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韭菜病毒病

2018-01-08 14:01:11 百科
韭菜病毒病

韭菜病毒病

韭菜毒病属系统侵染病害。染病后生长缓慢,植株叶片变窄或披散,叶色褪绿,沿中脉形成变色黄带呈条状,是本病重要特徵。后叶尖黄枯,发病重的植株矮小或萎缩,最后枯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韭菜病毒病
  • 别名:Chinese chives dwarf virus
  • 病原中文名:韭菜萎缩病毒
  • 病原拉丁学名: Chinese chive dwarf virus
  • 病原分类地位: 病毒
  • 主要危害作物: 寄主仅限于韭菜、葱、洋葱等
  • 主要为害部位:整株系统性侵染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韭菜病毒病
英文名: Chinese chives dwarf virus
病原中文名: 韭菜萎缩病毒
病原拉丁学名: Chinese chive dwarf virus简称CCDV
病害类型: 病毒
主要危害作物: 寄主仅限于韭菜、葱、洋葱等。
主要为害部位: 整株系统性侵染

病原特徵

Chinese chive dwarf virus简称CCDV称韭菜萎缩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线状,长650纳米。寄主仅限于韭菜、葱、洋葱等。

传播途径

韭菜萎缩病毒主要在韭菜根部越冬,翌年春季韭菜发芽或生长时,病毒扩展到地面的叶片中,开始显症,该病毒可在割韭菜时通过割刀进行汁液接触传播蔓延,致该病迅速扩展,此外病毒还可通过葱蚜、桃蚜等传播媒介进行远距离传播。一般葱蚜、桃蚜吸食带毒的寄主5~20分钟就能获毒进行有效传播,传毒是非持久性的,种子不带毒、土壤也不传毒。

发病条件

韭菜生长季节遇有高温和乾旱易发病,蚜虫量大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早发1号、“一、三”韭菜、优丰1号、豫韭菜1号等优良品种。发现病毒株后,要及时把整墩发病韭菜挖出,集中深埋或烧毁,控制毒源,防止扩大。
(2)收割韭菜时,先割健株、后割病株,防止割刀接触病株扩大传染,割刀接触病株后,应把割刀浸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进行消毒,也可同时用4、5把刀,每割数墩后,集中浸入上述溶液中消毒。
(3)加强韭菜田肥水管理,及时拔除韭菜田中杂草。
(4)发现葱蚜或桃蚜为害韭菜,要及时喷洒50%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及时消灭传毒蚜虫。
(5)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0.5%抗毒剂l号水剂300倍液、20%毒剋星(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