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是2008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骏 、 胡腾 。
基本介绍
- 书名:我的成功可以複製
- 作者:唐骏 / 胡腾
- ISBN:9787508613369
- 页数:206
- 定价:38.00元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2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总字数: 200000
- 版次:1
- 纸张: 胶版纸
- 所属分类:图书>管理>企业与企业家>企业家
第一版
编辑推荐
他从轻狂少年到与比尔·盖茨共舞,他实现了国际管理经验与本土管理实践的完善结合,他的人生的经历或许无法重複,但成功的方法却可以複製。
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为您倾情讲述人生、职场奋斗史。
从常州老家的堂屋,到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门,我走过了懵懂而执着的童年和少年;从北京到日本,从日本到美国,我经历了不断尝试、自我拼搏的青年时代;在微软的十年,我从最基层的程式设计师走到微软中国区总裁的位子;在即将离开微软的那些日子,我又独自经历了抉择前难熬的分分秒秒;在盛大的四年,我完成了从跨国企业高管到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而进入新华都则成为我职业生涯新的起点……
如果我可以成功,你为什幺不可以?
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本是一个非常普通而简单的人,我的人生没有奇遇,也不曾走过任何捷径。在我看来,成功固然让人欣喜,但失败和挫折更让人难忘,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可以跨越失败和挫折的人。
为什幺说我的成功可以複製?
那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转,大到宇宙,小至一花一果,其实都遵循若干非常简明的规则。只要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不断加以複製,就像我们儿时玩过的万花筒,创造出缤纷多彩的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自述体励志图书,讲述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成长史。唐骏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于这些经历的思考,把他跨越失败和挫折、最终走向成功的经验与读者分享。
除了具备一般商业人物传记图书的特点外,本书更为强调唐骏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重大关节点的总结,回顾自己在这些关节点上经验和教训,从而与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分享解决人生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也重点突出了唐骏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成就与心得。
视角贴近普通人,语言富有幽默感和亲和力,情感色彩极为饱满,可读性很强,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作者简介
唐骏:196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
1980年,考入北京邮电学院。
1985年,赴日本名古屋大学留学五年。
1990年,赴美国继续留学生涯,获得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开始创业生涯,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
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1995年起担任微软总部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
1997年,回国于上海筹建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即上海微软),任总经理。此后四年内,该中心先后升级为微软亚洲技术中心和微软全球技术中心。
2002年3月,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并获得微软中国总裁。并获得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称号。
2004年2月,加入盛大公司任总裁。
2008年4月,从盛大卸任后,加盟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的少年和大学时代
盖婚房:生平第一个大项目 | 快乐童年的结束:第一次遭遇“办公室政治” |
十三岁的公关高手,终生不抽菸的原因 | 父亲的冤案,从复仇之火到感恩之心 |
画蛋失败,落到第五志愿 | 没有一个人喜欢我 |
C班生拿了考研英语第一名 | 三封求爱信,转眼即逝的初恋 |
和小兰私定终身 | 教育部门口站出留学机会 |
第二章 飞越太平洋——我的留学和创业生涯
来自新干线列车员的震撼 | 导师让我把论文改了23遍 |
从洗碗工到大专教师 | 和导师的冲突,妻子支持我去美国 |
美国让我找到创业激情 | 卡拉OK计分器:我的第一项专利发明 |
双鹰软体公司。感情速配机和大头贴 | 狂热滑雪爱好者,观看老布希竞选 |
国际走穴,写给议员们的信 | 美国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 |
第三章 小程式设计师的大梦想——我在微软总部的日子
做老闆,还是做程式设计师 | “面试结束后我想见盖茨” |
流进大海的小溪 | 第一位上司,从最后一名开始 |
Windows多语言版本的开发模式从此被我改变 | 写给盖茨的邮件,3个模组领导2800个模组 |
在微软组建第一个团队 | 火热的微软股票,篮球生涯的开始 |
给比尔·盖茨讲我的人生故事 | 罗娜特女士的推荐,回国做真正的“中国通” |
第四章 为全世界微软用户服务——我领导下的微软全球技术中心
黑色星期一,第一次中国员工面试 | 公司开张第一天,我发了火 |
领教鲍尔默的铁篦,我的培训计画让他兴奋 | 亲自面试每一名员工:唐骏式面试文化 |
职业规范的光芒:唐骏式职业化培训 | 30岁的高级经理:唐骏式员工增值计画 |
感动员工:人情化管理的威力 | 圆心理论:职场人际关係的法则 |
我让全球技术中心落户中国 | 中国酒店第一人。萨克斯。篮球队 |
创建微创与不务正业 |
第五章 重塑微软中国——我如何成长为中国外企第一经理人
杜家滨的笑,吴士宏的泪,高群耀的邮件:我与前三任微软中国掌门人 | 从回绝到接受:入主微软中国内幕 |
稳定军心的广州会议,上任的第一把火 | 军乐团计画:重塑团队激情 |
“A Gret Person” | “春耕”、“护航”、“融入”:改善微软市场形象的温柔三刀 |
让记者喜欢我,方东兴的改行:我在微软中国与媒体的关係 | 年战胜年,地球与星星的比喻:我在微软中国的沟通秘诀 |
“简单+勤奋”:我的管理核心理念(上) | “简单+勤奋”:我的管理核心理念(下) |
“让他人变得伟大”:入选微软七大管理理念(上) | “让他人变得伟大”:入选微软七大管理理念(下) |
陈永正空降微软,一个人的韶山行 | 终身荣誉总裁,告别微软 |
第六章 我和陈天桥的故事——我的四年盛大总裁之路
和陈天桥一见如故,分钟决定加盟盛大 | 学习、了解、融入盛大:我的“空降兵”三部曲 |
我在盛大的管理之道 | 工作生活一刀切 |
比尔·盖茨说我更有名了:我带领盛大登入纳斯达克 | 控股Actoz,新浪收购案 |
和比尔·盖茨。孙正义谈合作 | 危难时不离不弃,两次华尔街路演 |
我可以和陈天桥做朋友了:告别盛大 |
第二版
基本信息
作 者: 唐骏,胡腾 着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08618531
定价:¥39.00
目录
修订版序
序章 我的成功为什幺可以複製
第一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的少年和大学时代
盖婚房:生平第一个大项目 | 感悟之一:循规蹈矩难以成事 |
感悟之二:人生还有什幺不能承受 | 感悟之三:战略现实、战术浪漫 |
快乐童年的结束:第一次遭遇“办公室政治” | 面对挫折的态度之一:我和我在微软的第一个老闆之间的博弈 |
面对挫折的态度之二:我和陈永正无法切蛋糕,我选择另一片天空 | 十三岁的公关高手,终生不抽菸的原因 |
乐观性格引导成功 | 父亲的冤案,从复仇之火到感恩之心 |
感谢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人 | 画蛋失败,落到第五志愿 |
普通大学也可以造就非凡学生 | 没有一个人喜欢我 |
“成功4+1”理论 | “成功4+1”之性格 |
沟通技巧是练出来的 | C班生拿了考研英语第一名 |
从不喜欢的事做起 | 从负循环到正循环:我的自我激励法 |
英文学习的模板法 | 三封求爱信,转眼即逝的初恋 |
我的人生第一偶像:隆纳·雷根 | 弱势群体的自我推销术 |
“成功4+1”之勤奋 | 和小兰私定终身 |
“成功4+1”之激情 | “成功4+1”之智慧 |
教育部门口站出留学机会 | “成功4+1”之机遇 |
弱势群体与迂迴前进 | 性格是一种习惯 |
感动无价 | 执着的力量 |
第二章 飞越太平洋——我的留学和创业生涯
来自新干线列车员的震撼 | 回馈心理 |
我在日本学到谨慎和敬业 | 规范与複製 |
导师让我把论文改了23遍 | “简单+勤奋”的第一个源头 |
重视细节让我受益终身 | 从洗碗工到大专教师 |
精益求精渗入了日本民族的血液:我参观丰田的启示 | 日本电脑奇才西和彦对盖茨的启示 |
和导师的冲突,妻子支持我去美国 | 美国让我找到创业激情 |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 卡拉OK计分器:我的第一项专利发明 |
商业模式的重要性:我与比尔·盖茨的差距 | 五手车也升值:创业时期强势的重要性 |
双鹰软体公司、感情速配机和大头贴 | 我为何成了公司发展的瓶颈 |
企业架构的奥秘:民营企业做不大的原因 | 狂热滑雪爱好者,观看老布希竞选 |
我从总统演讲中学到的东西 | 国际走穴,写给议员们的信 |
因时而动:融合中美日三种思维方式 | 美国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 |
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 | 企业发展的“2、3、5”模式 |
第三章 小程式设计师的大梦想——我在微软总部的日子
做老闆,还是做程式设计师 | 鸡首还是凤尾:职业生涯开始阶段的选择 |
任何时候都不怕从头再来 | “面试结束后我想见盖茨” |
我眼中的微软面试机制 | 被人面试也是面试别人 |
流进大海的小溪 | 第一份工作一定要选一家好公司 |
为什幺我要面试所有员工 | 第一位上司,从最后一名开始 |
第一个上司给我的管理启示 | 从最后一名开始努力 |
勤奋与成功的机率 | 规划职业生涯的正确心态 |
职场新人的换位思考法 | 我眼中的微软激情文化 |
Windows多语言版本的开发模式从此被我改变 | 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获得职场机会的诀窍 |
从本职工作中提升自己 | 差异化竞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写给盖茨的邮件,3个模组领导2800个模组 | 与上级沟通的正确方式 |
从一到三:执行力的境界 | 创新的多重意义 |
在微软组建第一个团队 | 如何回答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经典面试题之井盖 |
循序渐进:从程式设计师到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转变 | 对微软管理模式的理解 |
火热的微软股票,篮球生涯的开始 | 争取加薪的时机 |
给比尔·盖茨讲我的人生故事 | 永不知足的好奇心:和盖茨的交流中他给我的最大启示 |
罗娜特女士的推荐,回国做真正的“中国通” | 对人的关心发自内心:职场中的做人原则 |
第四章 为全世界微软用户服务——我领导下的微软全球技术中心
黑色星期一,第一次中国员工面试 | 搞笑版巨观经济故事:我的娱乐化行销方式 |
中国人也会做管理 | 公司开张第一天,我发了火 |
本土化的第一步:改变语言习惯 | 丁毅事件与职业化问题 |
领教鲍尔默的铁篦,我的培训计画让他兴奋 | 複製与创新:创建之初的挑战和思路 |
亲自面试每一名员工:唐骏式面试文化 | 我面试的某真实场景 |
我的“人”“才”观 | 体察人性:与客户沟通的根本 |
职业规范的光芒:唐骏式职业化培训 | “白领中的白领” |
精英型和防範型管理 | 23岁的高级经理:唐骏式员工增值计画 |
我设计的员工职业发展路线图 | 感动员工:人情化管理的威力 |
个性管理 | 员工满意,客户才会满意 |
2000年中秋节我写给员工亲友的信 | 人情的神秘力量 |
管理=“感动”+“被感动” | 圆心理论:职场人际关係的法则 |
距离的艺术:战胜办公室政治的方法 | 站在员工的立场:对一个非圆心案例的分析 |
我让全球技术中心落户中国 | 日式+美式+中式管理 |
中国酒店第一人、萨克斯、篮球队 | 中国酒店第一人 |
遭遇工作烦恼时的情绪转移大法 | 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底线 |
创建微创与不务正业 | 微创:最彻底的複製 |
做秀与自律 |
第五章 重塑微软中国——我如何成长为中国外企第一经理人
杜家滨的笑,吴士宏的泪,高群耀的邮件:我与前三任微软中国掌门人 | 吴士宏为什幺要感激我 |
职业生涯的时机:我为什幺拒绝接替吴士宏 | 从回绝到接受:入主微软中国内幕 |
角色分配的要诀:我为什幺可以身兼三职 | 稳定军心的广州会议,上任的第一把火 |
保持稳定:驾驭微软中国之舟的基础 | 秘书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
军乐团计画:重塑团队激情 | 如何创造员工愉快工作的氛围 |
“A Great Person” | 如何获得上级充分授权:我与史蒂夫·鲍尔默的约定 |
中国外企进化三步论 | 外企中国化问题与我自己的定位 |
“春耕”、“护航”、“融入”:改善微软市场形象的温柔三刀 | 令人遗憾的伺服器预装计画. |
公关用心去交流 | 让记者喜欢我,方东兴的改行:我在微软中国与媒体的关係 |
我的市场做秀观 | 遭遇盖茨遇刺假新闻时的沟通技巧 |
“简单+勤奋”:我的管理核心理念(上) | 一张体现“简单+勤奋”核心内容的幻灯片 |
专注做好三件事:销售管理中的简单原则 | “简单+勤奋”:我的管理核心理念(下) |
勤奋与激发勤奋的环境 | “让他人变得伟大”:入选微软七大管理理念(上) |
激励的时效性 | “让他人变得伟大”:入选微软七大管理理念(下) |
面试每个人的理由 | 一个让普通员工伟大的小案例 |
挽留赵芳事件 | 陈永正空降微软,一个人的韶山行 |
终身荣誉总裁,告别微软 | 微软是我的初恋情人 |
第六章 我和陈天桥的故事——我的四年盛大总裁之路
和陈天桥一见如故,20分钟决定加盟盛大 | 我为何钟情国内企业 |
学习、了解、融入盛大:我的“空降兵”三部曲 | 低调进入:职业经理人“潜规则”之一 |
盛大三把火的理由:尊重盛大团队 | 一山如何容二虎:和创始人之间的合作 |
看淡权力:职业经理人“潜规则”之二 | “夹心饼乾决定”:职业经理人“潜规则”之三 |
财务乾净:职业经理人“潜规则”之四 | 我在盛大的管理之道 |
不带旧部:职业经理人“潜规则”之五 | 温和改进:职业经理人“潜规则”之六 |
规范对于中国现阶段“企业文化”的意义 | 工作生活一刀切 |
不交朋友:职业经理人“潜规则”之七 |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
我的理财和投资理念 | 比尔·盖茨说我更有名了:我带领盛大登入纳斯达克 |
一个扭转乾坤的故事 | 控股Actoz,新浪收购案 |
另一桩遗憾:与雅虎合作的搁浅 | 和比尔·盖茨、孙正义谈合作 |
我为什幺会对XBOX合作计画持不同意见 | 我对于微软收购雅虎的意见 |
危难时不离不弃,两次华尔街路演 | 坦诚:我在华尔街成功的关键 |
演讲的艺术:如何让华尔街认可盛大商业模式 | 个人品牌与公司品牌的关係 |
我可以和陈天桥做朋友了:告别盛大 | 在最辉煌时离开:职业经理人“潜规则”之八 |
跋 与新华都同行 | 附录一 唐氏职场胜经 |
附录二 我的若干演讲实例 |
造假质疑
2010年7月1日晚间,方舟子在微博中,称唐骏“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为假。还对对唐骏《我的成功可以複製》一书中描述的“到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到微软工作时才第一次使用电子邮件”、“在90年代初到美国自办公司有几项发明”等几处进行质疑。
7月2日和3日,方舟子对唐骏的大头贴照相机专利和卡拉ok打分专利,以及唐骏去微软工作之前在洛杉矶创办过创办的“美国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美国双鹰公司”、“好莱坞娱乐影业公司”等公司进行质疑。
由此,唐骏“学历门”事件成为轰动一时的网路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