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

2018-06-02 00:25:23 百科
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

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

1942年夏天,苏军与德军在高加索山区进行残酷的争夺战。战斗中苏军倍感山地炮兵力量不及德军,不能有效地支援步兵。因此北高加索军区和黑海舰队调集技术人员计画研製一型轻便的、可由士兵背负的火箭炮。研製工作由黑海舰队工程师亚历山大·阿尔费罗夫领导,第14近卫迫击炮营提供人员和设备支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m8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
  • 研製时间:1942年
  • 国家:苏联
M8山地喀秋莎总重量68公斤(不包括火箭弹)可分解为3各部分,每部分重量22-23公斤,一个发射架可由3名步兵携带。М-8型山地喀秋莎最大仰角45°,周射角360°。8联装火箭弹每次发射1-2枚,最大射程5.5公里。М-8型山地喀秋莎火箭炮的安装十分简便,整个发射架由四条“蜘蛛腿”牢固的固定在地面。近卫迫击炮营提供人员和设备支持。1942年9月,М-8型山地喀秋莎火箭炮正式投入生产,受到了部队的欢迎,2个月内装备了3个迫击炮营。黑海舰队将М-8型山地喀秋莎火箭炮安装在军舰和渔船上,成为近岸支援火力船。这些部队中最有趣的是1942年12月成立的高加索独立近卫师铁路火箭炮营,指挥官是A·维诺格拉多夫大尉,共有12辆装载了М-8型山地喀秋莎火箭炮的手摇铁路巡道车,4辆由手摇铁路巡道车改装的弹药车,这支部队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在1943年3月解散。
1944年12月,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得到了12辆安装有М-8型山地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利斯吉普车,这是М-8型山地喀秋莎火箭炮的最后一种改进型,此后停产。装备有М-8型山地喀秋莎火箭炮的第2和第3独立山地迫击炮营转战克里米亚,最后在朝鲜半岛结束战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