 四川互惠商业集团
郑双怡 四川大学教授

师资队伍

管理学院有专业专任教师11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43.75%;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在读博士学位教师5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4人。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研究员)
陈达云
刘诚芳
刘晓红
刘晓鹰
刘德昌
刘成高
张为波
张立辉
张明善
付 勇
陈丽琳
钟大能
蔡伟民
刘 毅
郭玉坤
袁蕴
尹波
付强
张淑芳
刘秀兰
副教授(副研究员)
尤琦
王昊展
叶樊妮
伍江
戚兴宇
郑婉萍
刘卉
吕怀珍
邓彦斐
李勇
李双龙
袁渊
高阳
汪虹
周静
周轶英
罗霞
郑洲
姜淼
胡文君
赵正强
徐维德
顾兴树
陈训波
康杰
裘丽岚
刘利
姚珣
马昆姝
李阳珍
冯旭
田勇
赵良杰
陈丽霖
杨刚
孟萍
徐雪红
仁孜泽仁
蒋明
讲师(助理研究员)
牛菊芳
白龙
马尔体
李云雀
杨熙纯
袁彦婷
刘帆
刘浩
李莉
李荣庆
龚碧凯
洪舒蔓
范明哲
谢赞春
蔡静
赵新军
吴敏娜
林玲
赵琳
曹满云
黄玉龙
黄华
李晓丰
邓添予
赵松
谭林
王艳
王茜婷
艾尔肯
李晨曦
吴春春
陈超
徐伟
顿艺
马晓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