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鹊尾炉

2018-06-01 20:49:09 百科
鹊尾炉

鹊尾炉

鹊尾炉亦作“ 鹊尾鑪 ”。长柄香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鹊尾炉
  • 拼音:què wěi lú
  • 注音:ㄑㄩㄝˋ ㄨㄟˇ ㄌㄨˊ
  • 出处:《冥祥记》

解释出处

亦作“ 鹊尾鑪 ”。长柄香炉。语本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费崇先 ﹞每听经,常以鹊尾香炉置膝前。” 宋 苏轼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诗:“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 清 吴翌凤 《忆王孙》词:“桂香小院嫩凉天,鹊尾鑪熏袅篆烟。”

源流

源流——从犍陀罗到黄河、长江
焚香之俗起源于近东,世界上最早的香炉实例发现于公元前6世纪吕底亚宝藏,这一习俗后为古波斯和帕提亚王公贵族传承。约公元前1世纪,中亚犍陀罗佛寺引入帕提亚手炉,三足盘式,手柄接在口沿处。5世纪,犍陀罗手炉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炳灵寺石窟壁画所绘手炉。阿旃陀石窟造像可见6世纪前期印度手炉,手柄接在炉底,与犍陀罗手炉不同,其亦沿丝绸之路传入北魏平城,见于山西云冈石窟造像。犍陀罗手炉传入不久,便开始了中国化进程,一个突出实例即北魏平城时代无底座鹊尾炉,手柄铆入香斗内壁。北魏洛阳时代始见莲花片底座鹊尾炉,香斗为折沿式。北魏鹊尾炉不仅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并且影响到隋唐时代鹊尾炉的样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