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标準轨道

2018-06-07 11:21:37 百科
标準轨道(标準轨)

标準轨道

标準轨一般指本词条

标準轨道,又称普通轨道(普轨normal gauge)、史蒂芬森轨道(Stephenson gauge)或国际轨道(International gauge),是指採用间距标準为1 435毫米(在美国和加拿大以英制单位,即4 英尺 8 1⁄2 英寸来表示)的铁路轨道,由蒸汽机车的发明者乔治·史蒂芬森创立。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有大约55%的铁路线採用标準轨距修建,另外,除了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芬兰,几乎所有国家修建的高速铁路都採用标準轨道。全世界有30来种不同的轨距(轨道宽度),大体分为宽轨、标準轨道、窄轨(包括米轨和寸轨)。车辆轻重分为轻轨、重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标準轨道
  • 外文名:standard gauge
  • 创立时间:1826年
  • 轨距标準: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

概念定义

轨道体制:轨道宽度分为宽轨、标準轨道、窄轨(包括米轨和寸轨)。车辆轻重分为轻轨、重轨。
轨距是铁路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以钢轨的内距为準)。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 435mm为标準轨(等于英制的 4 英尺 8 ½ 英寸),世上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準轨。这轨距又称标準轨距或国际轨距。比标準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準轨窄的称为窄轨。双轨距铁路或多轨距铁路铺有三或四条钢轨,让使用不同轨距的列车都可行驶。

历史沿革

18、19世纪,随着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对于进一步改良交通运输方式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在当时英国许多地区都兴建了使用畜力车的铁轨,这些铁轨主要由工矿场使用和维护,距离很短,故而彼此间相互独立,没有统一轨距标準的必要。
1814年乔治·史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后,铁路行业逐渐发展起来,统一轨距的需求才开始出现:当时英国东北部的工矿场使用的标準是1 422毫米(4 英尺 8 英寸),而在苏格兰则是1 372毫米(4 英尺 6 英寸),这给铁路的互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1930年,由史蒂芬森亲自主持修建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后,轨距的标準才有了定论:当时,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大获成功,于是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史蒂芬森和其子罗伯特·史蒂芬森获得了大量铁路工程订单,而他们採用的1 435毫米(4 英尺 81⁄2英寸)的轨距标準也得以广泛传播。1847年,英国境内的铁路轨距全部开始採用这一标準。
不过,据说罗伯特·史蒂芬森对这一标準并不满意,儘管1 435毫米轨距已经宽于当时的大多数铁轨,但他依然认为这一标準太窄,有碍于铁路发展,他曾回忆说:“我宁可再放宽几英寸就好,只要那幺一点点(I would take a few inches more, but a very few)。”
铁路发展的初期,轨距是五花八门的,宽可达7英尺(2133.6mm),窄只有2英尺6英寸(762mm)。全世界也有30来种不同的轨距。
至于为什幺把1435mm定为国际标準轨距,有其历史原因。1825年通车的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英国的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就是採用的1435mm轨距。1846年英国国会把这个轨距确定为标準轨距,非经特準,禁止在新铁路线上採用其它轨距。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强国,因此也把这个标準推行到他们的殖民地和势力範围去。例如,主持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的工程师是英国人克劳德·威廉·金达,他就力主採用四英尺八英寸半的轨距。从现实情况看,全世界採用1435mm轨距国家占多数,所以把1435mm定为国际标準轨距也就顺理成章。
中国于1864年开始引进铁路系统,不过在当时,大部分铁路採用的都是窄轨标準。直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国内的铁路轨距才逐渐统一为1 435毫米标準,并一直沿用。

标準铁轨

标準铁轨是指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 毫米(等于英制的4尺8.5寸)的标準轨距,轨距比标準轨更宽的称为宽轨,窄的则称为窄轨。世界上大约60%的铁路的轨距是标準轨。

发展历史

标準铁轨是指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的标準轨距(等于英制的4呎8½ 吋),世界上大约60%的铁路的轨距是标準轨。
标準轨由最先使用铁路的英国提出。设计及建造史托顿及达灵顿铁路的英国工程师罗拔史提芬逊提出4尺8.5寸的轨距,并成功说服火车製造商生产4尺8.5寸(即1435毫米)轨距的机车及车辆。由于史提芬逊成功设计的铁路是众人模仿的对像,亦使这轨距变得流行。1845年英国皇家专员建议用4尺8.5寸作为标準轨距。1846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将来所有的铁路都使用标準轨。除了英国的大西部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是使用宽轨之外,英国的主要铁路都是标準轨。大西部铁路亦于1892年改成标準轨。
有关4尺8.5寸的轨距的来源,有人认为是古罗马的战车轮距。但亦有人指出可能是因为早期铁路的轨道外侧距离为5英呎,而铁轨顶宽为1又3/4英吋,故内侧轨距为4尺8.5寸。

各国套用

在传统铁路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使用标準轨,集中于西欧、北美、北非和中国大陆。
大部分高铁技术均基于标準轨开发,世界上已有的高速铁路系统几乎全部採用标準轨,包括铁路使用窄轨的日本、中国台湾等,以及使用传统铁路使用宽轨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地。
传统铁路使用窄轨的国家,在高速铁路上全部转为标準轨,以此可提高高速运行下的稳定性。
俄罗斯和芬兰则採用5英尺宽轨高速铁路,使之于境内的传统铁路轨道兼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