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A皇冠明珠赛(Premier Mandatory)是由国际女子网球协会管理的一系列女子职业网球比赛。该系列比赛又被称为“WTA超强赛”,一共包含了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四项女子网球比赛。这些比赛对于职业女子网球运动员来说极为重要,重要程度仅次于网球四大满贯和WTA年终总决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WTA皇冠明珠赛
- 外文名:Premier Mandatory
- 原名:WTA超强赛
- 管理方:国际女子网球协会
简介

WTA皇冠明珠赛是一项WTA强制球员参赛的重要比赛,因此,比赛冠军也能够获得高达1000分的WTA积分。球员积分的高低决定着球员世界排名的高低。比赛赞助商也通常为这一类型的比赛提供丰厚的奖金支持。和所有女子比赛一样,该系列比赛採用三盘两胜制的比赛制度。
历史
2009年,国际女子网球协会进行了赛制改革,将旧赛制中分为一级赛、二级赛、三级赛和四级赛的制度进行了更改。新的比赛制度共设皇冠明珠赛、超五巡迴赛、顶级巡迴赛和国际巡迴赛四个级别(2012年增设挑战赛),在这其中,皇冠明珠赛、超五巡迴赛、顶级巡迴赛又被合称顶级赛事(Premier Event)。WTA皇冠明珠赛正是这些比赛中最高级别的比赛。
2009年巴黎银行公开赛女单冠军兹沃娜列娃

比赛的四站中,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和迈阿密大师赛为原一级赛,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则是原二级赛,马德里大师赛是从2009年起新增的女子比赛。
赛事列表
下表展示了WTA的四项皇冠明珠赛事级别的比赛:
比赛 | 举办地点 | 比赛场地 | 创办时间 | 场地类型 |
---|---|---|---|---|
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印第安维尔斯 | 印第安维尔斯网球花园 | 1989年(女子) | 室外 硬地 |
迈阿密大师赛 | 美国福罗里达州迈阿密 | 克莱登公园网球中心 | 1985年 | 室外 硬地 |
马德里大师赛 | 西班牙马德里 | 曼萨纳雷斯公园网球中心 | 2009年(女子) | 室外 红土 |
中国网球公开赛 | 中国北京 | 国家网球中心 | 2004年(女子) | 室外 硬地 |
比赛积分
WTA强制顶级赛:印第安维尔斯、迈阿密、马德里、北京,各个阶段的球员积分见下表。
女子单打
轮次 | 积分(96签位) | 积分(64签位) |
---|---|---|
冠军 | 1000 | 1000 |
亚军 | 650 | 650 |
四强 | 390 | 390 |
八强 | 215 | 215 |
R16 | 120 | 120 |
R32 | 65 | 65 |
R64 | 35 | 10 |
R128 | 10 | -- |
女子双打
轮次 | 积分 |
---|---|
冠军 | 1000 |
亚军 | 650 |
半决赛 | 390 |
四分之一决赛 | 215 |
十六强 | 120 |
三十二强 | 80 |
历届比赛冠军
下表列出了历届赛事女子单打冠军
时间 | 印第安维尔斯 | 迈阿密 | 马德里 | 北京 |
---|---|---|---|---|
2014 | 佩内塔 | 塞雷娜·威廉士 | 玛利亚·莎拉波娃 | 玛利亚·莎拉波娃 |
2013年 | 玛利亚·莎拉波娃 | 塞雷娜·威廉士 | 塞雷娜·威廉士 | 塞雷娜·威廉士 |
2012年 |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 阿格涅兹卡·拉德万斯卡 | 塞雷娜·威廉士 |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
2011年 | 卡洛琳·沃兹尼亚奇 |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 佩特拉·科维托娃 | 阿格涅兹卡·拉德万斯卡 |
2010年 | 伊莲娜·扬科维奇 |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 | 阿拉瓦内·雷扎伊 | 卡洛琳·沃兹尼亚奇 |
2009年 | 薇拉·兹沃娜列娃 |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 迪娜拉·萨芬娜 | 斯沃特拉娜·库兹涅佐娃 |
2014年10月4日,彭帅和赫拉瓦科娃在WTA皇冠明珠级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中获得女子双打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