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凤翔县董家河乡位于凤翔县城北5公里赴,全乡辖8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5054人,全乡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582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董家河乡
- 行政区类别:乡
- 所属地区: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电话区号:0917
- 面积:81平方公里
- 方言:陕西话
- 车牌代码:陕C
地理环境
湖北省鹤峯县董家河距鹤峯县城45公里,境内山体俊秀,峡谷、溶洞、河流、平川遥相呼应,特别是董家河“树在水中生、水在树间流”的独特景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道风景。董家河风景区被专家誉为“世界最大最完整的坡立谷”,也是一大地质奇观。2007年8月6日, 由三峡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规划编制的《董家河旅游区总体规划暨核心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州旅游局正式通过由武汉大学及州、县直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
董家河位于鹤峯县东北部,距鹤峯县城45公里,距燕子乡人民政府15公里,东西相距4.3公里,南北相距7.2公里,总面积19539亩,四面环山,形成小盆地,董家河穿村而过,境内山体峻秀,峡谷、溶洞、河流、平川遥相呼应,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树在水中生、水在树中流”的奇观,再配以董家村独到的田园风光,其景色独特,美不胜收。同时,由古海演变而成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九起九落的暗河和明流,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坡立谷地质地貌品牌。同时,董家河景区也是恩施州旅游发展重点项目之一。该《规划》通过评审,标誌着董家河景区开发正式拉开序幕。
鹤峰董家河旅游区由董家河、五龙山、万人洞三部分组成,形象定位为“中国土司地、世界坡立谷”,规划建设目标是将董家河旅游区建设成为省内、最终建成国内一流的以土司农耕文化、坡立谷地质文化为内涵,以旅游观光、激情运动、休闲度假、会务接待等为主要旅游功能,以优美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完美结合为特点,以未来湖北省及其周边地区强烈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需求为客源依託,拥有国内一流景点、一流设施、一流服务,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个性的4A级旅游景区。
凤翔县董家河乡
行政区划
董家河乡下辖村:赵村营村、韦家堡村、双冢村、董家河村、牛钵峪村、张家店村、乔家堡村、盐坎村
经济状况
2004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875万元,多经产值1040万元,粮食总产87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830元,全乡8个行政村均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小7康村,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乡镇。 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畜牧强乡,果蔬名乡”这个立乡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壮大传统产业的同时,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现已在双冢、盐坎两村建起1000头奶畜养殖小区一处,在张家店、牛钵峪两村建起5000头秦川肉牛养殖基地一处;以韦家堡、董家河两村为主,推广苹果“四项”技术,实施优果工程600亩,发展套袋果1000万只;以韦家堡、赵村营两村为主,建起蔬菜大棚100座;依託凤枣路沿线,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辣椒6000亩,栽植高酸苹果、草莓等各种乾杂果呆800亩,种植牧草3000亩,果蔬畜牧主导产业已日盈成为强乡富民的主要文撑。
陕西省凤翔县董家河乡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畜牧强乡,果蔬名乡” 这个立乡目标。
城镇化建设读初具规模
以乡政府为中心的商贸一条街和董家河商贸小区已成为全乡商品集散地。建成商品门店 100余间,吸引个体工商户92户,个体私营企业5户,使饮食、商业、卫生、建筑、修理第二产业均在此得到长足发展。
民间工艺
全面发展
全乡乡村道路、背街小巷全部硬化,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乡建起标準化教学楼8所24000平方米,30台电脑教学室3座,2004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教育强乡”,双冢中心国小、乔家堡国小、董家河国小、张家店国小分别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示範国小”。计生工作稳步提升,连续三年被省政府命名为“计生工作先进乡”
畜牧发展
陕西省凤翔县董家河乡针对市场对鲜奶需求量不断扩大的实际,依託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奶畜养殖,取得显着成效。奶牛存栏达到1200余头,建设规模以上挤奶站5处,奶畜收入超过280万元,人均增收180元。 董家河乡地处该县西北,属半山区农业乡。该乡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奶畜养殖作为民众增收的一项骨干产业来抓。在种植业上,冲破传统的“粮—经”二元经济结构,建立了“粮—经—饲”三元经济结构。发展高蛋白玉米3000余亩,苜蓿、黑髮草等优质牧草2300余亩,并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拉丝等加工调製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为奶畜养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乡上与信用社协调,以奶畜发展基础好的双冢村、盐坎村为扶持重点,在全县率先推出了“五户联保”信贷模式,为民众发展奶畜养殖提供资金支持。2008年共为奶农发放扶持贷款280余万元,涉及农户180多户,新增奶牛240余头。同时,乡上在双冢、盐坎两村成立了奶牛养殖协会,从奶牛购进、饲养以及疫病防治等提供全方位服务。主动出击与蒙牛、惠民、雪儿等奶製品企业“联姻”,由企业投资,村上出让土地,在双冢、盐坎两村建设规模化挤奶站3处,架设挤奶器6组,把广大奶畜养殖户从繁重的手工挤奶中解脱出来,为家庭规模养殖解除后顾之忧,吸引农户进站养殖,并调高鲜奶收购价格每公斤约0.16元,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发展奶畜产业的积极性,加快了“畜牧强乡”战略的顺利推进。
社会事业
城镇化建设读初具规模。从业人员已达到500多人,流动人口1000多人,以乔家堡、盐坎两村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兼贸市场已初具规摸。 民间工艺遐迩闻名。姑娘手是凤翔三绝(西凤酒、手、东湖柳)之一,她们的草编布贴工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推陈出新,漂洋过海,名扬海内外,从业人员2000余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基础设施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乡乡村道路、背街小巷全部硬化,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30台电脑教学室3座,2004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教育强乡”,双冢中心国小、乔家堡国小、董家河国小、张家店国小分别
陕西省凤翔县董家河乡

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示範国小”。计生工作稳步提升,连续三年被省政府命名为“计生工作先进乡”
计生工作
一抓宣传,提高干群的思想认识。一是县上会议之后,董家河乡连夜晚召开党委扩大会,结合宣传中央《决定》精神,研究全乡贯彻落实意见;二是包片领导、包村干部组织各村召开村两委班子、计生专乾、中心户长、持二胎生育证对象参加的专项会议,全面学习中央《决定》精神和整治“两非”会议精神;三是召开计生专乾会议,具体安排部署“两非”摸底工作及当前计画生育工作。採取刷写标语、广播宣传、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人口与计画生育法律法规和整治“两非”重大意义,形成强大的舆论环境。同时乡上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公安、卫生、计生、纪检等部门为成员的打击“两非”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乡“两非”整治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抓摸底,千方百计寻找案件线索。一是组织专门人员,对全乡境内有B超的单位和所有个体诊所、药店进行拉网式检查,主要查看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打击“两非”标誌是否明显;药店是否存在销售终止妊娠的药品现象。二是对全乡2005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婴儿的存活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从中发现“两非”行为线索,摸底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三是设立举报电话,并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查找案件线索。
三抓整顿,引导民众转变婚育观念。一是开展清查活动,组织工作组,逐村逐户严厉打击“两非”以及溺弃送养女婴、残害女婴、婴儿出生后去向不明等行为,在全乡範围内形成保护女婴合法权益、打击“两非”犯罪的高压态势。二是加强怀孕生育全过程服务,加强围产期婴儿跟蹤服务,健全终止妊娠管理制度和二孩只给一次生育机会制度,完善B超和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
招商引资
董家河乡位于县城北5公里处,北依千山山脉浅山区。在81平龙公里的範围内有可种植的山坡地4000余亩,其中天然林场8000余亩,秦川肉牛存档5400头,布尔肉羊6000余只,有可供畜牧养殖的场房(农副产品加工厂房)13栋,29600平方米,办公楼5幢700平方米,年产秦椒900吨。是理想的畜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对外开放战略,确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引资理念,把招商引资做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协调贷款,最佳化投资环境,保障投资者合法屹立,採取组团招商,网路招商。叩门招商,情感招商,等有效措施,使招商引资有了突破性进展。已引进企业6个,引资960万元。其中投资200万元辣椒加工企业生产的:乡里剁“、坛坛乡”已有自己的品牌,产品畅销湖南四川等地,投资50万元的董家河麵粉加工厂,生产的麵粉远销西安;投资70万元的鲜奶收购站2个,与新疆“伊利”、“雪儿”洽谈,投资100万元双冢、盐坎挤奶平台投资运营;投资50万元獭兔养殖厂初见成效。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簧,优良的服务,淳厚的民风,已是120万元的加油站落户乔家堡村。
陕西省凤翔县董家河乡产品

现有投资前景广阔,风险小,收益好的五个项目,期待有识之士前来合作加盟。
1、10万只肉蛋鸡养殖及加工项目。
2、千头肉奶牛养殖及加工项目。
3、万只肉兔、肉鸽养殖及加工项目。
4、万吨呻玉米变性加工项目。
5、食用菌种植及加工项目。
信阳市董家河
董家河乡位于信阳市西南部,南湾湖上游,距市中心27公里。全乡总面积28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个林茶场,258个村民组,总人口近4万人。董家河乡加大了乡村道路建设投入力度,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乡通达里程达150公里,日客流量达3000人左右。
河南省信阳市溮河区董家河乡

董家河乡风景秀丽,古蹟林立。五道河奇景、公母潭瀑布、云雾鹰嘴石、车云千佛塔让多少游人流连忘返,遐想翩翩。
所辖区域
溮河区董家河乡位于信阳市西南部,南湾湖上游,距市中心27公里全乡总面积285平方公里,辖居委会、谢畈村、楼房村、睡仙桥村、刘湾村、陈湾村、佘庙村、高岭村、楼畈村、李湾村、胡湾村、耙过塘村、清塘村、石畈村、塔耳湾村、驼店村、河口村、何湾村、黄龙寺村、孔畈村、三角山村、白马山村、车云村、集云村、云雾村2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个林茶场,258个村民组,总人口近4万人。
资源
董家河乡资源丰富。茶叶、板栗、猕猴桃、食用菌、山野菜等为本乡着名特产;天麻、百合、桔根等中药材质好量大;金鲤、银鲫优名远扬;莹石、石灰石、水晶石等矿产开发前景广阔。靠山吃山,董家河以其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孕育的丰富多彩的农副产品
香菇、木耳:2004年开始香菇、木耳被引进,并被广泛推广,如今已成为香菇、木耳等菌类农产品生产基地
除了以上特产外,山林地区的董家河还出产茶叶、板栗、猕猴桃、、杨桃食用菌、山野菜等为本乡着名特产,兰草、冬虫夏草、蕨菜【俗名:娃娃拳】;天麻、百合、桔根等中药材质好量大,以及金鲤、银鲫优名远扬。董家河乡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茶、林、栗、菌、养”五大支柱产业紧紧依靠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积极培育农业专业村,实行集约经营,规模开发,以支柱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雏形基本形成。
河南省信阳市溮河区董家河乡

董家河乡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全乡拥有集体、私营企业85家。乡办龙头企业成功地走出“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强企富民之路。
行政区划
2006年,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居委会、谢畈村、楼房村、睡仙桥村、刘湾村、陈湾村、佘庙村、高岭村、楼畈村、李湾村、胡湾村、耙过塘村、清塘村、石畈村、塔耳湾村、驼店村、河口村、何湾村、黄龙寺村、孔畈村、三角山村、白马山村、车云村、集云村、云雾村。
名茶之乡
董家河乡是名茶之乡,这里山以茶绿,水以茶清、人以茶富、乡以茶名。着名的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大产茶名山全部坐落在该乡境内,所产“五云山”牌信阳毛尖因形、色、香、味俱佳而驰名中外,屡获大奖。早在1915年,车云山所产信阳毛尖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2001年第十届信阳茶叶节上“五云山”牌信阳毛尖又勇摘“茶王”桂冠。全乡茶叶面积2667公顷,7个茶叶专业村,101个无粮组,年产乾茶60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仅茶叶一项全乡人均收入750元。
董家河乡素有茶乡明珠之称。这里山以茶绿、水以茶清、人以茶富、乡以茶名。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一流的毛尖茶,境内着名的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等五大产茶名山,是优质信阳毛尖茶的集中产地,所产茶叶因形、色、香、味俱佳而驰名中外,屡获大奖。自中国信阳茶叶节举办以来,该乡被历届信阳茶叶节指定为品茶观光地。
民生工作
董家河乡在“惠民”上大作文章,突出抓好十件实事:
一是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是完成6条总长19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全乡村村通水泥路;
三是实施2000人安全饮水工程,改善民众饮水生活条
四是完成15户“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五是完成2所村级国小危房改造;
河南省信阳市溮河区董家河乡

六是启用功能完善的劳动保障社区平台;
七是建成3—4座移动通信站,基本消除全乡移动信号盲区;
八是全面完成农网改造,消除“无电户”;
九是启动“绿色茶园”行动,建立3000亩标準化生态茶园基地建设;
十是完成三个中心村规划
历史沿革
1962年建董家河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254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董家河街1个居委会和睡仙桥、刘湾、陈湾、余庙、高岭、耙过塘、谢畈、楼畈、李湾、胡湾、何家湾、驼店、河口、车云山、塔耳湾,楼房、石畈、清塘、白马山、集云、三角山、孔家畈、黄龙寺、云雾、十里岗25个行政村。1998年由原信阳县划归溮河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