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地炉

2018-06-13 00:29:51 百科
地炉

地炉

在天津石家大院客厅里有一个冬天用来取暖特别设施――地炉,地面方砖都是架在梅花垛上,底下是纵横交错的烟道,在西房山处有一个地炉灶口,为地炉烧火处,入炭二百斤燃烧一昼夜,然后热气顺烟道穿过,烧热地面,而后顺着东北角处暗藏的烟道,从屋顶排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地炉
  • 拼音:dìlú   
  • 出处:《庄子·大宗师》
  • 解释:中间生火取暖

基本解释

地炉 dìlú 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垫垒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详细解释

地炉 dìlú 亦作“ 地鑪 ”。
(1).《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因以“地炉”为大地陶冶万物的神炉。
清 黄遵宪 《东沟行》:“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绝飞伏蛟恐。”
(2).就地挖砌的火炉。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李泌钱若水事相类》:“ 若水 如期往,见一老僧与 希夷 拥地炉坐。”
清 黄景仁 《初四复雪》诗:“知君浑舍有同赏,榾柮熅火围地炉。”
赵树理 《新食堂里忆故人》:“饭厅里摆着两列方桌,每张桌周围有四条板登;中间留着相当宽的路,烧着两个地炉。”
(3).火炕。又称地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威宁伯》:“ 王越 抚 大同 ,一日大雪,方坐地鑪,使诸伎抱琵琶捧觞侍,而一千户詗虏还,即召入与谈虏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