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号: 58516
ISBN: 978-7-111-58516-9
作者: 薛楠 印次: 2-1
责编: 徐凡 路乙达 开本: 16开
字数: 474千字 定价: 43.0
所属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装订: 平装
出版日期: 2017-12-04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使用ProtelDXP2004SP2进行印製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设计应具备的知识,包括原理图设计、印製电路板设计及元件库设计等。全书通过对实际产品PCB的解剖和仿製,突出案例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使读者能迅速掌握软体的基本套用,具备PCB的设计能力。全书内容丰富,配合案例由浅人深,逐步提高读者的设计能力。每章后均配备了详细的实训项目,便于读者操作练习。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ProtelDXP2004概述1
1.1 Protel系列软体的发展历史2
1.2 ProtelDXP2004的特点3
1.3 ProtelDXP2004的系统配置3
1.4 ProtelDXP2004的启动4
1.5 ProtelDXP2004的主界面6
1.6 ProtelDXP2004项目及档案的管理7
1.6.1 常用项目和档案类型8
1.6.2 对项目的操作8
1.6.3 对档案的操作10
1.7 ProtelDXP2004设计简例12
1.8 热转印法自制印製电路板15
1.9 思考与练习19
第2章 原理图设计基础21
2.1 原理图编辑环境22
2.1.1 选单栏22
2.1.2 工具列23
2.1.3 状态栏及命令行26
2.1.4 工作面板27
2.2 设定图纸和优先选项31
2.2.1 原理图图纸的设定31
2.2.2 原理图优先选项的设定33
2.3 原理图设计流程36
2.4 思考与练习37
第3章 原理图设计39
3.1 创建原理图档案40
3.2 放置电气对象41
3.2.1 放置元件41
3.2.2 绘製导线43
3.2.3 绘製汇流排44
3.2.4 放置汇流排入口45
3.2.5 放置网路标籤46
3.2.6 放置电源和GND连线埠47
3.2.7 放置输入/输出连线埠48
3.2.8 放置NoERC 50
3.3 原理图的视图操作50
3.3.1 原理图视图的缩放50
3.3.2 刷新原理图51
3.3.3 图纸栅格的设定51
3.4 元件的编辑操作51
3.4.1 选择和取消51
3.4.2 排列和对齐52
3.4.3 旋转和翻转53
3.4.4 移动和拖动53
3.4.5 複製、剪下、贴上和删除54
3.5 原理图编辑的高级技巧54
3.5.1 修改元件属性54
3.5.2 元件注释56
3.5.3 元件群体编辑59
3.5.4 库元件的查询62
第1章 ProtelDXP2004概述1
1.1 Protel系列软体的发展历史2
1.2 ProtelDXP2004的特点3
1.3 ProtelDXP2004的系统配置3
1.4 ProtelDXP2004的启动4
1.5 ProtelDXP2004的主界面6
1.6 ProtelDXP2004项目及档案的管理7
1.6.1 常用项目和档案类型8
1.6.2 对项目的操作8
1.6.3 对档案的操作10
1.7 ProtelDXP2004设计简例12
1.8 热转印法自制印製电路板15
1.9 思考与练习19
第2章 原理图设计基础21
2.1 原理图编辑环境22
2.1.1 选单栏22
2.1.2 工具列23
2.1.3 状态栏及命令行26
2.1.4 工作面板27
2.2 设定图纸和优先选项31
2.2.1 原理图图纸的设定31
2.2.2 原理图优先选项的设定33
2.3 原理图设计流程36
2.4 思考与练习37
第3章 原理图设计39
3.1 创建原理图档案40
3.2 放置电气对象41
3.2.1 放置元件41
3.2.2 绘製导线43
3.2.3 绘製汇流排44
3.2.4 放置汇流排入口45
3.2.5 放置网路标籤46
3.2.6 放置电源和GND连线埠47
3.2.7 放置输入/输出连线埠48
3.2.8 放置NoERC 50
3.3 原理图的视图操作50
3.3.1 原理图视图的缩放50
3.3.2 刷新原理图51
3.3.3 图纸栅格的设定51
3.4 元件的编辑操作51
3.4.1 选择和取消51
3.4.2 排列和对齐52
3.4.3 旋转和翻转53
3.4.4 移动和拖动53
3.4.5 複製、剪下、贴上和删除54
3.5 原理图编辑的高级技巧54
3.5.1 修改元件属性54
3.5.2 元件注释56
3.5.3 元件群体编辑59
3.5.4 库元件的查询62
3.5.5 电气规则检查64
3.5.6 向Word文档中複製原理图65
3.6 原理图报表67
3.6.1 网路表67
3.6.2 元件清单报表68
3.7 常用快捷键和常见问题69
3.7.1 常用快捷键69
3.7.2 常见问题及解决70
3.8 电路原理图设计实例71
3.8.1 新建项目72
3.8.2 添加新的原理图档案72
3.8.3 设定原理图图纸参数72
3.8.4 放置元件73
3.8.5 放置其他电气对象75
3.8.6 元件注释78
3.8.7 电气规则检查79
3.8.8 原理图报表81
3.8.9 档案保存84
3.9 思考与练习85
第4章 层次原理图设计89
4.1 层次电路原理图简介90
Ⅵ
4.1.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90
4.1.2 层次原理图中的电气对象91
4.2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步骤93
4.2.1 自顶向下设计层次原理图93
4.2.2 自底向上设计层次原理图99
4.2.3 层次原理图的切换101
4.3 层次原理图的报表103
4.3.1 项目层次报表103
4.3.2 网路表103
4.3.3 元件清单报表104
4.4 思考与练习104
第5章 印製电路板基本概念106
5.1 PCB的种类107
5.2 PCB设计的基本概念108
5.2.1 PCB的工作层面108
5.2.2 铜膜导线109
5.2.3 过孔109
5.2.4 焊盘109
5.2.5 元件封装109
5.2.6 飞线110
5.2.7 安全间距110
5.3 常用元件封装110
5.3.1 元件封装的分类110
5.3.2 常用元件封装介绍111
5.4 PCB的基本组成115
5.5 PCB的製作过程116
5.6 PCB设计的基本流程117
5.7 思考与练习118
第6章 PCB设计基础119
6.1 PCB编辑器120
6.1.1 PCB编辑器界面120
6.1.2 PCB工作面板122
6.2 电路板的规划设定125
6.2.1 板层和颜色设定125
6.2.2 规划PCB的物理边界126
6.2.3 规划PCB的电气边界126
6.3 PCB工作参数的设定127
6.3.1 图纸参数设定127
6.3.2 PCB优先选项128
6.4 PCB中的视图操作129
6.4.1 工作区的缩放130
6.4.2 刷新PCB图130
6.4.3 PCB图纸栅格的设定130
6.4.4 工作区中的飞线显示130
6.5 PCB设计的基本操作132
6.5.1 新建PCB档案132
6.5.2 导入元件和网路表136
6.6 PCB的放置工具138
6.6.1 放置方法138
6.6.2 放置对象138
6.7 PCB的布线143
6.7.1 自动布线144
6.7.2 手动布线145
6.7.3 取消布线147
6.8 常用快捷键和常见问题147
6.8.1 常用快捷键147
6.8.2 常见问题及解决148
6.9 PCB设计实例———双面板手动
布线151
6.9.1 準备工作151
6.9.2 在项目中新建PCB档案151
6.9.3 设定工作参数151
6.9.4 规划电路板152
6.9.5 载入网路表和元件封装152
6.9.6 元件布局153
6.9.7 手动布线153
6.9.8 保存档案153
6.10 思考与练习154
第7章 PCB设计提高157
7.1 PCB设计规则158
7.1.1 设计规则的概念和基本操作158
7.1.2 布线规则162
7.1.3 电气规则168
7.1.4 Mask规则172
7.2 PCB设计中常用的高级技巧173
7.2.1 网路类173
7.2.2 设计规则检查174
7.2.3 在PCB上添加元件和网路
标号176
7.2.4 放置覆铜176
7.2.5 补泪滴179
7.2.6 添加安装孔180
7.2.7 原理图与PCB的双向操作180
7.3 PCB设计实例———双面板自动
布线183
7.3.1 準备工作183
Ⅶ
7.3.2 在项目中新建PCB档案183
7.3.3 将设计导入到PCB 183
7.3.4 元件布局185
7.3.5 设定网路类185
7.3.6 设定电路板布线规则186
7.3.7 自动布线186
7.3.8 手动调整自动布线188
7.3.9 对地线覆铜188
7.3.10 DRC检查189
7.3.11 保存档案190
7.4 思考与练习190
第8章 元件原理图库、PCB元件
封装库和集成元件库195
8.1 元件原理图库196
8.1.1 元件原理图库编辑器196
8.1.2 【SCHLibrary】工作面板197
8.1.3 元件原理图库的图纸属性198
8.2 製作原理图元件200
8.2.1 製作新的原理图元件200
8.2.2 原理图元件属性203
8.2.3 原理图元件引脚属性206
8.3 元件原理图库操作的高级技巧207
8.3.1 向元件原理图库中添加新
元件207
8.3.2 利用模式管理器添加元件
封装208
3.5.6 向Word文档中複製原理图65
3.6 原理图报表67
3.6.1 网路表67
3.6.2 元件清单报表68
3.7 常用快捷键和常见问题69
3.7.1 常用快捷键69
3.7.2 常见问题及解决70
3.8 电路原理图设计实例71
3.8.1 新建项目72
3.8.2 添加新的原理图档案72
3.8.3 设定原理图图纸参数72
3.8.4 放置元件73
3.8.5 放置其他电气对象75
3.8.6 元件注释78
3.8.7 电气规则检查79
3.8.8 原理图报表81
3.8.9 档案保存84
3.9 思考与练习85
第4章 层次原理图设计89
4.1 层次电路原理图简介90
Ⅵ
4.1.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90
4.1.2 层次原理图中的电气对象91
4.2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步骤93
4.2.1 自顶向下设计层次原理图93
4.2.2 自底向上设计层次原理图99
4.2.3 层次原理图的切换101
4.3 层次原理图的报表103
4.3.1 项目层次报表103
4.3.2 网路表103
4.3.3 元件清单报表104
4.4 思考与练习104
第5章 印製电路板基本概念106
5.1 PCB的种类107
5.2 PCB设计的基本概念108
5.2.1 PCB的工作层面108
5.2.2 铜膜导线109
5.2.3 过孔109
5.2.4 焊盘109
5.2.5 元件封装109
5.2.6 飞线110
5.2.7 安全间距110
5.3 常用元件封装110
5.3.1 元件封装的分类110
5.3.2 常用元件封装介绍111
5.4 PCB的基本组成115
5.5 PCB的製作过程116
5.6 PCB设计的基本流程117
5.7 思考与练习118
第6章 PCB设计基础119
6.1 PCB编辑器120
6.1.1 PCB编辑器界面120
6.1.2 PCB工作面板122
6.2 电路板的规划设定125
6.2.1 板层和颜色设定125
6.2.2 规划PCB的物理边界126
6.2.3 规划PCB的电气边界126
6.3 PCB工作参数的设定127
6.3.1 图纸参数设定127
6.3.2 PCB优先选项128
6.4 PCB中的视图操作129
6.4.1 工作区的缩放130
6.4.2 刷新PCB图130
6.4.3 PCB图纸栅格的设定130
6.4.4 工作区中的飞线显示130
6.5 PCB设计的基本操作132
6.5.1 新建PCB档案132
6.5.2 导入元件和网路表136
6.6 PCB的放置工具138
6.6.1 放置方法138
6.6.2 放置对象138
6.7 PCB的布线143
6.7.1 自动布线144
6.7.2 手动布线145
6.7.3 取消布线147
6.8 常用快捷键和常见问题147
6.8.1 常用快捷键147
6.8.2 常见问题及解决148
6.9 PCB设计实例———双面板手动
布线151
6.9.1 準备工作151
6.9.2 在项目中新建PCB档案151
6.9.3 设定工作参数151
6.9.4 规划电路板152
6.9.5 载入网路表和元件封装152
6.9.6 元件布局153
6.9.7 手动布线153
6.9.8 保存档案153
6.10 思考与练习154
第7章 PCB设计提高157
7.1 PCB设计规则158
7.1.1 设计规则的概念和基本操作158
7.1.2 布线规则162
7.1.3 电气规则168
7.1.4 Mask规则172
7.2 PCB设计中常用的高级技巧173
7.2.1 网路类173
7.2.2 设计规则检查174
7.2.3 在PCB上添加元件和网路
标号176
7.2.4 放置覆铜176
7.2.5 补泪滴179
7.2.6 添加安装孔180
7.2.7 原理图与PCB的双向操作180
7.3 PCB设计实例———双面板自动
布线183
7.3.1 準备工作183
Ⅶ
7.3.2 在项目中新建PCB档案183
7.3.3 将设计导入到PCB 183
7.3.4 元件布局185
7.3.5 设定网路类185
7.3.6 设定电路板布线规则186
7.3.7 自动布线186
7.3.8 手动调整自动布线188
7.3.9 对地线覆铜188
7.3.10 DRC检查189
7.3.11 保存档案190
7.4 思考与练习190
第8章 元件原理图库、PCB元件
封装库和集成元件库195
8.1 元件原理图库196
8.1.1 元件原理图库编辑器196
8.1.2 【SCHLibrary】工作面板197
8.1.3 元件原理图库的图纸属性198
8.2 製作原理图元件200
8.2.1 製作新的原理图元件200
8.2.2 原理图元件属性203
8.2.3 原理图元件引脚属性206
8.3 元件原理图库操作的高级技巧207
8.3.1 向元件原理图库中添加新
元件207
8.3.2 利用模式管理器添加元件
封装208