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京城市学院

2018-02-01 16:52:33 百科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Beijing City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学历学位资格,并举办中职、高职专科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实行公有民办体制的新型高校,时称海淀走读大学;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2011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批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高校。

截至2015年6月,北京城市学院有中关村校区、航天城校区、大学城校区和顺义杨镇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约1250亩,教学设备总值达2.3亿元;学校馆藏图书215余万册,实验实训室百余个;设定理工、文法、财经、艺术、外语、管理、医药等学科门类百余个专业。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定11个学部;拥有社会工作、公共管理、中药学、艺术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艺术硕士涵盖4个专业领域)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硕士教育项目;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教职工2000余名。

基本介绍

  • 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个
  • 主管部门:北京市教委
  • 学校官网:http://www.bcu.edu.cn
  • 中文名:北京城市学院
  • 外文名:Beijing City University
  • 简称:北城
  • 创办时间:1984年
  • 类别:民办高校
  • 类型:综合
  •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 现任领导:刘林(党委书记、校长)
  • 院系设定:11个学部
  • 校训:改革探索 勤奋进取 艰苦创业 开拓前进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 院校代码:11418
  • 主要奖项: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赴美社会实践优秀学校
  • 知名校友:宋冬野,杨九郎,夏河洛洛,李乔丹,张鑫,刘鹏远

办学历史

1984年,创建海淀走读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前身)。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城市学院
1996年,当时国家教委委託试点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受到国务院的奖励和表扬。
2003年4月,教育部决定撤消海淀走读大学的建制,在海淀走读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城市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
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城市学院自2012年起开展研究生教育,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批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高校。
自2013年起,学校与英国华威大学联合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硕士教育项目。
2015年3月,学校与圣马利诺大学联合创建的欧洲大陆地区首箇中医药特色孔子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根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到百分之六十。学校从外校选聘富有经验的优秀退休教授、副教授100多人及讲师和行政人员共640多人;学校还聘请了兼课教师队伍,共1000多人,理论课教师主要是北大、清华、北航、人大、外国语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的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占60%以上,同时还聘请了一批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实践专家组成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获批年份
1
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
吴继娟
北京市级

院系专业

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设定有公共管理学部、经济管理学部、国际语言文化学部、艺术学部、表演学部、生物医药学部、城市建设学部、信息学部、教育学部、书法研究所(书法师範学院)、工艺美术系11个教学学部,开设有工、文法、财经、艺术、外语、管理、医药等学科门类百余个本专科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学部本科专业设定(截至2015年6月)
学部设定 
专业名称 
公共管理学部
会计学
法学
公共事业管理
城市管理
教育学
经济管理学部
金融学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
国际语言文化学部
英语(国际商务)
英语(英语教育)
英语(翻译)
法语(法英双语)
法语
德语(国际经贸)
西班牙语(西葡双语)
西班牙语
旅游管理(国际会展)
旅游管理(涉外旅游)
旅游管理(国际酒店运营与管理)
国际学部
工商管理(韩语国际特色班)
金融学(英语国际交流班)
会计学(英语国际特色班)
工商管理(法语国际特色班)
传播学(英语国际特色班)
动画(日语国际特色班)
艺术学部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动画
环境设计
生物医药学部
中药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药学
生物技术
宠物学
城市建设学部
城乡规划
建筑学
土木工程
给水排水
信息学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
工业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通工程
软体工程
表演学部
编导
主持与配音
音乐表演
舞蹈
模特
影视摄影与製作
北京城市学院学部专科专业设定(截至2015年6月)
学部设定
专业名称
艺术学部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
舞蹈表演
学前教育
会计
生物医药学部
中药
护理
食品营养与检测
城市建设学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
经济管理学部
物流管理
市场行销
金融与证券

教学建设

根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北京市级重点专业4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门,有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中药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
市级重点专业(4个):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安全、人工智慧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获批年份
级别
1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赵新
2007年
北京市级
2
环境科学概论
崔玉静
2010年
北京市级
校级精品课程(部分)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获批年份
1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王群
2013
2
PHP程式设计
方世强
3
旅游学概论
彭敏
4
艺术特色英语
颜士军
5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王群
2009
6
PHP程式设计
方世强
7
旅游学概论
彭敏
8
艺术特色英语
颜士军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7月,该校已具有社会工作、公共管理、艺术、中药学四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项目管理硕士国际合作研究生教育点,上述五个硕士点涵盖不同的专业方向,与该校二十余个本科专业相对应。如艺术硕士分为表演、音乐、影视编导、摄影、书法、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画等不同专业方向,为该校所有艺术本科专业同学提供了深造机会。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
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中药学硕士、艺术硕士(含电影、广播电视、美术、艺术设计等领域)

对外合作

根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丹麦、葡萄牙、澳大利亚、纽西兰、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秘鲁、荷兰、乌克兰、摩洛哥、阿根廷、新加坡、义大利、圣马利诺、匈牙利、塞尔维亚等二十多个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各类合作关係。
2013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城市学院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举办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Master Degree in Programme and Project Management),通过引进国际教育资源,培养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管理人才。
2015年学校在欧洲圣马利诺建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孔子学院。每年学校为来华留学生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全外文课程。
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同50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係,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选派各专业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并聘请合作院校教授来校讲学。

学校荣誉

北京城市学院先后获“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2011年度徵兵工作先进单位、“驻区高校先进人民武装部”、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佳民办高校”、北京地区示範性就业高校等称号。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中国信访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首都城市治理与综合执法研究所(与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合作成立)、众城智库(城镇化研究院)、北京社会组织服务评估中心等科研机构。

建设成果

根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教师承担各级科研课题与教改研究项目100余个,研究人员及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个。教师参与的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各类横向课题200余项,出版教材专着15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200多篇,其中百余篇被EI等三大索引收录,并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奖项。
  • 科研成果
序号 
项目名称
获奖级别
负责人
年份
1
城市物流规划流程与方法研究
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
杜文龙
2011年
  • 科研立项
课题名称
负责人
立项单位
套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广告专业为例
张锦华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
北京市高等学校英语套用能力考试情况分析研究
郭静
大学治理视域中的民办高校校本研究
魏真
套用型本科‘进阶式职业实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发展
马辉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是由国家出版署批准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北京市社科类刊物,主要刊登城市科学研究、民办教育教学研究和套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北京市一级社科学报、优秀学报。
1988年创刊《海大教育研究》内部刊物,1999年第1期开始有国家正式出版刊号,名为《海淀走读大学学报》。
2005年9月9日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本104页,逢双月28日出刊。
  • 馆藏资源
根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藏书220余万册,其中藏纸质图书近54万册,其中精品书1300多册,工具书1500册,外文书12000多册;光碟製品25400多张;中、外报刊百种,过刊合订本2595余册。

校园文化

校训

改革探索、勤奋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前进
该校校训反映了时代特徵,是具有改革精神、创业精神和奋斗精神的校训词,当代大学生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把自己锻造成为最优秀的人才,争取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

校徽

该校校徽以蓝为底色,主体部分是一栋建筑,寓意城市;图案下方的1984则为建校时间;学校中英文全称分别位于上下方。
校徽校徽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长、党委书记
刘林
党委副书记
田培源
副校长
冉楠
纪委书记
曹世平
副校长
胡丽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