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工程师实践教程》是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严天峰王耀琦。
基本介绍
- 书名:电子设计工程师实践教程
- 作者:严天峰 王耀琦
- ISBN:9787512402911
- 页数:277
- 定价:¥32.00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 年1月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edp电子设计实验箱是为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和大中专院校进行教学、实验所用的多功能、多模组化的组合电子设计实验设备。本教程作为该设备的配套教材,以实用为宗旨,主要以实例的方式来讲解各个模组的软硬体设计开发技术,各模组所有程式均採用c51来实现,并在keil c51的开发环境下调试完成。
《电子设计工程师实践教程》可分为3部分,第1部分主要介绍edp认证系统、keil集成开发环境和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第2部分讲述电源模组、单片机最小系统模组、i/o扩展模组、led显示模组、lcd1602字元型液晶模组、lcm12232汉字型液晶模组、键盘模组、调理模组、aid转换模组、d/a转换模组、i2c汇流排接口模组、模拟温度採集模组、数字量输a/输出模组、红外通信模组、无线通信收发模组、rs-232通信模组、rs-485通信模组、usb通信模组、can通信模组等常见的18个模组的设计例程;第3部分是附录,主要是针对没有c51开发基础的学员提供c51程式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单片机套用系统的可靠性技术。
《电子设计工程师实践教程》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和培训机构单片机系统开发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电子製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参考书。
图书目录
《电子设计工程师实践教程》
第1章 edp认证系列实验系统介绍
1.1 系统概述
1.2 实验箱系统配置与特点
1.3 系统功能介绍
第2章 keil μvision2、μvision3开发环境
2.1 keil μvision2(μv2)开发环境
2.1.1 μvision2(μv2)简介
2.1.2 μv2 ide集成开发平台的安装
2.1.3 μv2的基本用法
2.2 单片机在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仿真过程
2.3.1 硬体和软体仿真
2.2.2 μvision ide的软体模拟仿真
2.3 keil μvision3(μv3)for c51集成开发环境
2.4 调试和程式下载
2.4.1 单片机调试的一般过程
2.4.2 stc单片机的硬体连线和程式下载
第3章 电子元器件基础与工艺
3.1 电子元器件使用常识
3.1.1 电 阻
.3.1.2 电 容
3.1.3 电感器
3.1.4 变压器
3.1.5 继电器
3.1.6 连线器
3.2 半导体器件
3.3 焊接操作常识
3.3.1 焊接技术与焊锡
3.3.2 手工烙铁焊接工具及其构造
3.3.3 準备工作
3.3.4 焊 接
第4章 电源模组设计例程
4.1 设计目的及任务
4.2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4.3 设计内容
4.4 电子设计diy
第5章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组设计例程
5.1 设计目的及任务
5.2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
5.3 设计内容
5.4 电子设计diy
第6章 i/o扩展模组设计例程
6.1 设计目的及任务
6.2 8155 i/o扩展晶片的基本:正作原理
6.3 设计内容
6.4 电子设计diy
第7章 led显示模组设计例程
7.1 设计目的及任务
7.2 led显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3 设计内容
7.4 电子设计diy
第8章 lcdl602字元型液晶模组设计例程
8.1 设计目的及任务
8.2 lcdl602字元型液晶基本工作原理
8.3 设计内容
8.4 电子设计diy
第9章 lcm12232汉字型液晶模组实际例程
9.1 设计目的及任务
9.2 lcm12232汉字型液晶原理
9.3 设计内容
9.4 电子设计diy
第10章 键盘模组设计例程
10.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0.2 键盘的基本工作原理
10.3 设计内容
10.4 电子设计diy
第11章 调理模组设计例程
11.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1.2 运算放大电路
11.3 设计内容
11.4 电子设计diy
第12章 a/d转换模组设计例程
12.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2.2 a/d转换器的基本参数和指标
12.3 8位8路并行a/d转换器adc0809
12.4 10位11路串列a/d转换器tlcl543
12.5 电子设计diy
第13章 d/a转换模组——tlc5615设计例程
13.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3.2 d/a转换的基本原理
13.3 设计内容
13.4 电子设计diy
第14章 i2c汇流排接口设计例程
14.1 设计目的和任务
14.2 i2c汇流排的基本概念
14.3 虚拟i2c汇流排软体包
14.4 e2prom——at24cxx
14.5 pcf8563实时时钟/日曆晶片
14.6 pcf8574 i/o扩展晶片
14.7 lm75a温度感测器晶片
14.8 电子设计diy
第15章 模拟温度採集模组设计例程
15.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5.2 设计原理
15.3 参考设计内容
第16章 数字量输入/输出模组设计例程
16.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6.2 光耦器件、继电器及其工作原理
16.3 设计内容
16.4 电子设计diy
第17章 红外通信模组设计例程
17.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7.2 tsop18xx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原理
17.3 设计内容
17.4 电子设计diy
第18章 无线通信收发模组设计例程
18.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8.2 pt2262、pt2272、f05p、j04v的特点和引脚定义
18.3 设计内容
18.4 电子设计diy
第19章 rs-232通信模组设计例程
19.1 设计目的及任务
19.2 rs-232串列汇流排通信的基本原理
19.3 设计内容
19.4 电子设计diy
第20章 rs-485通信模组设计例程
20.1 设计目的及任务
20.2 rs-485串列汇流排通信的基本原理
20.3 设计内容
20.4 电子设计diy
第21章 usb通信模组设计例程
21.1 设计目的及任务
21.2 ch372 usb接口晶片介绍
21.3 设计内容
21.4 电子设计diy
第22章 can通信模组
22.1 设计目的及任务
22.2 can汇流排通信的基本原理
22.3 设计内容
22.4 电子设计diy
附录a c51语言程式设计
a.1 概 述
a.2 c51基本语法
a.3 函 数
a.4 c51的组合数据类型
附录b 单片机套用系统的可靠性技术
b.1 概 述
b.2 提高单片机系统稳定性指标的硬体措施
b.3 提高单片机系统稳定性指标的软体措施
附录c 程 序
参考文献
图书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这将促使高等院校工科毕业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理论联繫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课堂教学,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学大体上实行的是“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教师评阅”的模式。大多数实验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好的操作步骤来进行,而在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学生走弯路或遇到挫折时,教师会直接指出甚至重新演示实验。在这种模式下,常常会出现学生不重视预习、实验时不愿意动手、课后不认真总结思考,甚至出现缺课、抄袭实验报告等不良现象。虽然实验做出来了,也对相应的原理、电路进行了验证,但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形式,本质上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传统的实验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认为做实验就是接好线,测测数据,然后写个报告就结束,学不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这种以验证为目的的实验模式的弊端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电子学会作为中国电子技术方面权威的学术团体,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开展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以电子设计为内容的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的认证工作。该认证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是完全建立在三个转变基础之上的,即实验教学方法从老师向学生转变,学生实验从机械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考试内容从注重内容向注重实践转变。具体表现为教学模式(包括组织、命题、过程、设计、考核等)、教学对象、教学平台的改革,涉及的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式设计、感测器、测量技术、通信电路、单片机、数位讯号处理(DSP)、嵌入式系统等。为更好地促进认证工作,中国电子学会还委託相关专家和工程师共同开发了一系列EDP系列电子设计实验箱,并为之配备了系列教程,本教程就是其中之一。
EDP系列电子设计实验箱是为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和大中专院校进行教学、实验所用的多功能、多模组化的组合电子设计实验装置。其内容涵盖模拟/数字电子线路、单片机、DSP以及ARM等课程。其主要特点包括:
(1) 底板+模组化架构设计。其中,底板通用,通过接外挂程式上的各种单元模组完成各种实验,实现多个组合实验的完美结合。
(2) 多模组化组合实验。设计包括电源、A/D转换、CPU、4×4按键、通信、时钟、I/O扩展、显示、信号调理等20个单元模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或者学生的水平灵活选择相应模组组合,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这种训练,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电子系统的架构、结构以及总体组成,为学生今后独立设计电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自主创新的实验模式。在完成组合模组的实验之后,可以利用专门设计的标準麵包板,不拘泥于教学内容,由老师布置或学生提出课题,学生完全自主设计。设计期间,老师仅给出大概方向,系统总体设计、电路设计、焊接、调试、软体编程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教程作为基础配套教材,主要围绕单片机进行电路设计,包括FPGA、DSP、ARM的知识没有过多涉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后续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