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万州白土

2018-10-15 00:26:51 百科

万州白土

白土镇原名白土乡,于清乾隆年间建场。民国18年(1929年)始置白土镇,1938年改为白土乡,1992年9月,大林与白土两乡合併建置白土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白土镇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重庆万州区
  • 政府驻地:白土镇圩场
  • 电话区号:+86-023
  • 邮政区码:404025
  • 地理位置: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三峡腹心西部
  • 面积:66.3平方公里
  • 人口:25333人
  • 方言:西南官话-重庆方言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 机场:万州五桥机场
  • 火车站:万州站、万州北站(高铁)
  • 车牌代码:渝F

行政规划

1953年2月和7月,先后分置为白土、普子、地宝、丁家坪、乾坝等乡。1955年12月,丁家坪乡併入白土乡,乾坝乡併入普子岭乡,隶属万县白土区。同年5月,湖北利川县的大林、青龙、石家3乡划归四川万县后,连同地宝、龙合、庙子、熊家4村合併建置大林乡,隶属白土区。1961年,大林乡析出部分村置地宝乡。1992年9月,大林与白土两乡合併建置白土镇,隶属万县人民政府,1993年归五桥区管辖,1999年后隶属万州区管辖至今。2004年乡镇区划调整,将原恆合土家族乡隶属的长槽村划入白土镇。

政府规模

镇政府驻地白土坝(因明洪武二年(1369年)有人在坝内发现一块白土,故名)。位于万州区东南80公里,西与恆合土家族乡相倚,北与梨树乡接壤,东与地宝乡相连,南与普子乡为邻。幅员面积66.3平方公里。辖9个村、55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民小组。人口总计6978户,25333人,其中社区4443人。集镇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0.42万人。

交通环境

境内交通较为便利,龙(驹)白(土)公路、白(土)地(宝)公路、白(土)普(子)公路、白(土)风(仪)公路纵贯全境,10个村(社区)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级公路共15条总长122公里。全镇地属山区丘陵平坝。最高人头寨海拔1515米,最低点海拔360米。年均气温15℃,1月平均气温3.7℃,7月平均气温25℃,年降雨量1225毫米,无霜期220天。

农业规模

辖区内耕地21296亩,其中田12649亩,多为白墡泥夹沙土、灰棕紫色土。有林地35171亩,森林覆盖率35.4%。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红苕、洋芋、小麦、大豆。2005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675亩,总产9660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645亩,玉米种植面积6495亩。其他经济作物以白肋烟、油菜、油桐、药材为主,苹果、梨子、花生、板栗、核桃、黄花、茶叶、蚕桑其次。矿产资源主要系位于长槽村的烟煤。储量较为丰富,质量较优,可开採量40万吨。镇办企业有二级水电站2座。建有占地20亩农贸市场一座。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国小1所,村校11所,幼稚园1所,教职工196人,在校学生3717人。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站10所。文化广播电视站1个。程控电话、移动、联通通讯网路覆盖全镇。除长槽村外,加密电视已实现村村通。

收入情况

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25.39万元,地方生产总值56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5元。财政总收入近300万元。农村劳务输出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2005年全镇劳务输出7155人,其中常年外出6439人,劳务收入4500多万元。村级组织建设近年获得加快发展。目前已有青槓、大林、白土、谭家4个村(居)组织购建了综合办公楼,总面积716平方米。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优质水稻、白肋烟成为农业骨干产业。06年科技示範片3个,其中1000亩优质水稻示範片1个,三糠脱毒红苕300亩示範片1个,原农业局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一个。中高档优质稻常年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白肋烟种植量大质优,是全区白肋烟生产基地镇。2006年白肋烟种植1809亩,可生产白肋烟40多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的发展。成立了万州区茯苓中药材协会,拥有会员366名。目前茯苓协会已发展茯苓种植760户(其中大户450户),规模18万窝,年产量300吨。重专大户协会、菸叶协会、食用菌协会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之中。养殖业发展势头较好。年出栏畜禽36785只(头)。其中,牛300头,羊400只。规模养殖大户27户,其中:养猪50头以上养殖大户18户,养牛10头以上3户,养羊100只以上5户,养鸡1000只以上1户。有19户是原五桥区级重专大户,全镇肉类总产量1241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