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2020-02-16 18:35:25 百科
炉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装饰、手脚炉之分。多用做生活燃香用具或佛前供器。造型多样,西汉时有陶质熏炉和博山炉,两晋时有青瓷熏炉,宋代南北瓷窑烧有鱼耳炉、鼓钉炉、乳钉炉、莲瓣炉、烧制下班香炉,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青花米,以明宣德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为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炉
  • 拼音:lú
  • 注音:ㄌㄨˊ
  • 四角号码:93807
  • 繁体:炉

基本信息

繁体字:炉
拼音:lú
注音:ㄌㄨˊ
部首:火,
部外笔画:4,总笔画:8
五笔86&98:OYNT
仓颉:FHS
郑码:UOWM
笔顺编号:43344513
四角号码:9380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089

基本字义

(炉)
lúㄌㄨˊ
◎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子。~火。锅~。熔~。~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 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罈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汉英互译
<名>(炉子) stove;furnace;
<量>heat;kiln ;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English
fireplace, stove, oven, furnac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炉、鑪 lú
〈名〉
(1) (形声。从火,卢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2) 火炉[stove]
鑪,方鑪也。——《说文》
炉,火所居也。——《声类》
邾庄公废于鑪炭。——《左传》
鑪橐埵坊。——《淮南子·齐俗》
奉炽炉,炭火尽赤红。——《韩非子》
左手抚炉。——清· 张潮《核舟记》
(3) 又
炉上有壶。
(4) 又
为炉,为壶。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炉鸭(放在火炉上烧烤出来的鸭子);炉饼(烧饼);炉的(蒸的);炉铫(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炉火(炉中之火);炉灰(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炉匠(铁匠)
(6)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罈的土台子 [earth stage]
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史记》
(7) 香炉、熏炉 [incense-burner]。如:炉香(熏炉里的香气);炉瓶三事(香炉、香盒及放香铲的瓶子三件凑成一套的烧香工具);炉柱(炉中香)

词性变化

炉 lú
〈量〉
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heat]。如:一炉钢

常用词组

炉箅子lúbìzi[grate] 炉膛和炉底之间承煤漏灰的铁屉子
炉边lúbiān
[fireside] 过去使用的四周安有座位的壁炉边
炉衬lúchèn
[furnace liner;furnace lining] 用粒状耐火材料或耐火砖砌成的工业炉内壁
炉床lúchuáng
(1) [hearth]
(2) 鼓风炉的最低部分,在风口处收集熔化的金属和炉渣的地方
(3) 冶炼炉、反射炉或平炉的底部上的部分,使矿石和金属暴露在火焰中
炉火纯青lúhuǒ-chúnqīng
[be masterly in proficiency as pure blue flames when impurities disappear] 炼丹术士炼至炉火呈现纯洁的青色时方可成丹,比喻知识和技艺达到博大精深的地步
他的表演艺术几达炉火纯青的程度
炉具lújù
[cooker units] 火炉及其排烟等配套用具
炉坑lúkēng
[stove(or furnace)pit;place where ashes are kept in a stove] 火炉下面用于通风及堆积灰渣的坑
炉口,炉门lúkǒu,lúmén
[fire door; stove door] 熔炉或火炉上进燃料的门或洞口
炉料lúliào
[furnace charge; furnace burden] 加入冶炼炉的矿石和其他催化材料
炉门lúmén
(1) [fire door; stove door] 见“炉口”
(2) [bocca]∶玻璃熔炉的炉口
炉盘lúpán
[key plate;metal or stone plate for standing a stove on as a precaution against fire] 炉顶放置炉盖的部分
炉前lúqián
(1) [stokehold]∶轮船锅炉前向炉膛送燃料的场地
(2) [stokehole]∶炉膛前司炉站立的场地
炉身lúshēn
(1) [furnace shaft]∶鼓风炉炉腰以上的炉腔
(2) [furnace stack]∶鼓风炉或熔铁炉的炉床或熔化区以上部分
炉台,炉台儿lútái,lútáir
[top of coal stove (for heating things)] 炉灶表面供放置物品的平台
别把衣服放炉台上
炉膛lútáng
[chamber of a furnace (stove);stove chamber] 炉子内盛燃料或火的部分
炉条lútiáo
[fire bars;grate] 炉膛与炉底之间承燃料的铁条,作用与炉箅子相同
炉温lúwēn
[furnace temperature] 炉内火焰温度,多指冶炼炉而言
炉灶lúzào
[kitchen stove;cooking range;cooker;rap] 一种围住受控制的火力(如木柴、煤 、煤气、电所发出的)的烹饪装置,有硬金属板或开式支架的平顶以便有存放炊具处
炉渣lúzhā
[cinder; slag] 冶炼时与金属分离的杂质形成的渣滓
炉子lúzi
(1) [furnace;oven;stove]
(2) 一种固定或可移动的烧燃料的或用电产生热来烹饪或取暖的设备
(3) 为特殊目的(如加热工具或为热鼓风加热空气)产生热量的一种装置
炉
古人崇尚焚香,香炉用途极多,主要功能有三点:一是用来薰衣;第二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第三是用来供祀神佛。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篇海》俗炉字。详炉字注。
(炉)《玉篇》洛乎切,音卢。火炉也。《范致能诗》何如田舍火炉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