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9日凌晨2时34分,郴州市中心的郴州火车站,一声巨响划破了夜空的寂静。正在车站站台上送行的人们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本应在此停车的K9017次列车由于剎车失灵,在距离车站出站口不到20米的地方挤坏道岔,与刚刚启动準备出站的K9063次列车侧面相撞。
事故导致K9017次机车颠覆,机后第1至5节列车脱轨,K9063次机车和机后第1、2节列车脱轨,造成3人死亡,63人受伤(其中重伤6人),机车报废1台(韶山8型0199号),中破1台(韶山8型0152号,大修后恢复使用),客车(列车)报废2辆,大破3辆,中破小破各1辆,周围至少2幢房屋倒塌,损坏线路450米,道岔3组,电动转辙机2组,信号机2架,电缆3100米,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中断京广铁路上行正线4小时21分钟,中断下行正线14小时47分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6.29郴州火车站事故
- 时间:2009年06月29日凌晨2点34分
- 事故地点:郴州火车站
- 事故车次:K9017次和K9063次
- 事故原因:K9017次列车制动故障
- 伤亡:3人死亡,63人受伤(重伤6人)
6月30日凌晨零时30分到1时20分,铁路相关部门和湖南郴州市政府联合召开“6·29”火车相撞事故情况汇报会。在汇报会上,广铁集团的副总经理孙景在介绍了事故人员伤亡和救援救护情况之后,他说,事发乃是因为K9017列车制动失效,挤坏另一道叉,造成机车脱轨,而导致制动失效的原因有很多,设备的原因,或者系统本身的故障都有可能,具体原因有待调查。但通过K9017次列车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可以确定的事值乘司机没有操作失误,所以没有直接责任。
有部分声音对‘制动失效说’提出质疑,无论7月1日调图前还是后,K9017次都应该比K9063次晚约20~30分钟进站,如果调度没有失误、铁路信号没有失效的话,两列列车都正点运行的情况下,不应该同时出现于郴州站。
K9017次列车编组18节车厢,全部是25G型客车,由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生产,2009年5月4日出厂,配属广铁集团公司长沙车辆段(广铁沙段),6月23日试运行,6月24日正式上线,此次事故为第3趟正式运行。
最终政府公布的事故原因为:该车2号硬座车厢在生产过程中,客车车间三工区六工位员工冯龙安装第二位车辆制动软管时,违反操作规定,在没有确认折角塞门防尘堵是否全部取出的情况下,就安装了制动软管,致使防尘堵底盖遗留在折角塞门内,该防尘堵底盖在制动风管内呈游离状态。6月29日,列车运行至京广铁路郴州站,司机在进站前进行减速制动时,制动管风压将防尘堵底盖吸附在软管接头端部,造成制动主管风道堵塞,列车第2至18位车辆制动力突然丧失,导致事故发生。
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员工冯龙被刑拘,南京浦镇的总经理,党委书记等高层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在2009年7月15日召开的全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铁道部强调,要严格注意产品质量验收把关,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机车车辆生产製造和铁路建设施工的安全监管。
此次事故后,各列车车辆生产厂商改进了车辆的生产製造工艺,塑胶折角塞门防尘堵由内嵌式改为外罩式,车厢出厂前的性能试验之前,增加了制动管的过球试验,制动软管的紧固由原来的普通管钳改成扭力扳手,并规定扭力数值,打上防护标记。
铁路部门为此事故拍摄了纪录片《不该遗留的防尘堵底盖》,再现了这一起事故的发生和原因,以警示铁路工作者吸取教训,保证列车的生产质量,从而维护铁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